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探路“放管服”激发新活力
为审批瘦身 为企业松绑 为市场添力
三亚:探路“放管服”激发新活力
■ 本报记者 林诗婷 黄媛艳 袁宇
近日,在三亚市政务中心的工商服务窗口前,前来办理业务的三亚一家公司工作人员徐冬一脸惊喜:服务窗口新增了业务导办台,不仅提供业务办理材料样本、办事指南,并专设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咨询、材料预审、办事引导等服务。“申请材料还有工作人员预先审核把关,不用担心白跑了!”徐冬说。
服务质量提升,这是三亚市工商局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后的一个显著变化。三亚以“放”为抓手、以“管”为前提、以“服”为宗旨,助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相继实施,在行政干预上做“减法”、政府贴心服务上做“加法”,赢得百姓真心点赞,改革的政策红利逐步释放,社会投资愈加充满活力。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放管服”改革究竟带来哪些变化?双大集团办公室主任冯江颇有发言权。自2011年起,因公司业务原因,6年来冯江常需办理工商相关业务,与各式审批材料打交道成为“家常便饭”。
冯江犹记得,以前为了注册一个公司,从业务咨询、准备材料,再到交材料、改材料、递申请等过程,要花上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焦急的等待不仅磨人,还容易误事儿。
而如今,用冯江的话来说,要注册一个公司,一个星期便能搞定。
这一变化,来自于三亚市工商局推行的一系列简政放权工作。三亚市工商局通过给办事审批做“减法”,加大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力度,实行“五证合一”,前置审批项目大幅度削减,一次性从180项减少到9项,仅保留了涉及国家安全、民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大类,削减率高达95%,企业开办的时间压缩了75%。
改革中的“减法”,还浓缩在“一张表”上。“2015年9月起,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进‘三证合一’制度,实现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便可办理工商及税务登记。”三亚市工商局凤凰机场局局长黄熠娜介绍,这张“表”已扩充到“五证合一”,今年将继续推进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放开企业名称库等工作,企业办事效率还将再提高。
审批做“减法”,让市场活力倍增。今年一季度,三亚非公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呈现“井喷式”增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达7778户,同比增长249.10%。
科学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使用网络搜索三亚某家海鲜排档信息,却出现了其他海鲜排档的团购信息?今年3月,三亚市工商局网监局接到这一线索举报后立即展开排查。
调查发现,海南某科技公司违规设置关键词库,借用三亚知名海鲜排档名称“蹭”热度,提高推广其他商家的曝光率,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亚市工商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责令涉事企业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行政处罚。
“给市场放权不是放任,放的力度大了,管的难度随即增加。”随着网络市场的兴起,其“摸不着”的特点,给监管违法违规行为带来难题,这一点,三亚市工商局网监局局长傅念国深有体会。
织起监管网络,首要难题就是明确“网”的范围。去年5月,三亚市工商局再次创新,成立我省首个网络市场监测中心,大胆运用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对网络市场实行全方面监控。
“通过搜索监测,我们共获得三亚网络经营主体数据3.7万余户,逐一排查、规范经营,去年共清理下架1074家非法主体。”傅念国说。
“‘管’得好才能‘放’得彻底。”三亚市工商局局长王晓介绍,三亚市工商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执行异常名录公示和“黑名单”制度,深推失信惩戒制度,实现“一处违法违规,处处受限”。
服务靠前,优化营商环境
日前,因办理的工商业务较为复杂,申请材料不知如何准备,三亚鹿回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行政专员郭欣桐将“苦恼”反映给三亚市工商局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后,不到20分钟,便接到一通来自三亚市工商局的专业指导电话。
“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工作人员的专业解答。”郭欣桐颇为意外。
同样感到惊喜的还有冯江。“工商部门经常找我们企业开座谈会、听民意。”冯江回忆道,有一次他在会上反映:每次去工商办事都会“犯错”,不是材料欠缺就是材料填错,建议专门设立一个窗口预审材料。
“没想到今年去办理工商业务,就看到新增了专门的服务咨询前台。”冯江对此颇有成就感,因为工商服务的优化,也有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一份功劳。
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是“放管服”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以前政府一些服务不到位,多是由于不够了解企业的真需求、真痛点,没能对症下药。”黄熠娜说。
如今,三亚市工商局借力改革,做好优化服务的“加法”。一方面通过开展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扶持项目清单企业顺利落地,企业登记办事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缩短了85%,为企业“松绑”;同时,还主动靠前服务,走近企业、倾听心声,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落实放权责任,堵住监管漏洞,补齐服务短板。如今,“放管服”的“加减法则”,正逐步释放出改革红利。(本报三亚7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