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恢复高考 海南行政区有8.5万名考生报名(图)
原标题:40年前恢复高考 海南行政区8.5万名考生报名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
40年前恢复高考,海南行政区8.5万名考生报名
高考的大门又打开了
不到两个月的备战时间
防震棚里的招生办开张了
1977年10月21日,一大清早,街头巷尾的《海南日报》就一售而空。报纸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发了一条新闻:《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提出关于今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这条千余字的长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响彻整个海南!
消息里这样写道:“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而且影响中小学教育,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是件大事。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好招生工作,切实地把优秀青年选拔上来。”
“大家别提有多兴奋了,从行政区到自治州到各县,人民群众奔走相告,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回想当年,罗经纬还有些激动,当时的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考的准备工作,紧急从有关县和中学抽调人员,组建了海南行政区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招生办公室,还邀请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中学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就报名考试工作举行了座谈。
海南省教育厅原助理巡视员吴慎劝还记得,当时参与筹备高考的考务人员高度紧张,因为从开始准备到正式考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过程仓促,工作任务艰巨,当时他们连像样的办公场地都没有,只能在几间防震棚里办公,“棚子是油毛毡搭的,光线暗、空气差、蚊子多,因为经常停电,风扇和电灯几乎成了摆设,点着蜡烛也要干到夜里两三点。”
各个中学的老师也都动了起来,一部分准备复习提纲,组织应届考生进行冲刺;一部分进村入户,挨个去动员成绩优秀的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鼓励他们回校复习备考。乐东中学1972届毕业生陈琼南被找到时,正在乐东老家挥着锄头干农活,是高中老师把他从水田里喊出来的。中断了整整10年的高考,压抑了多少青年的求学梦?当年的《海南日报》报道了这样一组数据:“据海南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统计,全区今年报考高等、中等学校的青年有8万5千多名(不含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比历史上最高的一年增长10多倍。”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有多少考生报名参加当年高考,已很难查到准确数据。但是,曾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中学校长的杨生龙告诉记者,在那场考试中,该中学的4个班学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批学生考上了中山大学等知名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有3名教师与学生同考,并且都考上大学。姜立群读初三的时候,骆能干曾担任其数学老师,1978年3月,师生二人同至中山大学金属物理专业学习,并被安排在同一班级。大学四年,姜立群都没有改口,仍称呼骆能干为老师,引得班里同学纷纷效仿,就连班里的指导员也称骆能干为老师。师生变同窗且始终不忘师生情谊,成为一段佳话。
吴慎劝说,为了照顾年龄较大的往届考生,国家放宽了高考年龄限制。报名的考生中,不乏孩子已经上小学、中学的“大龄青年”。当时,海口的考点设在海南中学、海南侨中、海口一中、海口六中等学校,下面市县的县城中学容纳不了,就连乡镇中学都设了考点。这些大大小小的考点加起来,整个海南行政区一共有100多个考点。
“我们搞教育的,哪个忘得了那一年!”说到这里,刚刚还斜靠着椅背乘凉的罗经纬直起身来,“那一年,给多少人开启了‘龙门’啊……”
眼前这位年逾八十的老人,从海南省考试局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已有20多年了。这些年里,他致力于组织老年人体艺活动,很少再提起教育系统的那些事儿。可当记者提出想要聊聊“那一年”时,他欣然应允。
罗经纬掰着手指头数:那一年,教育部宣布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一个刚刚走出狂热的国家逐渐回归理性;那一年,有8.5万名海南行政区的考生报名参加高考,是海南历史上报名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那一年,在实际参加考试的54315名海南行政区考生中,有2213人被普通大中专学校录取,从此走上了与前不同的人生道路。
那一年,怎能忘却?那一年,是火热的一九七七!
1977年《海南日报》刊登的关于高考的消息。陈蔚林摄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
严防死守杜绝试题外泄查处一起重大舞弊案件
根据《海南日报》上发布的《广东省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当年的高考试题由各省单独命题,考试时间也由各省自主确定。
1977年的广东省高考安排在12月11日至13日,报考文史、外语类的考生要考语文、数学、政治、史地(外语类考生加试外语);报考理工、农医类的考生要考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值得一提的是,非外语类考生不考外语,这让丢荒学业多年的往届考生长舒了一口气。
当时的海南还不能自主印刷试卷,得由专人搭乘专机到广州领取试卷。罗经纬就是其中一人,除了他,飞机上还有公安、保密等部门的同志同行。他特别强调,高考试卷被当作国家绝密文件,公安部门的同志是带着枪械往返广州的。
为了确保考试安全,临行前,罗经纬等人订做了数十个牢固的铁皮箱子,到了广州就把试卷按照不同市县、不同科目锁起来。降落到海口机场后,他们就在武警守护下,马不停蹄地把箱子搬上专车,再运到保密室里严加看管,“保密室由3个大锁锁住,教育局局长、保密员、管理员各带一把钥匙,每次开门得三人同行、互相监督。考前把试卷送往各个市县时,用的也是行政区统一安排的专车,不容许任何外人有接触试卷的机会。”
但是,没有机会接触试卷,不代表没有机会作弊。纯靠“人防”还防不住想走“捷径”的考生。吴慎劝透露,就在那一年考试中,他们查处了一起重大舞弊事件。
最初引起大家怀疑的是一张语文试卷。阅卷老师注意到,这张试卷前面的试题错得较多,后面的作文却写得文采飞扬。于是,他们将这名考生的其他科目试卷也调了出来,发现几乎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这起疑似舞弊案件引起了海南行政区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派出区办公室领导带队,从教育、公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了调查组,到该考生所在的县驻点调查。经过3个月的不断寻访、取证,调查组终于弄清了真相——这名考生是该县教育局局长兼招生办主任的女儿。局长父亲利用手中职权,提前联系好学校老师以及考务人员,由老师代女儿答题、作文后,再由考务人员交给阅卷组一同阅卷。
情况查明后,调查组在该县广场召开了情况公布大会,在全县教师和机关工作人员面前宣布了处理决定。该教育局局长被免职,其女的高考成绩被取消,参与舞弊的老师和考务人员也得到了相应处分。
两千多人敲响七百张算盘
海南高考成绩位列广东全省第一
高考结束后,试卷被安排在党校批阅,考生则回到家乡或工作岗位等待消息。
因为没有电脑和计算器,当时收回的几万份试卷全靠人工批阅、登分、统分。罗经纬说,为了统计分数,区招生办特地买了700多张算盘,海口文具店的全买来仍不够,还得到下面市县“搜罗”。2000多名老师参与集中阅卷,吃和住都成了问题。大家也不喊苦,毕竟都是奔着“加速完成‘建立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来的。于是,有的老师自备铺盖在教室里打地铺;有的市县招生办工作人员带着锅和碗,在操场的空地上搭灶生火,为阅卷老师“开小灶”。
吴慎劝记得,高考阅卷顺利完成后,区商业部门还特批了4瓶茅台酒给阅卷老师和工作人员庆功,“虽然每人只分到一小勺,但很多人是第一次喝茅台,都说是沾了恢复高考的光。”
罗经纬也很感慨,嘱咐记者一定要在稿子里写,感谢社会各界给予高考工作的支持,特别是交通、食品等部门,事事都给高考工作开通“绿色通道”。比如,榜上有名的考生外出求学时,被统一安排在海口东湖集中出发,一同乘船到广州、湛江等地,再由当地的接待人员安排食宿或引导分流到其他省市,过程之顺利全靠各个部门通力合作。
令所有在1977年高考中付出心血的人都感到值得的是,海南虽然是当时广东省教育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却在那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广东省教育主管部门甚至怀疑,是不是海南的试卷改得有问题,不仅找海南招生办的负责人谈了几次话,还派人到海南对试卷进行抽查。罗经纬笑着解释,其实,成绩优秀的考生中除部分海南本地考生外,大多是来自广州、汕头等地的知青。这些优秀的知识青年在海南搭上了这趟“快车”,从此驶向了康庄大道。公式
(省考试局原新闻发言人王素英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