上海自贸区为深化改革积累经验
中新网10月8日电 日前,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满一年,目前自贸区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突破1600家,增长后劲十足。对于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周年,法国《欧洲时报》近日发表文章认为,上海自贸区探索的应有之义则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虽然身处一周年的微妙节点,但自信逐渐凸显。
文章摘编如下:
被视为中国新一轮改革“试验田”的上海自贸区运行已满一周年。过去一年,恐怕再难找到一块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能像上海自贸区这样,引发如此关注,并承载如此压力。
回顾上海自贸区这一年的运行,以概念炒作、疯狂抢注为代表的狂热阶段逐渐过去,接下来应该是相关议题回归理性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借助周年运行,产业界、学界乃至利益相关方,都希望能对上海自贸区做出评估,以利下一步的判断与行动。可以说,上海自贸区正处在一个“高处能否胜寒”的时段。
上海自贸区承载改革任务 风险防范意识不可少
根据规划,上海自贸区的主要任务有五大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这其中,金融开放与创新最为外界关注。
在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开放中,金融领域的改革一直相对审慎,这也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能够在全球性经济风险与危机快速脱身的重要原因。而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对改革深度和力度的追求,让外界对进一步金融开放与创新有了更高期待。
此时,尽管上海自贸区“红利”显见,并具“先行先试”属性,还是让外界对放开速度有着“不够快”的心理落差。而实际上,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与创新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跨越,无论是政策制定、业务创新、平台建设,还是金融机构的聚集,都取得了不少进展。
这种对金融改革节奏判断的落差,更加折射出当前上海自贸区所承载的压力以及中国此轮改革的某种艰巨性。对此,还是应该理性对待。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主要涉及跨境人民币使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等四个领域,牵扯面和波及面很大,尤其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风险防范意识不可少。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和创新需要风险防范:一是要防止境外热钱通过自贸区冲击境内市场,寄望金融政策一夜之间与国际接轨,既不现实,还可能引发上述风险;二是要防止金融改革脱离实体经济,造成所谓的“非理性繁荣”,中国的经济社会形态、发展历程、沉淀积累与欧美国家有着很大不同,必须坚持金融开放与实体经济发展密切匹配的状态。据此来看,上海自贸区现有的金融改革节奏是符合实际且比较理性的。
展现制度自信 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
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对这块土地充满热情和期待的不仅有投资者,还有各地政府。因为不愿错过新一轮大开放的班车,各地都在考虑借鉴自贸区经验,但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好苗头,比如认为自贸区无非是抢投资、拉项目推动经济增长的升级版,再比如申报自贸区带来的土地溢价也正中了地方政府的下怀。归总起来就是,更关注自贸区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好处,却忽视制度创新。而自贸区探索的应有之义则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
外界希望在上海自贸区一周年之际找到答案,而观察近期中央及上海对此的回应,不难看出,“上海自贸区不做地方的自留地”、“上海自贸区试验是改革高地,而非政策洼地”的定位仍旧明确,下一个自贸区的构建自然也要秉持这一原则。这份坚持应该可以打消外界的担忧。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官方选择了不依靠“强刺激”来推动经济发展、依靠“强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的解决路径,上海自贸区的安排及运行本就具有这一内涵,虽然身处一周年的微妙节点,但“高处可胜寒”的自信逐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