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大洲岛:动植物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 见习记者 张期望
摄影记者的无人机升起,一只海鸥见状,飞来“斗架”。摄影师“败阵”,不得不立刻收起无人机。“这里是它们的地盘,你必须让着它。”在这里工作了27年的护岛员吴英弘说。
这里是万宁大洲岛。前后两汪碧水,清可见底。大洲岛分为北小岭(北大洲岛)、南大岭(南大洲岛),中间有一长800米的弓形银色沙滩相连。护岛员习惯将北小岭称为前岛,将南大岭则称为后岛。
总面积70平方公里的万宁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以岛为中心设立,陆地面积4.2平方公里,海洋面积65.8平方公里。
吴英弘指着沙滩一端的瓦砾说,这里曾有一片简易房子,是万宁东澳镇新群村渔民以前的避风所,如今房子已荡然无存。“这里,人的踪迹正在逐渐消失!”
抬头望岛,岭上的龙血树却是郁郁葱葱!
“你在别的地方看不到这么高密度的龙血树,20多年来,我敢打保票,它们不但没少一棵,而且还在撒欢地疯长。”这话从年过半百的吴英弘嘴里说出,自然让人深信不疑。实际上也是这样:眼到之处,都是龙血树的踪影。原本娇小的它们,在这里长得可以用高大挺拔来形容。
除了龙血树,并不高大的灌木丛已经将岛上的每一个地方占领。岛上无路,能够通行的地方,就是那条白色的沙滩。想要看到岛上珍稀金丝燕栖息的岩洞,只能坐船绕过后岛,从船上远远观望。
除了山绿得“可怕”,大洲岛旁边的海水也清澈得“可怕”。从前岛出发,沿着沙滩走向后岛,爬上一块岩石,一艘百年前沉没的木船,在十多米海底,轮廓清晰可见。站到沙滩另一侧的岩石上,你能看到海草如丝带般在清澈的海水里摆动。
一个曾是当地渔民停船休憩的避风岛,如今为何山青水碧,生态条件越来越好?只因为把人“赶走”的故事,经常在这里上演。
“阿财,你以后还是别来岛上停船了,从这里回到乌场码头也要不了半个小时。”
“就今天一晚啦,我太累了。”
7月21日晚上10时,吴英弘碰到当晚捕鱼临时停靠在岛上的新群村渔民阿财。尽管已是深夜,吴英弘还是催促阿财当晚赶回乌场码头泊岸。
2015年之前,在大洲岛上的各类避风棚超过300多间,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如今这些棚户已经全部拆除。渔民上岛,也成了偶发事件。“你要说舍得,那是假话,毕竟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停靠过。”阿财坦然地说,但是他们现在也明白了保护大洲岛的重要性。“这里保护好了,我们在附近海域鱼也多了,我们也看到了难得一见的金丝燕。”腾岛给金丝燕,阿财觉得值!
“请你们赶紧离开,否则我立刻通知边防民警过来!”7月22日清晨,吴英弘刚刚起床,却发起了火。当天,一艘渔船突然冲到了沙滩上,上面下来七八名游客。吴英弘一见,立刻和四五名护岛员冲到沙滩边,要求游客立刻离开。
在将游客劝离之后,吴英弘和几名队员开始将前几天收集起来的海洋漂流垃圾打包好,搬上护岛员进出岛乘坐的游艇上。
“你看到干净整洁的沙滩,其实是经过我们收拾打理的。”吴英弘说,护岛员日常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捡从海洋上漂流上岛的各类垃圾,在下一班护岛员换岗时带出去。
“我们现在一共有10名护岛员,分成两个班次轮岗。”吴英弘作为保护站站长,负责对护岛员值班时间调配,5人一个班组,一个班次是5天,只要一上岛,24小时都是工作时间,发现有人登岛、靠近保护区域,立刻驱离。
让护岛员头痛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偷采人员的“入侵”。随着岛上生态越来越好,岛上珍稀植物和名贵中药材也越来越多。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利,甚至组成团队,带上干粮租船趁着夜色上岛偷挖药材。今年6月份,吴英弘顾不上一把年纪,带上3名队员在后岛上和5名偷采人员周旋了一昼夜,将这5名从陵水过来偷采降真香的不法分子抓获。“山上早就没有什么路了,我们是爬悬崖才找到他们的。”
“其实,我们很孤独,但是我们不喜欢任何人上岛。”这座曾经满是渔民的小岛,随着渔民的搬离,越来越显得孤寂。
但吴英弘明白,护岛员越寂寞,岛上生机越盎然。
目前的大洲岛上,海南特有植物达23种,不仅有珍稀植物海南苏铁、海南(小花)龙血树、海南大风子,甚至濒危物种穿山甲也在岛上生活得悠哉乐哉。而鸟类则更多,初步调查在岛上栖息活动的鸟类多达81种,如鹧鸪、老鹰、海燕、鹭等。
令人更加兴奋的是,2015年,保护区联合大洋金丝燕研究所、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展开调查,目前岛上检测发现的金丝燕不少于60只。而2008年,岛上金丝燕大约有40只。
“岛上各项生态条件非常好,珊瑚面积也正在逐渐扩大。”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洋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吴仲解释,大洲岛周边海域水质多年来均为一类,岛上植被非常优良,生态链保持良好。今后保护区将通过人工育种加野外放生等方式,逐渐扩大金丝燕的种群数量。
“到时候,我随时都可以看到飞翔在岛上空的金丝燕了。”护岛一辈子的吴英弘相信,这个愿望在他退休前一定能够实现。(本报万城8月6日电)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