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赤诚昭日月 再记牛开成

05.06.2014  12:05

      那份赤诚昭日月

      ———再记牛开成

      2013年3月12日,牛开成(前左)在雅星镇调打村工作时的情景。(儋州市委供图)

      牛开成

      生前任儋州市雅星镇党委副书记、镇纪委书记。他身患重度肝硬化长达7年,却带病扑在工作上。2013年10月24日,因工作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年仅46岁。

      儋州新州镇坡朗村,6月热辣的骄阳烘烤着一片新绿的花生地,古稀之年的邓美乾老妈妈用消瘦的肩膀,背回了一麻袋花生,煮熟了一盘放在庭院下,等她的孩子回家。她喃喃向我们讲述着,她说她的儿子“牛仔”除了出生那天嘹亮地哭过一回外,就没见他什么时候再流过泪。

      这老母亲是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牛开成的妈妈。老妈妈不知道的是,在十几年前知道乡亲挖山凿石过苦日子时,在眼见农民将告状信上摁满刺痛人心的红手印时,在发现饿得揉肚皮却喊不出声音的老阿婆时,望着那些老百姓的身影,牛开成都曾流下眼泪……

      牛开成在儋州最基层农村奋斗了24年,但2013年10月24日却被病魔夺走了年仅46岁的生命。

      我们再一次叠合着他的脚印重走了儋州,寻找着这份可贵的精神遗产。在这样一块古老土地上生息繁衍的人们,必然烙下这块土地的印记,勤劳与勇敢、艰难与隐忍、幸福与梦想都化为血、结成果,为这里的人们凝成了一种秉性:赤诚、坚韧、厚重。

      牛开成就是这片红土地的儿子,是具有这样精神和品性的人……

      群众的难处

      就是他心头的痛

      “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是能天天和乡亲在一起”

      2014年1月8日,牛开成过世2个多月后,寒冬的清晨,要坐3天2夜火车从吉林赶回海南与母亲相聚的牛立峰早早背上背包,在吉林建筑大学校门口,他被一个中年人喊住了:“小牛!”

      “你是张叔叔!”

      “可找到你了!”高兴地紧紧拥抱小牛的人叫张建华,吉林财经大学纪委副书记。牛开成事迹被媒体相继报道后,其感人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素昧平生的张建华是含泪读完报道的,他知道小牛在吉林读书,下决心要找到小牛当他异乡的“爱心爸爸”,“牛开成所付出的,人民不会忘记他,咱更不能让英雄的孩子心里落了单。”

      牛开成离去半年多,社会无数的好心人关心关注这个家庭,被子、围巾、数不清的书信……“我都不知该怎么报答。”大年初一,牛开成妻子郭启焕就这样问过赶来家里陪她包饺子的儋州市长林东和他爱人。

      “老牛不也从没向老百姓要过报答?”

      1997年,牛开成是骑自行车驮铺盖卷来到包点的木棠镇高堂村的,牛拉过的土道上,一辆辆小货车装满大石头经过,卷起呛人的尘土。200多户人家的村落,农民靠凿石头讨生活。牛开成看着老百姓的苦,心隐隐作痛。

      儋北地区的老百姓用“两个太阳”来形容这里的高热,人站在太阳下不干活身上都湿漉漉,“当年‘乌侬’(黝黑的小伙子,指牛开成)在这海边一担子一担子帮农民垒虾塘。他说村民不能一辈子凿石头,得让大家活得有尊严、有奔头。”高堂村委会主任吴圣位说。

      讲起牛开成,吴金义、吴圣武等老农民都围了过来,“日子从村里有虾塘蟹塘后变了,农民收入翻着番涨上去。”

      北门江口最贫穷的村庄的确发生了巨变。仅1年时间,高堂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从不足1000元一跃升至3500元。而16年后再度来到高堂下辖的南边上村、南边下村、南边新村等地走访,这个木棠镇人口最多的村委会,至今仍有一半以上农户收入来源靠养殖海虾。

      “养虾赚钱,如果当年老牛要为自家围个虾塘,那是多容易的事。”木棠镇副镇长岑题科记得,老牛自己不搞虾塘,又一头扎进帮农民建旱厕的工作中了。那一年,没有农民知道,老牛念高中的弟弟牛开业等着钱交学费,牛开成咬咬牙,把老家还没养大的5只小猪崽卖了。

      24年间,牛开成走过木棠、光村、中和、雅星,为老百姓插过秧、挑过担、修过路、补过房,悄悄用自己工资买来米油背到孤寡老人家门前,为讲不出话的失智阿婆一口一口喂粥……他爱这片土地,爱生活在这里纯朴善良的农民,他曾说过,“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是能天天和乡亲在一起,闻着稻谷穗儿,这工作我干多久都干不够!”

      这是牛开成对老百姓多么深情的表达!他把自己的人连同一颗滚烫的心滴入了泥土,怎会换不回百姓十余年深深的记挂。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