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评论员5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2.06.2018  10:43

 

海南日报评论员5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不能“松口气”“歇歇脚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谈①

 

读过历史的人,大都听说过“曹刿论战”的典故。危急之下,弱小的鲁国何以打败来犯的强大齐师?机智的曹刿一语道出其中缘由——“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领军打仗气可鼓不可泄,必须一鼓作气、一气呵成,这样才能坚定信心,激扬斗志,取得最终胜利。领军作战如此,脱贫攻坚亦如此。

脱贫攻坚是一项极其重要、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建设自贸区(港)的重要前提和底线目标,我们必须将其如期完成。而同时,脱贫攻坚又是一项持久战,其间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以我省扶贫工作为例,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其中一些多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解决起来绝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再则说,产业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群众素质的提升、农村环境的改善等都需要一个过程。这决定了脱贫攻坚工作不干则罢,一干就要必须一鼓作气、一干到底。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严峻的形势,倘若我们扶贫紧一阵、松一阵,一味走过场、搞形式,就会造成宝贵扶贫资源的浪费,就会导致脱贫再返贫现象的发生。事实上,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多有发生。例如,每逢上级检查或考核,一些扶贫干部便搞集中攻坚,扶贫工作做得轰轰烈烈,而一旦检查结束,扶贫干部便懈怠下来,工作力度大不如前。这种“运动式”扶贫与中央精神相背离,与百姓期待相违背,必须从严杜绝。

将扶贫一抓到底,要抓好“关键少数”。大海航行靠舵手,如果说连“关键少数”都没有足够的定力,扶起贫来朝三暮四,又怎么能够上行下效,带动更多党员干部撸起袖子一干到底。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端正态度,作出表率,对脱贫攻坚工作给以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同时,我们要完善考核机制,经常“回头看”,通过从严问责追责、媒体曝光等方式,倒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抓脱贫攻坚这根弦。

老话说得好,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精准扶贫不是一场“运动”,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倘若我们“松口劲”“歇歇脚”,心存懈怠,就会像老话说的那样走下坡路,就无法兑现“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所以说,我们必须保持足够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用更加严实的作风、更加精准的措施,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直面问题 立行立改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谈②

 

某种程度上来说,脱贫攻坚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准、越快,扶贫成效就会越实、越好。

春秋时,蔡桓公体内有疾,扁鹊及时提醒,“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蔡桓公不予理睬。居十日,扁鹊复见,“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蔡桓公依然不予理睬。再过十日,扁鹊复见,“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蔡桓公依然不应。随后,扁鹊其人已找不到,蔡桓公不久因病而终。这则故事对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颇具借鉴意义。脱贫攻坚必须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立行立改,万不可讳疾忌医,养痈遗患,酿成更严重后果。

直面问题,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整天坐在办公室,发现不了问题;光读文件、报告,也难发现问题;身不进村、脚不沾泥,很难找准问题。聚焦问题,发现问题,必须扑下身子、沉入一线,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感知。当前,我们的扶贫工作问题不少,如识别帮扶不精准、资金项目管理不规范、内生动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脱贫成效,必须及时解决。而具体到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问题往往又不一样,需要扶贫干部下大功夫,因地制宜找准症结所在。

有问题不可怕,关键要敢于正视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扶贫过程中,倘若我们心存畏难情绪、投机心态,看到问题就绕道走,碰到矛盾就缩手,能推就推,能躲则躲,那么,我们何时才能完成全面脱贫这一重大任务,又如何才能兑现“不落下一个百姓”的庄严承诺?掩盖问题、回避问题,非但于脱贫无益,到头来,还会因为扶贫不力、进展缓慢、影响工作大局而被约谈、问责,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怎么办?唯有紧盯问题,不解决不罢休!

直面问题靠勇气,解决问题靠能力。要想拔掉“穷根子”,就得开对“药方子”。面对扶贫问题,如果只是关起门来搞调研,乱拍脑袋,空喊口号,其结果只能是高射炮打蚊子,大而无当,徒劳无功。扶贫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一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朝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现场去调研,实地去分析,既要积极主动向人学,又要因地制宜找症结,举一反三,认真研究,用务实管用的举措把问题解决好。

当然,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不能自说自话,更不能成为工作总结时的自我表功。而要多问问群众的感受,让群众来评价。问题、困难有没有解决,日子有没有越过越好,要与群众一起算账。如果群众不满意,有怨言,那就要再接再厉,继续发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如果群众满意了,说明我们的扶贫工作有了起色、成效。问题解决了,群众认可了,我们又何惧别人挑毛病,又何惧各类扶贫检查?

 

带着感情驻村 扑下身子干事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谈③

 

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脱贫攻坚好比是“炼丹炉”,检验着干部作风、态度和能力的成色。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种体验,一提起爬山,就会觉得很累,倘若肩头再加上百十斤重担,恐怕更没人敢言爬山。不过,有一种职业对此却毫不畏惧,那就是搬山工。肩扛重担,拾阶而上,本已是极艰难的事,而每天还要于山上与山下之间往返数次,岂不是难上加难?可搬山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山下山。他们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敢于扑下身子扛担子,用双脚磨平坎坷,为群众提供便利。脱贫攻坚担子很重,同样需要这样的劲头,需要干部们带着感情驻村、扑下身子干事。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扶贫有没有感情,关键看行动。有些人嘴上常说着“感情”俩字,可真正需要行动的时候,却是“大象的屁股”,任谁也推不动,或者像旋转的陀螺,抽一下动一会,不抽马上懈怠下来。对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有认识没决心,有态度没行动,有能耐不担当,扶起贫来,脚不沾泥、身不入村,这都是对工作、对群众冷漠“没感情”的体现,都是伤民、害民的做派。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容不得这样的害民之举。

事实上,省委书记刘赐贵多次强调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把话说得很重——“工作不力的班子抓紧调整”“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并不予重用”……这意味着,遭受惩罚的将不再局限于吃拿卡要、徇私舞弊等违纪违规干部,还将包括那些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不会作为者。这体现的正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态度。压力之下,扶贫干部要积极行动,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身子扑下去、把力量沉下去,用超常规的抓法把扶贫工作做好。

心头有感情,行动有力量。“带着感情驻村”,就是要心系事业、脚下有泥,把群众当成亲人,把扶贫当成自家事,经常走到田间地头,坐到群众中间,与群众拉家常、诉苦衷、掏心窝、递真情,进而深入了解致贫原因,努力群众激发脱贫动力,真正解民忧、解民难;“扑下身子干事”,就是要不惧艰难,敢闯敢干,针对脱贫中出现的问题,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因地制宜找良方、寻良策,力争用超常规的方法,把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为官避事平生耻。脱贫攻坚是一项必须完成、无路可退、容不得半点松懈和麻痹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本该讲奉献、显担当的时候,倘若遇事避重就轻、得过且过,必然为群众、为历史所耻笑。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们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既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为民情怀,也要有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的坚强韧劲。带着感情,心头就有了动力;扑下身子,做事就有了方法。心头有劲,做事得法,我们何愁不能开辟脱贫攻坚新境界?

 

从根子入手 从源头着手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谈④

 

脱贫攻坚工作决不是一蹴而就能够解决,而是要从根子入手、从源头着手,重视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只有基层基础工作抓好了,脱贫攻坚的效果才能牢实。

大家都听过空中楼阁的寓言故事,有一个富人看到别人家有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高大富丽,心里很羡慕,便找来工匠决定自己造一栋。当他看到工匠在地上垒砌砖块,便很纳闷地问工匠想干什么,工匠告诉他“先做底重”,他却说“吾不欲下重之屋”,工匠惊讶地说“何有不作下重而为第三重者?”所谓高以下为基,没有牢固的基础,哪有万丈高楼平地起?

脱贫攻坚工作同样如此,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对于脱贫攻坚工作而言,开展全面调查、排查工作就是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基础,如果这项工作出现偏差,就会造成漏评、错评、错退等问题,从而影响精准帮扶的成效;而志智双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使贫困户能够“自我造血”,就是脱贫效果可持续的基础……只有我们从根子入手,从源头着手,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工作的基层基础,才能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从根子入手,就要夯实基础,磨好砍柴刀。扶贫工作最忌扶贫干部出人不出力,作风虚浮,“蜻蜓点水”“拔苗助长”,致使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使扶贫效果停留在表面,这不仅会制约脱贫攻坚的工作进度,还会使脱贫攻坚的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我们从根子入手,夯实基层基础。一方面,我们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基层扶贫一线的力量,并充分调动扶贫一线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其精准扶贫的工作能力,避免基层不牢影响脱贫成效;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最基础性的工作入手,着眼于细节,找准发力点,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阶段的工作,避免扶贫措施不牢,导致错评、漏评、错退、返贫等问题。

从源头着手,就要对症下药,打蛇打七寸。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扶贫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因人、因地、因村找准贫困的症结,做到精准扶贫,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如果我们在贫困对象的核实、甄别上“差之毫厘”,脱贫成效就会“失之千里”;如果我们在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以及贫困对象的培训上不够精准,脱贫工作就会踩不到“鼓点”上,不能“授人以渔”;如果我们的帮扶措施不能因人、因地、因村制宜,只是生搬硬套其他地方的经验做法,就很难帮到点子上,甚至还会帮倒忙……只有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确保长效脱贫,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动。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我们集中人力、财力、精力,从根子入手,从源头着手,夯实脱贫攻坚的基层基础,精准脱贫,才能蹄疾步稳,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扶贫谋长远 脱贫可持续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谈⑤

 

脱贫攻坚方向何在?表面上看,是为了提升收入,让贫困户远离贫困线,而究其本质,则是为了赋予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些地方扶贫取巧,发放扶贫物资,上马“短平快”项目,扶贫工作很热闹,百姓脱贫也很快,可不久又出现返贫现象。何以如此?靶子打偏了,扶贫变成了单纯寻求贫困户收入的增长,而忽视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这不是“真扶贫”。“真扶贫”应抓在根子上,既要提高群众收入,又要提升群众能力。

方向不同,思路也就不同。倘若一心只想着提高收入,工作起来便会陷入方式单一、操之过急的窠臼,或者将扶贫物资一发了之,或者一味上马“短平快”项目,抑或对产业扶贫盲目跟风,结果虽能收取一时之效,但终难持续长久。收入的一时增长易,能力的不断养成难。瞄准能力发力,就要谋之长远,对扶贫物资,心头所想不是怎么发下去,而是如何利用好;对扶贫成效,不单单要看收入多少,还要看学到了什么,只有如此脱贫才可持续。

扶贫谋之长远,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人们常说,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贫困户懒散、没干劲,那么,再多的物资帮扶,再好的扶贫项目,恐怕也终难奏效。政府的帮扶只是外力,要想根本脱贫,关键还要靠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扶贫干部要通过“智志双扶”,激扬贫困户知不足、学本领的斗志和干劲。现实中,一些贫困户不仅自己脱贫,还能带动别人脱贫,因为他们有着不甘贫困、努力进取的劲头。

扶贫谋之长远,要善打“组合拳”,做好“结合”文章。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独抓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形成强大带动力。因此,扶贫工作、扶贫项目要注重协同性、系统性。就海南而言,我们要推动脱贫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文明大行动等工作相结合。做好“结合”文章,可以全方位提升群众发展能力,可以拓宽增收渠道,可以变田园为公园、变村庄为景区、变民房为民宿,进而实现长久稳定脱贫。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第一民生工程,作为一项必须完成、无路可退的重大政治任务,脱贫攻坚的推进更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万不可为了挣面子、谋位子而急功近利,只顾眼前,扶贫紧一阵、松一阵,酿成脱贫又返贫的尴尬悲剧,这不仅浪费扶贫资源,还会挫伤贫困户脱贫信心,甚至影响政府形象。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战略定力,深思熟虑,稳步前行,既解决眼前困难,又着眼长远,着重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长远可持续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