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缩陆生”传闻令台湾紧张 私立大学受到冲击

07.06.2016  10:26

  民进党上台后,陆客赴台观光人数大幅减少,6日又传出陆生来台就学或交流名额也遭限缩,引发高教业者紧张。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私立大学校院协进会”6日内部传一条短信称,“近来报道陆生来台一事,应该对我们有影响,只是现在各省还没完全同调,据称是中央交给各省根据以往交流经验各自判断决定。陈振贵校长(台湾实践大学校长)所提的山西省可能是全面暂停,至于学位生,目前了解仍是维持原状,至于交流跟研修生,可能会限缩,我们各校有必要跟对口的学校查明,下学期如何处理,目前没有统一的做法,仅供大家参考”。有报道称,申请来台交流的陆生透露,某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已下令暂停办理陆生赴台的审理、批准作业。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的一名教师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连续五六年与台湾的大学都有合作,但去年短期暑期团就没派,交换生有,今年还在考虑中,因为所有项目包括暑期项目还有交换生都需要省台办批。现在政策不明朗,处于观望状态。

  对于限制陆生的传闻,台“教育部司长”李彦仪6日称,目前没有接到大陆官方的信息,陆生限额仅止于传闻,新当局上任后陆生政策不变。一些绿营人士并不在乎。“太阳花学运”头目林飞帆6日称,大陆学生来台,姑且不论其身份背景,相信对于台湾都有一定的观察和理解,如果上述消息是真的,“代表中国将错失在此刻重新了解台湾的绝佳机会”。

  岛内私立大学则很紧张。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称,学校长期和江西财经大学合作,连续7年举办“台湾暑期研习营”,今年突然停办,原本预定4名交换生也无人要来,推测与大陆地方教育厅等单位觉得“氛围不对”有关。刚到北京开完研讨会的台湾义守大学校长萧介夫称,可以感受到大陆已经出现“上面政策不明确,下面只能观望”的气氛,导致新学期不仅交流学生人数骤减,且只得延缓报名时间到9月,原本将和厦门合作开设新的“三加一专班”也突然喊停。大叶大学校长武东星则表示,台湾的大学不应该自己吓自己,而且两岸交流一定要平等互惠,不该只是单边寄望大陆给台湾什么好处,把陆生当作生源依靠,“对两边都有好处才做得久”。

  也难怪台湾业者紧张,最新数据显示,5月陆客赴台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5%,其中团客大减31%。受此影响,部分郊区民宿传出关闭或出售。像野柳风景区5月陆客团入园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约2.48万人,平均一天少1000人,创今年最大跌幅;阿里山入园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3.1万人。台湾旅行业品保协会副主委连郁卿直言,陆客团已经少了2/3,若再下降,今年赴台观光可能大减500万人次;有媒体预测台湾旅游业将迎接“黑色6月”。与此同时,蔡英文此前扬言要发掘东南亚和中东旅客来填补陆客下滑的承诺也未能兑现。虽然数据显示日本、港澳、韩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地赴台的观光人数有所增加,但官员直言,少掉的陆客根本不可能从其他旅游市场补得过来。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算了一笔账:假设陆客一年减少100万人次,按有关统计他们平均日消费232美元、平均消费六七天计算,今年恐怕台湾少赚450亿元新台币的观光收入,对GDP会造成0.32个百分点的冲击。

  岛内舆论认为,陆生限缩传言的出现是受到大陆“听其言观其行”政策的影响。6日,“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邀请台“国安局长”杨国强、“国防部长”冯世宽等进行报告。据中央日报网络报报道,“国安局”的报告认为,两岸情势进入观察期,大陆以“没有完成的答卷”回应蔡英文就职演说,认为“有所靠近(九二共识)、回避实质(两岸一中)、有待观察(听言观行)”。但大陆的评论措辞转趋强硬,要求“两岸同属一中”是必答题,背离一中台海将紧张动荡,“显示现阶段在两岸缺乏信任的基础上,陆方对台是观行重于听言”。面对这样的情势,“国安局”认为,台湾仍应秉持“沟通、不挑衅、零意外”的原则应对,并寻求建立两岸互信与沟通桥梁,以促成两岸交流协商恢复常态。台湾“国防部”的报告也提到,大陆就两岸问题多次表达针对性言论,日前再次提出对台湾采取“政治上分化、军事上威慑、经济上融合、外交上布局”等作为,凸显大陆采取多样化手段,“期迫台湾在两岸关系发展上依其规划而行”。

  台湾大学教授张亚中认为,蔡英文想同时讨好“中华民国”、民进党与大陆三方的做法,注定不可能成功,只有放弃民进党原有的“台独”,停止“去中华文化”,重新接受“两岸关系非外国关系”定位,才有可能解决她未来4年的执政困局。张亚中还说,在野党可以有自己的主张,这是言论自由;但执政的政府必须符合“宪法”,“这是对宪法的基本忠诚,也是作为领导人与执政者最根本的道德”。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陈明宇 环球时报记者 屠丽美】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