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天价考研保录班:学费20万元左右 老师来历非凡
CFP供图
大学毕业3个月了,陈潇的学习状态却比在校时好了很多。
这间20来平方米的长方形自习室里,摆着9张木制课桌,每张桌子能坐两人。其中一张的边角上,贴着“陈潇”两个字。
陈潇,河南某高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如今是这间自习室里“最贵”的学员,学费25万元。班上其他10余名同学,学费也在20万元上下。这间自习室是考研培训机构宣传为“保录班”的教室。
多家承诺保录的考研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费之所以达20万元,原因之一是能够进行系统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复试会牵扯到对院校相应的公关”。
保录承诺的背后,是庞大的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1994年,10万人左右;2014年,172万人。这一数据20年间只下跌过两次,但全国的研招计划增幅已连续3年放缓。
天价保录班,在以往众多媒体报道中,已成众矢之的。媒体披露,这些保录班的运作模式普遍是,声称拥有独到的人脉资源,可以接触到命题教授、面试考官,借此吸引考生并收取高额费用。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以学生身份探访北京多家培训机构的保录班时看到,白与灰的规则交织作用在几乎每一个学员的身上,他们勤奋,对应试顺从,对潜规则默认与期待,对未来迷茫和憧憬……
为了一次性“上研”
陈潇是一名“二战者”,本科毕业于河南某民办大学。2014年,她向北京市海淀区一所985院校发起冲刺,遗憾地倒在了考研的初试线上。
“各种资料跟不上,复习也没有方法。今年一开始我就想报个补习班。”陈潇来这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考研机构看了3次。第一次,她一个人;第二次,她和姐夫一起,随后回家和父母商量。“一开始我想报‘保过’,后来老师跟我说直接报‘保录’吧。我爸说,你自己决定。”
“保过”、“保录”,一字之差,价格差几倍。“保过”指的是经过训练,保证能通过初试线,收费七八万元;“保录”则是保证最终被录取,收费25万元。
最后一次,父亲陪陈潇作出了报保录班的决定。
“觉得挺贵的,人家打的牌子就是高端班,高端不就是砸钱嘛。”陈潇的家里做点小生意,还有个弟弟在读中学,其实并非富贵人家。
负责接待咨询的工作人员马明,比应届大学生大10岁左右。她说,报班者要接受一份测试,主要内容是政治或英语,之后转交给机构的教研老师,以评价学员的基础。
“有些学生基础非常好,可能在总定价上会少5000元~1万元。有的学生特别差,老师觉得需要增加‘一对一’的课时辅导,费用会更高,但幅度估计也就在1万元以内。”马明表示,价格是因人而异的。
除此之外,报考的院校、专业也成为定价的关键因素:985院校最高,211院校次之,普通院校更低一些。
6月,陈潇走进了保录班,这个时间比刘伟晚了4个月。刘伟在今年2月放下学校全部的事情,成为保录班今年的第一个学员。
“学校有课,同学在毕业实习。我和学校说,我患有很严重的病,没有办法去那边实习。”2015年毕业的刘伟用“表演”形容这次撒谎,他从大二起就决定报班考研,“为考研,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记者注意到,的确有一些学员和刘伟一样是逃离学校来上保录班。
“学校上一个月还有课,我是上完课才来的,学校没啥事了。这还得两边跑。我感觉自己复习的效率不是很高。”9月底,在母亲的陪同下,一名就读于大连某高校的女生来到保录班,“考研同学基本没有在学校学习的”。
另一家考研机构,把保过保录班开在了北京市昌平区的大学校园。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已招了大约100名学员,编成4个班级。
这家机构的价格便宜许多。高泽是今年3月报名的,目标是河南郑州的一所大学。他交了6万元学费,隔壁班年纪最大的学员已经有30岁。
相比其他学员,高泽的社会经历可能是最丰富的。他原是专科生,后来考上专升本,但大学期间还在社会上工作。今年,高泽本科毕业,作出了辞职考研的决定。
“感觉这社会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工作生活其实挺难的。考一个研究生,对以后发展好。”高泽的家人也鼓励他考研,“上班挺累的,我基础比较差,不学考不上”。
这也是大多数人选择考研的原因。据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统计,在考生报考研究生的各种因素中,以增加就业竞争力为目的考生占比最多,达到39%。
其余几种常见理由,还有“学术型”,希望走读硕、读博的学术路线;也有“延缓型”,暂时不想工作,或是工作后觉得生活不理想,借考研暂避锋芒。另有同学坦言,考研是为了“去个好点的地方”。
无论考研的原因是什么,所有学员来到保录班的目标几乎一致:一次性“上研”。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