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名城三亚大力修复生态引来"候鸟纷飞"

07.09.2017  02:57

  中新网三亚9月6日电(记者 尹海明)“珊瑚得到了有效保护,红树林保护得非常好,三亚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做得很不错!

  一头白发、一副眼镜、中等身材、精神矍铄,82岁的三亚“候鸟老人”罗九如,谈起海洋生态保护时,兴致很高。

  从心脏停跳救过来的罗九如,2003年到三亚养老,2007年以后心脏再也不用搭桥了。感恩于良好生态给了第二次生命,这位国家海洋局退休研究员决定为三亚做些“小事情”。

  十多年来,做“小事情”的罗九如一直奋斗在环保一线:在沙滩上捡垃圾、劝导渔民保护海洋环境、撰写珊瑚保护建议、参与联合国红树林保护专项工程等。

  2016年,罗九如参与一项海鸥召回公益项目,从青岛运一批小燕鸥到三亚饲养。“有人说我们破坏种群,把北方的鸟拿到南方来养,其实海鸥本来就是候鸟。”她说,最后还是将40多只燕鸥从小鸟养成成鸟后放飞。

  “前段时间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老罗,我告诉你,在后海看见燕鸥啦!”,罗九如模仿朋友话语时快乐得像个孩子,“上世纪70年代海南岛海鸥铺天盖地,现在又看见了希望!

  作为中国首个“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三亚2015年以来大力修复生态环境,今年又提出“双修升级版”,让罗九如深感欣慰。

  “三亚河、三亚湾的水清了,鱼多了,还出现了中华白海豚。”罗九如说,“三亚把生态环境提到‘生命线’的位置,我打心眼里赞成,不仅不破坏,还要把破坏的进行修复,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三亚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在安徽从事30多年环保工作的“候鸟老人”罗彩芳也喜上眉梢,“三亚‘双修’恢复了青山绿水,鸟的种类多了起来,楼顶上能看到小鸟啦!

  记者连日来在三亚看到,城区的河道、公园、湿地上,白鹭纷飞成为一道特色景观。当地市民告诉记者,以前三亚白鹭只是冬季时多,“双修”后很多白鹭夏天留在三亚了。

  像白鹭一样,随着近年来三亚生态环境和城市秩序持续向好,越来越多像罗九如、罗彩芳这样的“候鸟”老人也为三亚停留。

  “三亚把‘巢’筑得这么好,能不招‘候鸟’吗?”来自北京的“候鸟老人”宋洪祥对三亚修复生态、建设公园绿地竖起大拇指。他说,不仅在三亚过冬,越来越多“候鸟老人”选择在三亚避暑。

  宋洪祥近日与众多“候鸟志愿者”一起上街参与三亚市天涯区的“创文巩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巡查服务活动,为三亚贡献余热。“近十年来三亚的发展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当地文明程度提升也非常快。”他说。

  “人家说我是‘候鸟’,其实已是三亚的‘家雀’。”罗九如还是三亚天涯区候鸟组织的负责人,长期致力于汇集广大“候鸟型人才”的智慧服务三亚。

  三亚每年吸引数十万“候鸟老人”过冬,其中包括全国各地的退休专家学者、企业高管、资深专业人员等“候鸟型”人才。三亚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每年到三亚过冬疗养的“候鸟型”人才总数达到8000至10000人。

  罗九如告诉记者,自己正计划参与推动三亚重建海鸥、海龟等海洋动物栖息地,“想为修复生态举起一面旗帜,生态修复好了,海鸥等海洋动物又能回来了。”(完)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