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为2000万无名的英魂吹响集结号
“生下来父母都给起了名字,怎么都成了没名的孩子了呢?”——这是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在无名烈士墓前说的一句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其中除了极小的比例留下名字,绝大部分英烈,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样貌、他们的来历、他们的故事都已经不可考。2000万,这个沉甸甸的数字,代表的不仅仅是牺牲的生命,还包含了每条生命背后亲人与爱人的伤痛。
▲川军出川抗日时,武器装备简陋,医疗后勤几乎全无,许多川军死于伤后无法得到救治
1938年,照片中静静躺着的是那一年在徐州会战中牺牲的一位川军年轻士兵。士兵身上穿的是用草绳扎着的两件用来御寒的单薄外衣,脚上穿着一双草鞋,面容安详,宛如沉睡。
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来自四川成都的22集团军的4个师的人马出川,支持华北作战。他们9月1日穿单衣出发,从四川到陕西徒步行军1400余公里,走了50多天,到山西已经是冰天雪地的寒冬了,还没领到棉衣,甚至连一张山西地图都没有,就在阳泉和日军打了起来,一打10天,川军死伤惨重,战士们倒下的时候,脚上穿着的是和照片里牺牲的战士一样的草鞋。
▲川军的装备异常简陋,图中川军士兵一手老套筒一手大刀
抗战八年,40万川军出川作战,战死沙场26万余。川军参加了几乎所有正面战成的重大战役,淞沪会战、娘子关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襄樊战役、长沙会战……日军的铁蹄被阻挡,衰落的国运被挽回,但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战场,没有人知道他们长什么样,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中国空军虽然骁勇善战,但飞机性能落后且不能自产。以高志航为代表的四大天王在开战一年内全部阵亡
1937年8月淞沪作战前,日本空军可用于作战的飞机约为2300架,中国拥有可作战飞机223架。抗战爆发后的3个月里,中国空军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击毙日本飞行员327人,但是中国空军仅剩30架可用于作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随后即使获得苏援也无法跟得上作战的消耗,1940年中国空军低谷时期仅有作战飞机49架。但就在这样的局面下,出现了一位1人对抗32架敌机的英雄。
战斗发生在1940年7月24日,日军出动32架97式重型轰炸机对成都进行空袭。由于航程限制,日军没有战斗机护航,但32架97式重型轰炸机意味着160挺机枪的防御力量,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火力网。出于对自身武力的自信,日军甚至派出两名记者跟着轰炸机群拍摄宣传照片。
▲日本对中国的空中优势,直到美国参战并且第14航空联队建立后才被扭转
等待他们的是中国空军顽强抵抗——虽然仅有一架飞机。
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空战,在世界空战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名中国飞行员单机在32架日军轰炸机机群里穿梭攻击,如入无人之境。尽管因为他的飞机只有机枪,薄弱的火力使它未能打下日军的重型轰炸机,但他的勇气经过76年之后仍然令人惊叹。
▲这名中国空军飞行员十分英勇,几乎和日机相撞
后人经过资料查证,这名孤身对抗32架敌机的飞行员很可能是中国航空军校的一位李姓教官,他在这一天的日记中没有记录怎么升空和与日军纠缠格斗,只有一句话:“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老师上去了。”
▲日军军官向中国战士的无名英雄墓鞠躬。抛开民族国家立场,这是军人对军人的尊重
桑岛节郎,侵华日军老兵,在《华北战记》一书中,回忆过他亲历的一件事:1943年,桑岛节郎随日军扫荡,负责看押一名被俘的八路军地方干部。
这名八路军干部看起来二十四五岁,个子不高,但目光锐利。他留着偏分的头发,皮肤白皙,堪称美男子。是一个让人看来干练而有气度的年轻人,穿着一身新便服。
我能讲磕磕巴巴的中国话。在青岛陆军医院进行卫生兵教育培训的时候,我曾经向忘记了名字的一名药剂少尉学中国话,一个星期一小时,先后学了四个月。在下店,也曾经和县警备队的队员接触,于是,也算是能懂一点中文。
“你多大年龄?”
“到了招远就要杀你啦。”
我这样对俘虏说。但是,我的话对他仿佛是耳边风,他连看也没看我一眼。就这样一言不发地走了两个小时。突然,他转向我站定,开了口:
“这场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看不到祖国的胜利就要死了,真遗憾啊。”
他镇定地说完这句话,猛然间高呼一声“中国共产党万岁!”冲了出去,纵身跳进路边的一口水井,投井自杀了。这一切都发生在令人错愕的一瞬间。这时,众人才叫着“怎么了?”赶到井边来看。第二小队第一分队队长小泉佑司伍长道:“要死,就成全他吧。”一边说,一边举起步枪,朝井中连打了五枪。
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位年轻的八路军地方干部姓什么叫什么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怀着的是中国必胜的信念以及对党的无比忠诚。从这位年轻的八路军烈士口中说出的这两句话,只能用“神圣”来形容。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被称为“冰血长津湖”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宋阿毛,
1950年11月28日,于长津湖绝笔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的绝笔诗。1950年11月,中美军队在长津湖展开血战。我军9兵团20军属于先期入朝部队,缺少棉衣冬装,在当时气温低至摄氏零下40度的条件下只穿着夹衣和夏季军装与美军陆战一师交战。这是一场王牌对王牌的较量,志愿军投入九兵团的三个军十二个师,其中20军50569人,26军48894人,27军50501人,全兵团总兵力约十五万人。此战九兵团减员高达四万余人,其中冻伤达三万多人,冻死4000多人。
▲照片中的父亲是一名志愿军战士,离战争结束仅剩一个月,不幸阵亡。如今照片中的孩子已是花甲之年
而这些,仅仅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缩影。
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39万人次,其中阵亡及伤重不治身亡合计13.4万人,失踪4000人。直到今天,仍有志愿军遗骸不断被运回国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用盛大而庄严的仪式迎接志愿军遗骸回国
60年前,年轻的战士跨过鸭绿江,与世界第一强国交战。
▲“青山处处埋忠骨”,60年后,志愿军遗骸在沈阳下葬
60年后的今天,祖国没有忘记她的儿女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最高规格的礼仪迎接他们回国。
▲王伟牺牲后被授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呼叫81192,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机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14年前的今天,南海上空,美海军飞机与他驾驶的战斗机碰撞,飞行员王伟牺牲。那年,他33岁!今天,你还记得驾驶81192的飞行员吗?
▲从与王伟碰撞的美国EP-3E电子侦察机上拍到的王伟座机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海军EP-3E型侦察机在南中国海执行侦查任务,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II战斗机进行监视和拦截,其中一架僚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美机发生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后下落不明。
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出动近10万军民进行搜救,持续14天,但搜救没有结果,确认王伟已经牺牲。王伟的遗骸永远留在中国的南海,为祖国镇守边疆。
▲《白桦林》的故事,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都发生过
苏联士兵潘尼卡科告别恋人,奔赴莫斯科保卫战的战场,他的恋人日日夜夜在白桦林中等候,最后等来的却是潘尼卡科阵亡的消息。直到岁月老去、白发苍苍,潘尼卡科的恋人仍在白桦林中思念,这就是《白桦林》的故事。然而,中国也有一个白桦林的故事,甚至更为凄婉悲壮。
▲张淑英老人默默等候了她的爱人70多年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张淑英老人的丈夫投身抗日战场,临别前只留下一句“等我回来”,为了这句话,张淑英老人等候了70多年。
抗战刚开始,张淑英老人还能接到丈夫的几封信件,但是随着战事日益恶化,终于音讯全无。张淑英老人也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重庆。
1949年,母亲和弟弟邀请张淑英一起去台湾。“我不走,我要等他回来,虽然他已经为国捐躯,可他的尸骨埋在哪里,每年有没有人为他烧香敬烛?”张淑英告诉母亲,她会一直留在重庆,等丈夫的亡魂回家。
▲张淑英与丈夫的合影
这一等就是几十年,直到2014年张淑英老人才在全国热心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她丈夫在台北的灵位,此时,张淑英老人已经93岁。
那些为祖国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你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沧海桑田也抹不去人民对你们的追思。让中华民族的永恒记忆来铸就你们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