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不好 市场主体说了算

25.01.2021  09:53

        原题:省政协委员就创一流营环境建言献策——

        营商环境好不好 市场主体说了算

        创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必答题。如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

        在今年省两会上,“营商环境”受到与会代表委员的关注,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话题。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海南中视集团董事长刘文军,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海南信源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召华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海南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优服务

        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吸引企业来投资、人才来创业,除了有机遇、有平台、有市场,还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最真实、最客观的反映应该来自企业家、创业者的直观感受和切身体验。”黄召华说。

        黄召华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海南整体营商环境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与建设高水平自贸港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在“服”字上下更多功夫,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这对公职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管得过多、过细、过死等现象。人人怕担责,造成许多事项都“卡”在审批上。”黄召华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要重视提升公职人员的担当意识、服务意识,让他们打破常规思维,从原来的注重管理转向注重指导和服务,优化审批流程设计,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而不只是简简单单地照章办事,“简单来说,就是要想方设法让企业把事办成。”

        “在海南,一些地方建立了行政审批‘容缺+承诺’机制,明确在企业主要资料齐全、次要资料暂缺的情况下,根据申请事项的条件分类实行‘容缺审批’和‘容缺办结’,像这类为企业着想的做法值得推广。”黄召华说,对市场主体来说,享受一次高效便捷的流程、一次优质到位的服务、一次及时有力的帮助,胜过千言万语。

        建机制

        引导鼓励商协会参与营商环境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构建“市场主体说了算”、企业等服务对象全面参与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刘文军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要赋予行业组织更大的自主权,发挥其在市场秩序维护、标准制定实施、行业纠纷调处中的重要作用,“在营商环境建设的进程中,以商会、协会为代表的行业组织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刘文军建议,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将商协会纳入营商环境建设的总体格局,让其发挥建设主体作用,激发商协会的参与热情和内在动力。例如,出台与营商环境相关的法规政策,应当主动听取商协会的意见;制定涉及行业发展和企业权益的政府规划、公共政策、技术标准等,应主动邀请商协会参与。

        “此外,还应鼓励商协会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刘文军说,商协会会员众多、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营商环境是否改善,商协会最有发言权,“建议支持商协会开展行业或区域营商环境评价,定期请商协会为政府各职能部门评议打分,评议结果与主要领导的工作绩效挂钩,经评议问题突出的要启动问责机制。”

        黄召华也建议,可以参照海口12345服务热线的经验,成立一个面向市场主体的优化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平台,专门受理与营商环境有关的投诉和建议,对于企业的反映、投诉和建议,做到有问必答、有议必复、有诉必查。

        促公平

        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一流的营商环境下,不同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经营者应该享受同等待遇,公平参与竞争。”黄召华认为,对不同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区别对待,既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又降低了交易效率,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以来,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经济主体进入海南,国企、民企、外企、中外合资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同场竞技,公平的竞争环境一定是大家最为关注的营商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消除这种‘身份’歧视是摆在政府和企业家面前的一个难题。”黄召华表示。

        黄召华了解到,一些发达的经济体都把公平竞争当作营商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或设立了相关的机构,“例如,新加坡就有公平竞争委员会和《公平竞争法》,香港同样也有类似的法律和机构。”

        因此,黄召华建议,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海南应设立公平竞争局,根据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法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消除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所有制歧视问题,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