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头顶疑问仍叫车上线打车成趋势惹严管

27.12.2014  14:40

  目前仍有30%叫车需求没法满足 上线打车成趋势惹严管

  这也令专车消费者产生了不少疑惑:坐的到底是不是黑车?人身安全有没有保障?

  对于专车被扣一事,昨日,滴滴打车副总裁朱平豆回应称,商务租车和出租车处于不一样的领域,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商务租车法规来约束,而是采用了约束出租车的法律规章去约束租车系统,这种情况有待于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他还表示,滴滴专车在发展过程中,会秉承交通部“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来去规范专车的发展,“公司会积极配合政府。”

  今年以来,多家在线打车企业通过高额补贴搅动了人们的出行生活。一边是在线打车企业屡获巨额投资,大把砸钱攻占市场;另一边则是在线打车或专车服务近期被多地政府部门严管,扩张步伐受阻。

  对此,有专家说,中国一天产生3000万次的叫车服务,至少30%需求没法满足,人们利用互联网安排出行和盘活资源是个趋势,但也应该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减少事故和保险等易引发纠纷的问题。

  滴滴 快的 Uber

  另一边,却是各国监管部门对在线打车加大监管。有消息称,全球打车软件Uber公司CEO近期因涉嫌在韩国非法运营而面临2年监禁,韩国检方已对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提起诉讼,但还未人身拘禁。与此同时,Uber在重庆的培训点遭查处,被定为从事黑车经营活动。

  本月25日,上海市交通委消息称,截至24日晚,已查扣12辆滴滴专车,其中5辆车驾驶员被行政罚款各1万元,剩余7辆车尚在调查取证。下一步,还将按照相关条款,对向“黑车”提供召车信息的服务商,处以3万~10万元的罚款。

  各地监管开始出手 专车被扣

  专题文/记者薛松

  烧钱热搅动市场

  第一轮:

  出租车市场烧15亿元

  始于今年上半年的出租车打车大战,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两家公司为争夺市场和培养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进行旷日持久的打车补贴大战。3个月后双方暂停补贴,但进入专车市场后它们对出租车、专车同时进行了力度更大的补贴战。

  以出租车市场为例,司机在平时获得奖励较少,每单3元居多,但高峰期获得奖励至少6元,而圣诞节等节日全天都有奖励,金额5~100元随机奖励,极大地刺激了司机抢单。

  统计显示,为抢占市场,滴滴打车成立两年内不但不赚钱,而且烧了15亿元,是中国烧钱最多的初创公司。该公司表示,未来5到10年会继续投入,3年之内滴滴不考虑上市,也不把赚钱当成主要目标。

  经历这一轮市场培育,滴滴COO柳青说,打车软件并不是去抢用户和出租车的生意,而是提升出行效率,因为在滴滴平台上依然有30%用户叫不到车,每天几十万次打车需求无法满足。以北京为例,现在出租车供应量需求增加了不少,但仍有大量人叫不到车,其中很多人不在乎价钱,希望获得好的服务。

  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线打车企业仍会保持烧钱的状态。滴滴创始人程维说,烧钱为吸引用户,让赛场仅剩老大老二。

  第二轮:

  再获巨额融资砸向专车

  为补充“弹药”,近期多家打车公司宣布再获融资。本月,BAT三大平台有两家再度宣布砸钱,其中百度投资美国打车巨头Uber并合作拓展中国市场。据悉,腾讯参与滴滴7亿美元的融资,后者据称创下中国初创企业融资规模之最。

  不过,第二轮烧钱大战主要瞄准了刚起步的专车市场。就金额而言,对乘客的每单补贴额从20~200元不等。一些城市的专车价格已经低于出租车,比如从广州市中心去机场,使用一些公司提供的舒适版专车,一口价只要98或118元,已低于出租车120元。

  补贴战也吸引大量用户转向专车市场,有消费者说:“我是专车常客,司机主动帮我提行李,感觉还不错,车上还有免费的矿泉水、口香糖和充电服务等。”

  对此,易观一位分析师说,随着半年客源争夺战,打车软件打车业务进入瓶颈期,市场开发空间缩减,盈利效果不佳,它们需要布局相关市场如商务车市场领域。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中国在线租车市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渗透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随着以神州租车、易到租车为代表的在线租车企业对市场的培养及教育,不仅满足了中高端人群的租车出行需求,更普及和提高了用户对在线租车市场的认知程度。

  尽管打车软件纷纷加入商务租车市场,滴滴和快的在出租车打车市场火拼了一年多,争夺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和流量,但是其盈利模式尚未清晰。通过打车软件提供入口,进入商务租车市场,构造新的商业模式,获得更高的利润,显然打车软件的集体扎推商务租车将助推在线租车市场进入更为激烈的竞争阶段,中国在线租车市场竞争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数据显示,2014年第2季度中国在线租车市场规模达39.8亿元,环比增长22.5%。

  疑问1:没有专门的商务租车法规?

  疑问2:在线平台上的是不是黑车?

  对于很多私家车把自己绑到租赁平台上来揽私活的说法,不少在线打车公司都一口否认,称专车合作的车辆都是来自正规租赁车公司,车辆车况会做严格检查,而司机通过正规劳务公司,都具备严格审核和多轮培训。

  对于黑车的质疑,一家在线打车公司人士说:“所有在打车平台上注册的司机,都经过几轮筛查,涉及营运牌照、履历、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详细信息,并建立详细的档案。在乘客端我们也要求输入乘客号码才可使用滴滴,从而对司机进行保护。”

  广州琶洲交易馆一位专车司机对记者说,以前单干时张口就是200元,宰一个是一个。现在专车起来后,黑车生意越来越差,只能加入专车,虽然每单赚少了,但接单量多了总收入还是提升了。

  疑问3:社会公平如何保障?

  由于滴滴和快的等打车软件也需要从庞大的出租车市场获取用户,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出租车市场带来了影响。打车软件因此引发社会公平的不少争议,比如加剧了老人乘客路边打车更难、司机不断使用手机而带来安全风险等隐患。

  一家打车软件公司人士说,互联网创新肯定会对现有政策形成挑战,现在各地监管政策不一样,交通部相关负责人展开调研,说明他们相当重视老百姓出行的问题。“出行安全的重要性大过便利。”他认为,最近屡屡发生年轻女孩因为搭黑车惨遭不测的新闻,显示出为用户提供一个双向保护的信息平台尤为重要。

  有行内人士说,企业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除了让年轻人能叫到车,也让老人能叫到车,老人的问题不是排斥预约叫车,他也不愿意去路边跟人抢车,他也抢不过。但老年人还不会用网络预约这个新鲜东西,在线平台应该做得简单到让老人也可以用,或者给予弱势群体特别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