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十佳帮扶干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全县干部做拔穷根战斗“尖兵”

22.10.2018  10:53
陵水“十佳帮扶干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全县干部做拔穷根战斗“尖兵
用脚步丈量初心 用行动帮扶脱贫


  10月17日晚,陵水黎族自治县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表彰晚会在陵水县人民会堂举行,万兴旺、陈栋、何书槐等10人被评为“十佳帮扶干部”。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通讯员 胡阳 摄
  他,出主意、代跑腿帮助贫困户成为养鸽专业户,被村民称为“谷鸽智囊”;他,在领结婚证当日为贫困户的事忙到深夜,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他,为80岁老人过生日、帮忙打扫卫生,被老人亲切地称为“阿侬”……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扶贫干部。
  10月17日,陵水黎族自治县举行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表彰晚会,评选出了“十佳帮扶干部”。在陵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4000多名扶贫干部夜以继日地奋斗在扶贫一线,用脚步丈量出了脱贫之路,用真情和实效赢得了尊重。
  晚会现场,一个场景让许多人动容。被评为“十佳脱贫之星”的隆广镇广新村白芒村民小组村民周忠仁介绍完脱贫经验后,走下舞台,紧紧握住了另一个即将上台的人的手,激动地说:“聪叔!多亏了你,让我们一家过上了好日子!
  周忠仁口中的“聪叔”是他的帮扶责任人周聪。周忠仁身患疾病,之前靠零散养殖鸽子销售维持生计,因没有销售渠道,他收入微薄,陷入贫困。周聪了解后,帮助周忠仁解决资金问题,并帮助他搭建一间双层新鸽舍、注册了“忠仁谷鸽”品牌、扩大了养殖规模。在销售上,周聪又出主意又跑腿,帮忙联系企业、帮助推出微信宣传和销售平台、设计品牌Logo和包装盒等。经过几番努力,“忠仁谷鸽”品牌的鸽子售价也从每只25元提升至每只45元。2016年,周忠仁以高出脱贫标准2倍的人均年收入顺利脱贫。
  “‘结对’如同‘结亲家’,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本号镇亚欠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万兴旺说。
  万兴旺的帮扶对象、80岁的村民卓玉花,也把他当做了亲人,并且亲切地唤他“阿侬”。卓玉花平时只有一个儿子陪在身边,儿子是聋哑人,万兴旺就经常去看望老人,帮她打扫卫生,办理高龄补贴,还给她过了80岁生日。
  “贫困户的每一件事,都不只是记在本子上,还要记在心上,更要落到帮扶举措上,才能让他们真正脱贫致富。”本号镇乐利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栋经常这样说。
  为了贫困户,陈栋常常废寝忘食。“他每天吃住在村委会办公楼,我经常看到他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就连领结婚证那天也一直忙碌到深夜才休息。”乐利村“两委”干部苏成珍说。
  驻村扶贫期间,陈栋开设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课后小课堂、推出全县首家“爱心扶贫超市”、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邀请企业送岗位上门、联系金融机构提供小额贷款……帮贫困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距离完成全县脱贫任务的目标日期越来越近,扶贫干部们常想:我们走了之后,驻村扶贫工作队走了之后,他们能否不返贫?
  本号镇黎跃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谨宇在贫困户持续脱贫上下了不少功夫。“我们先通过举办文艺晚会、邀请致富能手现身说教等,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王谨宇说,群众思想转变后,就引导他们一起发展产业。
  王谨宇组织成立了村办集体公司陵水飞腾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发展豪猪、黑山羊养殖等村集体产业。今年1月,村办公司向贫困户、低保户、特困户等共发放分红款14万余元。
  截至目前,陵水4230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已有35678人脱贫。
  (海南日报椰林10月21日电)
  “十佳帮扶干部”介绍
  王盛权
  为百姓多做一些实在事
  “组织部任命我来当里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既然来了,就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陵水椰林镇里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盛权说。
  2016年10月,王盛权受县委组织部委派,从陵水县政法委防范处理邪教办来到椰林镇里村开展帮扶工作。初到村里,王盛权感受最深的就是环境卫生不好、基层党建较为薄弱。他先与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商量,并通过召开村“两委”、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的方式,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村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修筑排污工程中,王盛权除了坚持吃住在村、全程跟踪,还积极征求群众意见。查看施工路线时,有8户人家门前的围墙影响正常施工。王盛权和村干部挨家走访做工作,细致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县里出钱帮咱们改造农贸市场、修建排污沟,是好事。”村民积极表态,主动拆掉占路围墙,最终无一户影响正常施工。
  如今,每晚都有村民聚集在新改造的市场空地上跳舞、休闲,活动完后还主动打扫卫生。
  “驻村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王盛权说,只有真正用心去体会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群众才会理解、支持。
  陈栋
  领结婚证当天还在加班
  陵水县委党校副主任科员、本号镇乐利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栋这些年来一直拼搏在扶贫第一线。“他每天吃住在村委会办公楼,就连领结婚证那天还在加班,我经常看到他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提起陈栋,乐利村“两委”干部苏成珍的评价是“踏实、尽责、心系百姓”。
  陈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效果在严抓中逐见成效——乐利村每月1日上午8时举行升“升国旗”、重温入党誓词仪式;设立“乐利党旗红”党建宣传栏,每月一期报道党员学习情况、联系群众情况,并推出一名党员模范,传播榜样力量等。
  摘录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中提及的扶贫政策知识,编制脱贫手册,创新推出“夜校课后小课堂”,推动全县首家爱心扶贫超市开业……自驻村工作以来,陈栋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
  陈栋深入调研,因地制宜谋划发展长短结合的扶贫产业。他推动成立了乐利村土鸡孵化养殖合作社,带领10户贫困户养土鸡,还帮助合作社向银行贷款10万元用于养殖。在陈栋的推动下,目前乐利村和五指山毛兴富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种植朝天椒的意向,与海南惠农慈善基金会达成了合作养殖和牛意向。
  王光敏
  群众的事,再苦再难也要做
  “只要是群众的事,再苦再难也要去做!”这句话是陵水隆广镇万岭村岭脚村民小组帮扶干部王光敏常说的话。
  王光敏是陵水县规划委员会城乡规划展览馆馆长,自2016年开始驻村工作以来,王光敏积极主动进村入户宣传扶贫政策。他利用集中收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聚餐、茶话会等多种方式与贫困户交流,让贫困户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
  在扶贫工作中,王光敏对贫困户生产物资实行跟踪服务,积极联系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组织爱心捐助等活动,为贫困户募捐紧急大病医疗救助金。
  王光敏主动邀请相关城市规划、市政道路、水利等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勘察调研,制定相关工程建设计划,用以解决农田灌溉难、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种植养殖产业缺失等问题。
  作为扶贫帮扶干部,王光敏先后帮扶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作为陵水县规划委员会城乡规划展览馆馆长,在本职规划管理工作中,王光敏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按时完成相关紧急重要工作任务。在接待群众来访办事时,他主动询问办理事项,遇到棘手办件时耐心向群众解释,并帮助其联系有关人员,做到让群众“舒坦进门,满意出门”。
  周聪
  贫困户的“谷鸽智囊
  前段时间,陵水隆广镇广新村白芒村民小组村民周忠仁家的“忠仁谷鸽”又卖出了一批,这次价格卖到45元一只,网上“”来的订单不断。
  “忠仁谷鸽”品牌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规划建设局局长、白芒村民小组扶贫干部周聪帮助周忠仁打造的。周忠仁曾经是贫困户,在得知他有养殖鸽子的经验和发展意愿后,周聪不仅帮助他搭建鸽舍,还出主意又跑腿,帮忙打通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2016年,周忠仁以高出脱贫标准2倍的人均年收入顺利脱贫。
  “要把贫困户当亲人,用心用情真扶贫、扶真贫。”这是周聪一直坚持的帮扶理念。在白芒村,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聪叔”。
  为了给贫困户的孩子提供长远的教育保障,周聪联系爱心企业筹划设立约20万元的助学基金,争取资助每一位贫困家庭孩子的学业。他常常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他们准备学习用品、课外读物和辅助教材等,并劝说打算放弃高考的孩子继续读书。
  周聪发动爱心企业,为2名贫困家庭子女提供电工工作岗位,还联合爱心企业筹划成立产业发展基金,用来谋划和扶持扶贫产业,拓宽贫困户的收入渠道,帮助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何书槐
  “只要有需要,我还是会留下来
  “扶贫是一项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为了老百姓,既要动脑子,又要‘跑断腿’。”海南省国家安全厅二总队七支队大队长何书槐自2015年7月担任陵水群英乡芬坡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就在思考着如何帮助百姓脱贫。
  在3年多的扶贫工作中,何书槐积极联系省国家安全厅,该单位出资35万元成立了国安黄牛合作社,共帮扶贫困户20户;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开创一条“支部+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积极与群英乡政府对接,成立了百里香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养殖黑山羊与小黄牛,加入该合作社的29户贫困户已于去年获得每户4000元的分红金。
  何书槐还参与清理、平整村内柴草垃圾累计1000多平方米;帮扶低保户修建厨卫和为贫困户拆除危房,为12个村小组安装路灯125盏等。
  3年多的驻村工作时间里,芬坡村从脏乱差的村庄蜕变成为三椰级乡村旅游点,不少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通过自己的双手摘下“贫困帽”。明年2月,何书槐驻村第一书记任期即将到期,“只要有需要,我还是会留下来,我想看着剩余的19户贫困户顺利脱贫。”何书槐说。
  潘心亮
  带领贫困户用双手脱贫
  “扶贫和民政,件件关系民生。”潘心亮说,“我做的每一件小事,对于贫困群众来说都是大事,所以我不能敷衍马虎。
  2016年3月,陵水新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潘心亮被选派到陵水新村镇政府担任扶贫专干和民政办负责人兼民政助理。两年多的驻点工作,他先后深入10个村(社区)走访调查了全镇所有建档立卡111户贫困户、300多户低保特困户以及100多户困难边缘家庭。
  一户贫困户户主身患大病,配偶丧失劳动力,儿子不求上进,家庭住房条件较差。潘心亮对其进行精准帮扶,通过申请危房改造,对其儿子进行思想引导并提供养殖技术和资本,最终帮助其脱贫。
  两年里,潘心亮共推荐贫困人口就业52人次,产业帮扶带动2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还有110户贫困户,也是在潘心亮深入了解家庭情况后,通过精准帮扶实现了脱贫。
  潘心亮还主动完善民政和扶贫两项制度衔接,实现贫困户和低保户双向纳入,动态管理全镇扶贫对象、民政对象家庭信息,使“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精准到位,做到“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万兴旺
  把百姓当成亲人
  “他就是我们的亲人。”在陵水县本号镇亚欠村,村民这么评价该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万兴旺。
  陵水县委宣传部科员万兴旺刚驻村时,一个村民都不认识。“我通过勤走访、多交流,慢慢摸清村风民情”。万兴旺说。了解到村民的情况后,他对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党建帮扶等材料进行整理和完善,让相关工作“有据可查”。
  在进村入户走访中得知百姓需要办理某些手续,但又不方便时,万兴旺总是主动为群众服务。今年80岁的村民卓玉花平时只有一个儿子陪在身边,而且她儿子还是聋哑人,他经常看望老人,帮她做卫生,还给她过了80岁生日。
  作为帮扶责任人,他坚持因户施策。村民胡金香的丈夫去世,其子女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对此,万兴旺多次上门做胡金香一家的思想工作。万兴旺为胡金香的子女争取到了养豪猪、驾驶挖土机的技能培训机会,还为他们争取到了公益岗的工作。现如今,该户一家四口都全部实现就业。
  “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万兴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王先亮
  聚焦小事解决致贫“大问题
  “一个个小问题,都是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的大问题;做好一件件小事,就是帮助贫困户解决‘拔穷根’的大事。”陵水光坡镇坡尾村驻村扶贫干部王先亮说。光坡镇坡尾是陵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长王先亮的帮扶联络点,2016年4月,王先亮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进入光坡镇坡尾村开展扶贫工作。他到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进行走访。
  贫困户曾召平身有残疾,其妻陈亚兰长期患病并长期服药治疗,家中还有2个小孩在读小学。而家中的劳动力儿子儿媳,却没有工作。王先亮通过多方走访,最后联系并帮助贫困户曾召平到县公安局当保洁员,工资1500元每月。之后,王先亮又对曾召平之子曾李杰、儿媳陈亚青进行思想教育,把“”的思想观念去除。帮助曾李杰聘为光坡耕地协管员,帮助陈亚青到红角岭农家乐当服务员。同时,王先亮通过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帮助曾召平办好新农合保险,为其两个孙子申请到义务教育助学金。
  “这些小问题,都是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的大问题。”王先亮说,帮贫困户解决就业等,事虽小,但一定要解决好。
  吴仕传
  扶贫点成了第二个家
  “群众工作无小事,把扶贫工作做细,是对帮扶对象负责,更是对身上税徽负责。”作为负责陵水隆广镇丹录村、万岭村、新光村等地的扶贫干部,陵水税务局扶贫办主任吴仕传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吴仕传今年已经50多岁,血糖血压指标偏高,加上妻子和子女在外地工作,照顾家中老人和孙子的重担就落在他身上。尽管如此,在精准扶贫工作路上他并未落下。
  每个周一的晚上,扶贫点必有吴仕传忙碌的身影。他组织贫困户收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宣传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并根据贫困情况制定具体的脱贫措施。
  按照陵水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陵水税务局共承接219户帮扶对象,其中隆广镇122户(含4户低保户)、群英乡69户、提蒙乡28户扶贫任务。吴仕传充分利用会讲黎族和苗族语言的优势,拉近与帮扶对象的距离。
  “非常感谢吴仕传的帮忙,我才能摘掉‘贫困帽’。”村民胡亚省曾经是一名贫困户,也是吴仕传的帮扶对象之一。在吴仕传的帮扶下,他靠养殖黑猪和种植芒果发家致富,如今家里盖起了两层楼房。
  王谨宇
  志智双扶多举措开展帮扶工作
  “仅靠送钱送物的‘保姆式扶贫’,会坐吃山空,且容易返贫。”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本号镇黎跃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谨宇说。
  自2016年10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王谨宇经常组织贫困户、村“两委”干部、各村村小组长按时收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并进行讨论,还推动成立了陵水飞腾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全村149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其中,引导他们发展豪猪、黑山羊等地方特色产业。
  王谨宇借助帮扶责任单位、就业部门等资源,对贫困人口等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帮扶。目前已帮助107户贫困家庭实现每户至少有一人务工就业。
  2年来,王谨宇和村“两委”干部帮扶7户贫困户建造生活厨房,帮11户贫困户使用上煤气炉,改善贫困家庭生活条件。王谨宇主动协调陵水县水务局及时抢修毁坏多年的水利沟渠,确保冬种顺利生产;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为村民传授种养技术,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王谨宇在驻村工作期间,该村办理脱贫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4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