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诺达非遗巡展:一个汉族姑娘的黎家梦

30.10.2015  09:26

  中新网海南10月29日电(曾小穆)走进呀诺达雨林体验中心,入眼即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展示。只见几排身着特色民族服饰的黎族奶奶专心致志地埋头编织着各自手中的黎锦。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在现在这么工业化的社会,海南还有这么多人身藏着黎族原生态的传统技艺绝活。而在这群黎族老奶奶中,一个面容姣好的年轻汉族姑娘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她就是怀抱黎家梦的汉族姑娘林靓兰(下称“阿兰”)。

  一身质朴的篮彩黎装,并不能掩饰这个汉族姑娘蕙质兰心的独特气质,一眼扫过并排的巡展演示者,阿兰显得耀眼几分。也许是她身上那股与世无争的恬淡,或是于繁忙中不急躁的舒缓,让人无法忽视这个姑娘的存在。至于一个汉族姑娘为什么会和一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起宣传展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还得从一场漂洋过海的爱情说起。

  阿兰并不是海南人,她的家在福建。因为家庭原因自小跟随家人迁家到了海南保亭县。保亭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县,阿兰搬家定居后,就在保亭的黎寨子里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也就是在那高中时期,阿兰和她现在的丈夫相识相恋,俩人情窦初开相许未来,如果不出意外,他们会和很多黎家寨子里的青年一样一直在一起,早早就组建好自己幸福的小窝。但是那一年,阿兰考上了福建家那边大学,她和他只好隔海相望等待着彼此。

  都说海南黎寨从不缺少浪漫的爱情故事,毕业后阿兰漂洋过海义无反顾地回到海南,在21岁那年嫁给了她的黎家爱人,一段美好的黎家情缘就此传为佳话,阿兰也由此开始了她的黎家梦。

  因为要做黎家的媳妇,结婚仪式要按黎族传统婚礼操办,可阿兰是汉族姑娘,家里父母并不会亲手给女儿编织黎族嫁衣。好在阿兰贴心的婆家很体谅对方的难处,作为海南省非遗黎锦传承人之一的婆婆黄桂琼,亲自穿针引线为阿兰赶制精致黎家嫁衣。

  在呀诺达巡展演示时,阿兰穿的正是她婆婆给她编织的裙子。“黎锦编织很辛苦,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腰要挺直头要低垂,脚撑竹架双手来回不停拨弄,一条好看的黎锦要织将近一年才能完成,技术精湛的奶奶们编织最快也要一两个月。”说起自己的嫁衣,阿兰对婆婆满是感激。可以看出来她现在生活很幸福,说话的时候脸上不时浮现甜蜜的笑容。

  现如今,阿兰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涵涵已经六岁了,是个非常讨人喜爱的小丫头。受奶奶和母亲的影响,涵涵现在也已经是个“黎锦小传承人”了,没事在家就自己学着编织简单的图案,“她比我学得还快呢,才教没多久就上手了,我学到现在一年了,还是只会织简单的纹理,黎锦文化博大精深,要精透学习还需要更多时间的历练,女儿对这些很感兴趣,我们会继续让她学习下去。”提起女儿,阿兰不无骄傲地笑着说道。

  在雨林体验中心,坐在阿兰身边的是她的婆婆黄桂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传播者,黄桂琼带过几十个徒弟,她们都和阿兰一样对黎锦有着深厚的情感。巡展过程中,她们带来的黎锦编织吸引了景区众多游人的目光,通过现场观摩,很多游客认识和了解了黎族这一传统绝技,但这只是黎锦文化传播的一部分,身为省级黎锦传承人,今年52岁的黄桂琼对黎锦技艺的传承有着自己的看法。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黎族青年走出村子,宁愿打工挣钱去买黎锦也不想传承我们的黎锦编织技术,但现在政府越来越重视我们的黎苗文化,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巡展演示,不少年轻人慢慢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愿意跟我们学习黎锦编织,现在村子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这门技艺,我们很高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欢黎锦,传承和发扬我们的黎苗文化。”黄桂琼说道。

  10月29日,离保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呀诺达站巡展截至日期还有一天,阿兰和近百位黎苗文化传播者仍埋头引线、细致认真地在呀诺达演绎着黎苗传统技艺的奇妙。我们相信,在她指腹间游走的不只是那一根根斑斓的彩棉,还有她心中对传承黎族传统文化愈加强烈的情感和梦想。

  黎锦,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产于海南岛的黎族居住区,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服饰异彩纷呈,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古称“崖州被”)等,用黎族织锦和单、双面绣布料制作的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穿上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润方言区黎锦的裙子是所有支系的筒裙中最短,可以说是最早的超短裙。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