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照相馆里的中国情人

03.08.2014  14:21

   新华网北京8月2日新媒体专电(苑苏文 高杉 刘诗蕾)在彩色照片技术尚未传入中国的1946年,一对刚订婚的新人从中国照相馆取得了一张利用上色技术制作的彩色合影,照片中的两人把头靠在一起,脸上蒙着一层幸福的红晕,女孩的红嘴唇、绿色的丝绸旗袍质感十足,变幻的光影犹如油画。

   光阴流转,近70年后的今天,当上色技术、暗房修片被数码相机和电脑软件所取代,中国照相馆拍摄出的新人却还是那个模样。

   8月2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位于北京王府井的中国照相馆被前往照相的新人填满,在摄影师的镜头中,这些新人头靠头,身后的红色背景在脸上映出一片红晕,与70年前的新人拍照姿势相差无几。

   “当你拿到印着‘中国照相馆’标识的纸质照片,你就会明白那不仅仅是一张照片。”中国照相馆85后摄影师鲍晨说。

   中国照相馆的“红色背景”

   几乎所有的结婚证件照背景都是红色,但其实这并不是强制规定,而是出于中国人对红色“喜庆”“大气”的偏爱。最早在拍摄结婚证件照时使用红色的,就是中国照相馆。

   中国照相馆工会主席高里奇回忆,在民国时期,结婚证上是没有照片的,到后来,结婚证上是两个人单独的证件照,到了80年代,民政部才要求结婚证件照需要两人合影。

   “当时的人拍结婚证件照首选中国照相馆,所以当中国照相馆率先确定两人合影的背景是红色后,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就被沿袭了下来。”高里奇说。

   他还提到,中国照相馆的“红色传统”不止体现在结婚照的背景上。

   从外表来看,中国照相馆门口“中国照相”四个红色大字的样式从建店以来就没变过,工作人员身上的马甲也是标准的正红色。橱窗里那些著名人物的肖像照,更是引得游人频频驻足。

   但这只是中国照相馆“红色背景”映照在“脸”上的一点红晕,真正的红色是这家照相馆经历的历史变迁。

   创立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照相馆,本是上海滩“十里洋场”最大的照相馆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后,为响应周总理“繁荣北京服务业”的号召,16位中国照相馆的职工带着老婆、孩子以及照相馆里的全部家什,来到了北京。

   迁京后,中国照相馆逐渐成了北京的一张名片。国家领导人、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还有很多名人明星等都曾在这家照相馆拍照。

   “好看”证件照背后的秘密

   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照相馆的红色背景,但每到“情人节”等适合结婚的“吉日”,仍有大批新人前去拍证件照。“我同事都跟我说,中国照相馆拍的结婚证件照比其他地方的好看多了。”刚结束拍摄的顾客王小姐告诉记者。

   何为“好看”?在有着50多年工作经验的中国照相馆特级摄影师解黔云眼里,不是修图修得“千人一面”,而是拍照时,掌握好光线、影调、姿势、神态、构图、层次、质感,拍得不失真,有味道。

   “我们拍证件照基本不修片,可以直接拍得很好看,还能看得出是本人,而不是拍谁都一样。”高里奇认为,小小的证件照最能体现照相师傅们的功力。“拍艺术照像是写散文,而拍证件照是写公文,中国照相馆写的‘公文’不只规整,还能有文采。”

   直到现在,中国照相馆仍然延续“传帮带”的师徒传统。“得二三十年才能出一个摄影师,而要想照出任何一张符合艺术要求的照片,就算有七八年功夫的也干不了。”解黔云说,除了基本功的积累,他还要求徒弟参加摄影竞赛磨炼技艺,平时还要从舞蹈、话剧、音乐剧等姊妹艺术中吸取养分。

   此外,服务态度也是重要素质。“中国照相馆是北京的一张名片,在拍摄外宾的时候,摄影师的一言一行甚至都代表着中国,所以不止要基本功好,为人处世、服务态度也很重要。”解黔云说。

   从最洋气到“最传统”

   高里奇清楚地记得,1956年中国照相馆刚迁到北京的时候,作为第一家能拍成套婚纱照的照相馆,顾客都快把门槛踏破了。

   “当时西方文化主要从上海进入中国,中国照相馆作为来自上海的照相馆,立刻成了京城最‘洋气’的照相馆,每天光婚纱照就要拍200多对。”他说。

   为了提醒顾客自己来自上海,中国照相馆在迁京伊始,招牌上的名字叫作“上海迁京中国照相馆”,其中“上海迁京”用小字号显示。

   解黔云还记得,当时给每对新人拍摄的一套婚纱照共有五份照片,包括男女全身、女全身、男女半身、女半身、男半身。

   在那之后,中国照相馆甚至成了北京的“景点”,“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北京,都要到王府井中国照相馆照一张。”解黔云说。

   但在50多年后的今天,曾经“洋气”的中国照相馆成了“传统”的象征。

   高里奇回忆说,在拍照对于老百姓是奢侈行为的年代,许多家庭都有每年光顾照相馆拍全家福的习惯,而在孩子满月、结婚等重大时刻,人们也会选择到照相馆留影。

   这些在现在年轻人眼里逐渐变成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年轻人知道中国照相馆的越来越少了,现在都人手一部手机,随时可以自拍,已经没有对纸质相片的情感了。”中国照相馆的“年轻一代”鲍晨说。

   不过,拍摄婚纱照仍然是年轻人群体中的潮流。被打上“传统”烙印的中国照相馆在这方面遭遇了港台风格影楼的冲击。

   “港台风格影楼在形式美上做得比较到位,但是照出的婚纱照没有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品位,没有品位的照片就只能是一时的美,当时看着挺漂亮,但之后看着就没味道了。”说起受年轻人追捧的时尚影楼,解黔云有些不服气。

   鲍晨对此表示赞成,“其实年轻人里还是有很多人怀念中国照相馆那种有基本功、不失真的照片的。”他为年轻人辩解道。

   今年初,为了“主动走向年轻人”,鲍晨创立了中国照相馆的官方微信服务号,据他透露,在他推送的所有内容里,转得最好的是母亲节和儿童节当天发布的打折活动。

   “在母亲节和儿童节两个节日当天,有特别多年轻人带母亲和孩子来拍照,年轻人把来这里照相当成他们家人表达爱的方式,这是传统理念的新传承。”他说。

   鲍晨很认真地说:“在我们年轻人心里,中国照相馆的照片并不只是一张照片,而是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