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非遗学堂三亚结业 非遗达人绣黎锦

02.07.2018  17:33

  记者 孙婧

  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在千百年间创造出纺染织绣技术、制陶工艺、黎族船型屋建造技术、黎族打柴舞等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弥补了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短板。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诸多诞生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技艺难习、成品远离市场需求、传承人群日渐式微等等存续难题。如黎锦、黎陶类产品,往往作为展览、教育、收藏之用,被束之高阁。

  “文化一旦走进博物馆,也就成了死物。”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我省各地在着力开展各类的传承人培训工作。政府、高校、社团组织的陆续加入,以及非遗传承人思想观念逐步更新的趋势,都为非遗传承保护注入了新鲜灵感,提供了广阔的出路。

   高校开办“非遗学堂”的探索

  6月17日上午,阵阵掌声,不时从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的一座阁楼里传出。由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承办的“非遗学堂”,首期黎锦技艺培训班这天结业了。49名来自我省6个少数民族市县的学员,不分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黎族服饰。他们脸上有不舍,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期待。

  看着台下一张张专注的面庞,授课老师之一、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宣传统战部负责人符玉梅心中充满感慨。因为这一届参培的学员更加多元化、素质普遍较高,意味着黎锦技艺传承的培训“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效果,也将更加突出和持久。

  他们当中,既有15岁的中学生,又有从业20多年的老“绣娘”,有少见的男学员,还有4名本科学历学员,均是从非遗传承人后代、从业者、爱好者中择优选拔而出。

  在“非遗学堂”近一个月的封闭式脱产培训中,学员们集中精力密集汲取“养分”。20多门课程包括《黎锦双面绣技艺》《传统植物染色技艺》《色彩构成与表现》等技能课,夯实纺染织绣的技法;又有《非遗保护的伦理和规范》《黎锦发展历史、现状及当代价值》等理论课,帮助学员从更高层次,理解黎锦这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还有《黎锦特色旅游产品设计》《非遗文创与市场运营》《调研考察民间黎锦生产基地》《侗锦研培案例分享》等实操课,帮助学员制作出符合时下市场口味的产品。

  “你们当中一些学员本身就是当地非遗传承的领头人,希望你们回去后,能带着新的技能、新眼界、新观念,把黎锦技艺传播给更多人,实现我们‘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初衷……”符玉梅的叮嘱,让台下的学员们频频点头。

  人群中,两名男学员格外惹眼。在黎族传统文化中,黎锦的纺染织绣的技艺是传女不传男。但如今,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早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破。

  本期优秀学员陈学晓,就是一名热爱黎锦技艺的黎族男青年。这极大地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你们来学黎锦,会比女学员面临更多障碍和困难吗?

  “只要热爱,有困难都不怕,而且我学得很快,黎锦、黎陶、竹木器乐、黎族舞蹈,我都会一点。”陈学晓自豪地说:“我们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祖先的思想智慧、喜怒哀乐和日常生活,都藏在黎锦中的纹样中,所以我特别希望多学一点,多点人学,大家一起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黎锦的魅力。

  结业这天,来自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委会的计生员吉菊莲尤为激动。“我最开心的就是在‘非遗学堂’掌握了哈方言反面绣和双面绣技法,这些是平时很难学到的。”但身为当地黎锦合作社创办者,吉菊莲还有更多渴望:“我想把黎族五大方言区的黎锦技艺都学会,然后教给更多人,传承技艺和带动就业一举两得!

  学员中“雄心”最大的,大概要数三亚市民族中学的美术老师全丽妃。教了两年多《黎锦哈方言纹样设计》校本课程,她从不少黎族学生身上发现了卓越的美学天赋:仅仅是学习基本绘制方法和经典黎锦图案阶段,一些完全零基础的学生,就能设计出许多活泼生动、别具风格的新鲜纹样,巧妙运用撞色、渐变色、彩虹色等方法,就能搭配出或柔和或明快或高级的色彩。

  这让全丽妃看到,黎锦未来要走出“深闺”、走入生活,更多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因此她构想,通过“非遗学堂”找到一座“桥梁”,搭建起学生与“绣娘”的合作,创意的设计配上精致的手工,让黎锦这一古老物品,以旅游特色产品、文创产品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1]  [2]   [下一页]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