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织出百姓“贴心衣”
通讯员 陈思国
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长埇小学校门前路段,斑马线不清晰,没有减速带或警示标志,学生走出校门后总是提心吊胆。网格员下班经过听到学生的一声抱怨,他立即拍照并录入系统上报。县社会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将事件交办给公路局,半个月后,路面装上了减速带和警示标语。
这是陵水政法综治部门创新社会管理为民办实事的一个例子。作为东部沿海市县,陵水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管理出现许多新问题亟待化解。
陵水县委书记王雄表示,陵水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当地正在探索构建“党政领导、综治牵头、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服务格局,目的是有效化解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个平台联动多部门
“社会管理领域的诸多问题,多以矛盾纠纷或各种案件的形式汇聚到政法综治部门手中。因此,陵水县委、县政府将政法综治部门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力军。”陵水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县综治委副主任许红梅说。
2013年,县综治委打造社会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平台,改变了过去综治委成员单位各自为政状况,平台系统与全县89个部门联动,群众反映的诉求或问题,通过平台系统传给部门解决,并全程跟踪督办。
椰林镇一家幼儿园老师陈女士两年前参加县教育局成人教育,但今年9月毕业后拿不到毕业证。“毕业证事关工薪福利,急啊!”陈女士说。
10月23日,她将问题通过电话反映给县社会管理信息指挥中心,中心将问题交由县教育局办理。11月4日,教育局在系统中回复“结案”。原来,陈老师的成人教育档案中少了一份表格,经教育局联系其补填后,毕业证即可补发。
“平台交办的事件,县领导都在盯着,百姓都在看着,我们就像上了紧箍咒。”陵水县教育局负责人说,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个平台也为职能部门提供了一个倾听民意和解决诉求的渠道,及时解民忧,群众的笑脸自然多了。
一张“网”连接千万家
然而,如果反映诉求的渠道仅仅是电话,对某些群体来说,可能很不方便。陵水提蒙乡一个边远的苗村,有20多名老人由于子女长期外出打工、腿脚不便等多种原因,没能办理新农保。
网格员卓怀龙了解情况后,一方面立即向县社会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发送诉求,诉求被转至县农保局,一方面收集所需证明材料送至提蒙乡便民服务中心。县农保局立即派人到提蒙乡为20多名老人办理了新农保。卓怀龙将新农保卡送到老人手中。
陵水下辖11个乡镇、116个村(居)委会,全县总人口约37万人。2012年,陵水开始建立起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现今全县划分431个网格,配备553名网格员。
陵水社会管理信息指挥中心主任游莉莉介绍,37万人的诉求,可以通过5种方式向指挥中心反映:一是网格员;二是拨打电话“96299”;三是发送短信至“106380096299”;四是通过陵水社会管理门户网站,实名提交诉求;五是通过微信平台“LS96299”发送诉求。
“通过社会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平台+5种诉求反映渠道+431个网格里的553名网格员,陵水真正编织起了一张纵横交错、立体全面的社会管理网络。”游莉莉说。
至2015年,陵水将在11个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在116个村(居)委会设立便民服务站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这意味着镇、村(居)一级能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群众就不需要跑到县里。
一个数据库串起便民服务
新村港内,渔排连连。年近五旬的网格员王国武所在的网格不在陆地上,而是在海湾内的渔排上。
老张家渔排上的狗没拴好,老李家渔排上的电线老化……在王国武手中的民情日志本上,清楚地记录着百姓的大小事。553名网格员和所属团队在网格内巡查和走访,主要从事采集录入人口、房屋等各类基础信息工作。每一条信息都将传入县社会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平台。截至目前,系统中已录入28万条人口数据,完成人口录入工作的80%。
与此同时,平台还将县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资源、公安、司法、民政、人社、房管等职能部门的基础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正在形成一个大数据库。
“我们可以通过平台大数据库,了解到哪个镇出生人口多、哪个村老人多等等情况,政府就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和管理。”游莉莉向海南日报记者做了形象的描述。
11月3日-4日在武汉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和全国综治办工作会议,陵水作为全省网格化信息化建设首批试点,通过视联网系统向中央进行网格信息化工作汇报。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孟建柱肯定了陵水网格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陵水县长、综治委主任杨文平表示,只有先从思想观念转变,才能推动社会管理的思路、方法、手段的转变。陵水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切实提高政府服务管理的 能力 、质量和水平,并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构建一个和谐幸福的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