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六连岭创“23年红旗不倒”奇迹 村庄青年都参加部队

31.08.2015  16:57

      原标题:创造“23年红旗不倒”奇迹

      从未熄灭的“六连火种

      文\海南日报记者刘操

      如今的六连岭下,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人们时常到此瞻仰英烈。张杰曾觉摄

      1941年7月,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创建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院。图为该校旧址。曾觉翻拍

      六连岭烈士陵园位于万宁市和乐镇六连村六连岭南麓,每年都会有2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军民到此参观寻访。到访者会在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远望六峰耸翠、云雾缥缈的六连岭,重温发生在这里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峥嵘岁月。

      “革命志士在深山之中树叶为被、野果充饥的原始人生活,百姓群众化装成商贩不顾生命安危给红军送粮、送药……”行走在六连岭,红色的故事总会在耳边缠绕,从未熄灭的“六连火种”也成为一大精神财富和品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向前。

      红色武装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

      六连岭六峰相连,山势雄伟。岭上古木参天,林海茫茫,龙滚河、山根河、龙头河均发源于此,孕育了140多个村庄。“这里群众基础好,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力量薄弱,有利于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曾在六连岭地区工作3年的万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光孩说。

      1927年7月,根据革命需要,中共万宁县委在六连岭成立,在带领农民举行声势浩大的武装大暴动后,决定在这里建立起一个革命根据地。当年5月,六连党支部在六连岭脚下的火烧龙村黄氏祠堂成立。

      “党组织发展之快是空前的,一批农民协会骨干加入党组织,六连周围建立起一大批党支部。”万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钟燕波表示。

      与此同时,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工作也在六连岭周边慢慢展开。红军在没收地主、官僚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同时,东路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也在六连岭驻扎,帮助当地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六连岭根据地基本形成。

      “从那时起,整整23年,六连岭根据地的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陈光孩说,随着万宁县苏维埃政府在六连岭成立,红色操场、军事学校、列宁学校逐渐扎根在六连岭。

      如今,走入山丘起伏,悬崖崚嶒,奇石突兀峥嵘的六连岭深山处,红军洞、红军医院、红军大操场等革命遗址依然存在。而在六连岭周边的红色村庄内,山石墙壁上亦还残留着当年的枪痕弹洞。这些都让人不禁会唤起红色记忆。

      在抗日战争时期,乐万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以六连岭为根据地,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抗日反顽斗争。特别是在1943年的反“蚕食”斗争中,乐万县委和抗日部队根据琼崖特委关于反“蚕食”斗争的指示,在六连岭的田头、上城、加荣、加索等周围村庄,实行“坚壁清野”,打击日寇。

      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林夏说,战争时期,琼崖讨逆革命军副总司令陈永芹,孙中山的铁甲车队长、工农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徐成章,琼崖特委特派员王白伦、肖焕辉,以及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庄田将军、副司令员李振亚等都曾在六连岭根据地带领部队,在周边人民群众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支持帮助下,坚持23年红旗不倒开展武装斗争,直到1950年5月海南解放。

      革命低潮坚定信念不放弃

      然而,六连岭既有革命高潮的欢歌,也有革命低潮的磨难。

      1928年,国民党广东当局派出重兵对琼崖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凶残的敌人绝不容许革命力量的存在,他们修炮楼、砍山林,穷尽各种办法,试图将六连岭上的红色火种彻底扑灭。

      “我们的战士始终在山上坚持斗争,当时,没食没穿,天天被敌人围剿追击,过着大地当床、明月为灯,树叶为被、野果充饥的原始人生活。”钟燕波表示,在最困难的时期,留守的红军长时间吃不到大米和油盐,许多红军战士尤其是伤病员,身体异常虚弱,几乎天天都有人死去。

      “战士们白天与敌人激战,晚上绕过敌人炮楼到山下找粮食,筹粮的同志牺牲了,山上的战士却没有一个人动摇投敌,至1929年夏,坚持在六连岭的红军战士只剩下27人。”海南省党史学会会员、万宁市作家协会会员蔡德佳心痛地说。后来,这仅存的27位同志,整编为红军一排,继续战斗在革命前线。

      在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党员有无党性或党性强弱,首先看他能否正确对待生死问题,能否做到“冲锋在前,视死如归”。

      1932年,国民党陈汉光警卫旅纠集民团向六连岭根据地“围剿”,企图消灭革命力量。敌人利用叛徒熟悉山路之便,带领敌军围剿红军洞。当时在红军洞的红军战士,赤卫队和革命群众二十多人,不为敌人威胁利诱而动摇,坚持与敌周旋,当敌人进洞时,点燃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陈光孩说,在斗争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革命的火种始终不灭,六连岭上的红旗从未停止飘扬。1932年底,琼崖特委派王白伦(特委委员)来万宁帮助万宁和陵水县委恢复党组织和联系散失在各地的革命同志。

      1939年8月,万宁沦陷,日军的“蚕食”、“扫荡”行动由让六连岭的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

      女共产党员符英、苏爱梅被捕后,日军严刑拷打,手段残忍,砍断双手,挖掉双眼,可是她们宁死不屈,铁骨铮铮,拒绝交出党的秘密。她们在弥留之际,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日军的血腥屠杀没有把六连岭根据地的革命同志吓倒,战士们英勇向日寇发起反击。1941年11月,琼崖独立总队特务大队符明等革命战士乔装成“顺民”向兴隆日军据点送粮,击毙日军23名;在庄田的指挥下,革命同志周济安以“白皮红心”向日军“自首”,以假情报“引蛇出洞”,一举歼灭日军48名。

      “山不藏人,人藏人”

      “在革命低潮时期,琼崖革命的火种就是靠千千万万的‘堡垒户’和广大人民掩护而保存下来的。”蔡德佳表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了基层百姓反压迫,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六连精神”的内涵就是共产党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建立鱼水深情。

      国民党反动派曾在根据地周围修建密密麻麻的碉堡,驻扎匪兵,切断人民与红军的联系,断绝给养。他们的阴谋是,即使红军不全军覆灭,也得活活地饿死在山上。

      蔡德佳说,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化装成商贩,到和乐镇、中原镇等地为红军购买粮食、药品。“百姓们乘哨兵打瞌睡的机会,悄悄地将粮食、油盐等送到秘密联络点,第二天再由出去干活的群众把食物送上六连岭,送给红军。”

      上城村的王树俊1928年参加红军后,他的妻子许运源把自己的家作为红军联络站,替来来往往的革命同志做饭、洗衣服、带路、放哨、送情报和照顾伤病员。后来,由于叛徒告密,他们家的房子被敌人烧毁。许运源又在六连岭脚下盖起一间茅草房,专门秘密接洽革命同志。更令人动容的是,在艰难的岁月中,许运源还收养了许多红军烈士的遗孤,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六连岭上的“红军妈”。

      1939年8月,万宁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后,六连岭苏区百姓不愿当日寇顺民,他们凭着山深林密,交通不便,与敌人作斗争。田头、上城一带人民为了生命安全和安心进行生产,白天轮流放哨,监视敌人,晚上便到山寮里睡觉,以防不测。

      在抗战期间,六连岭抗日根据地周围100多个村庄,前后牺牲了2000多人,占原来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许多村庄成了“无人村”、“无屋村”。“但是,当地人民群众的抗战意志丝毫没有动摇。”陈光孩说,当时,村庄大部分青壮年都参加了部队,只有幸免的妇孺老弱者留在家里,但他们仍组织放哨队、了望台、情报站、救护队、担架队和运输队等,协助子弟兵打击敌人。

      “山不藏人,人藏人。”钟燕波表示,六连岭地区的人民,具有勤劳、善良、勇敢、富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他们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线,为琼崖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六连精神”激励后人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六连岭根据地的红旗,二十三年高高飘扬在六连岭上空,现在更加鲜红艳丽,六连精神永放光芒。

      在六连岭烈士陵园内,赣湘闽粤四省百县青年代表植造出了10多亩成片树林,大道两旁椰树挺拔,松柏苍翠,花果琳琅。面朝着青山,六连岭烈士纪念碑浮雕着朱德所题的《六连岭》诗句。那是1957年1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在海南视察工作时,被六连岭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深深打动,即兴赋诗:“六连岭上现彩云,竖起红旗革命军。二十余年游击战,海南人民树功勋。”

      在园内,建筑面积1847平方米的六连岭革命展览馆主体已经建设完成。万宁市民政局教育优抚安置股股长温德文介绍,待站台布展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未来会有关于六连岭史料、图片、影响的展出,也会有历史文物的展出,让更多的人走进红色记忆里面来。”

      在烈士陵园不远处的万宁市和乐镇六连岭东麓的岭脚下的六连村委会,香蕉、槟榔等热带高效特色农业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他们住上了宽广的小洋楼,走上了通畅的水泥路。“‘六连精神’激励着根据地老区所有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出更大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