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扶贫观念 创新扶贫培训
转变扶贫观念 创新扶贫培训
——关于对全省脱贫致富现场观摩培训的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核心……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全面推进我省扶贫培训工作,对全省基层乡镇扶贫干部及村级基层干部转变扶贫观念、拓展脱贫知识、提高脱贫技能,我办于2012年9月中旬至10月底,对全省18个市县分管扶贫的乡镇领导、村委会书记(主任)、部分村小组长及最贫困的农民代表,近600名同志开展为期三天的脱贫致富现场观摩培训。
为全面掌握扶贫培训的实际效果,了解收集基层对扶贫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为推进今后扶贫培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我办于今年3月19日至23日组织由大勇副主任带领的调研组到保亭县、白沙县和五指山市开展为期5天的扶贫培训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座谈讨论、实地察看、现场交流等方式,对三个市县参加“全省脱贫致富现场观摩培训”的实际效果和意见建议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取得了较大收获。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调研方法与特点
(一)领导重视,高效落实。 此次工作,办领导高度重视,由大勇副主任带队,省办3位干部随同调研。调研之初,确定调研内容,明确调研任务,严明调研纪律,确保“轻车简从、不添负担、走村入户、及时高效”。
(二)创新方法,效果显著。 调研组在开展调研工作中,积极创新调研方法,采取“座谈讨论、实地察看、现场交流”等方法,组织参训人员进行现场交流60人(其中市县扶贫干部9人,乡镇扶贫干部9人,村委干部18人,群众代表24人),座谈讨论6场,实地察看9次,共收集整理意见建议6条,提出思路和对策共5个。
二、主要意见与建议
1、培训班要区分培训对象、明确培训目的,从转变扶贫观念、拓展脱贫知识和提高脱贫技能上入手。对参训扶贫干部和村委会干部主要从转变扶贫观念和拓展脱贫知识上入手,对参训群众主要从转变脱贫观念和提高脱贫技能上入手。
2、培训班办班时间要避开农户农忙耕作时间,不要与农忙耕作时间相冲突。
3、要将培训班开班的通知最好提前20天至一个月下发到市县扶贫办,市县扶贫办也要迅速通知到各乡镇,各乡镇及时通知到村委会,村委会最好是提前一个星期(7天)通知到农户,以便参训人员做好相关准备。
4、每年可举办两至三期培训班,每期参训人数不要太多(最好是每个市县人数不要超过20人)。
5、培训内容要切合农户脱贫需求实际,培训时间适当加长(每期时间最好为5至7天),培训方法要灵活多样,尽量少进行课堂讲课,多进行实际技能操作,最好是现场教学(3天)、现场观摩(2天)、讨论交流(课余时间)和现场考核(1天)相结合。
6、培训教材要一课一小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经济实用,方便携带,发挥“长期效应”和“辐射效应”。
三、今后思路与对策
此次调研,通过座谈讨论、实地察看、现场交流和整理研判,对如何提高今后扶贫培训工作实效,调研组有以下几点工作思路与对策,以供参考借鉴。
(一)区分培训对象、明确培训目的。
扶贫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转变扶贫观念、拓展脱贫知识和提高脱贫技能”,最终目的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它是指导扶贫培训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扶贫培训工作效果的标准。而要明确扶贫培训的目的,首先要区分扶贫培训对象,才能明确扶贫培训目的。对参训扶贫干部,作为扶贫的中坚力量,主要目的是转变扶贫观念、拓展扶贫知识、提高扶贫技能;对村委会干部,既是扶贫实践者,又是脱贫带头人,主要目的是转变扶贫和脱贫观念、拓展扶贫和脱贫知识、提高扶贫和脱贫技能;对参训群众,作为扶贫和脱贫的主要对象,主要目的是转变脱贫观念、拓展脱贫知识和提升脱贫技能。
(二)依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扶贫培训计划是实现扶贫培训目的的具体途径、步骤和方法,它应由扶贫培训的领导组织机构根据扶贫培训的目的和任务,在进行扶贫培训需求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
1、扶贫培训需求分析。扶贫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扶贫开发分析、脱贫任务分析和贫困人员分析。通过扶贫培训需求分析,从而确定扶贫培训的目的、对象、内容、任务和培训批次。
2、扶贫培训计划制定。一个好的计划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进行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其次是明确培训目的和任务、选取培训对象、设计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批次和时间、选择培训地点、精选培训方法。确保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实用性和严谨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培训内容的实施、培训任务的完成、培训效果的运用。
(三)严格培训管理、强化培训实施。
扶贫培训的管理,主要包括培训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参训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管理、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监督、培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培训内容的规划和设计、培训时间的确定和调节。关键在于参训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管理,特别要注重往返路途的安全管理、培训过程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酗酒、赌博,确保所有要素安全可控。
扶贫培训的实施,关键在于培训内容的实施和培训方法的采用,保证培训对象选取准确、培训时间安排合理、培训内容实施到位、培训方法采用适当、培训教师聘请精选、培训教材准确实用、培训资料整理及时,确保培训效果明显增强。
(四)评估培训效果、设计培训方法。
评估培训效果,主要是对每次培训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培训评估可以反馈信息、诊断问题、改进工作。它作为一种控制培训的手段,始终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确保培训达到预期的目的。
设计培训方法,应根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的不同来精选和设计培训方法,从而确保培训实施到位、培训效果显著。关键还是要让参训人员坚持自我学习(主动培训),不断提高自我生产、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能力,“授之以渔”,这才是扶贫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扶贫培训所彰显的最终效应。
(五)运用培训结果、创新培训机制。
培训结果的运用,关键是培训档案的收集建立和培训成果的跟踪问效,主要目的是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促进培训工作发展,最终目标是转变扶贫观念、拓展脱贫知识、提高脱贫技能。
培训档案的收集建立,主要包括收集培训图文教材、培训课程描述书、培训时间安排表、培训工作记录表、培训人员签到表;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建档立卡——“一人一档、一次一卡”(一个参训人员一个参训电子档案、一次参训一张参训纸质卡片),定期记录培训实效。培训成果的跟踪问效,主要是指培训结束后,通过电话访谈了解、问卷调查收集、实地走访调研和培训对比分析等方式,进行跟踪问效,并记录到培训档案。
培训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是培训结果运用的直接体现,更是每次培训工作的“收官之举”。
作者: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 陈大勇副主任 吴晓笙副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