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需打好组合拳
精准扶贫需打好组合拳
■ 侯小健
陵水黎族自治县今年设立夜访制度,要求所有县级领导每月必须到贫困户夜访一次,夜宿农家,以摸清穷底,有针对性施招。另外,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也将建档立卡作为精准脱贫首场战役,迈入扶贫大数据时代。这些都是精准发力拔“穷根”的妙招。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就扶贫开发提出的新战略。众所周知,扶贫是项系统工程,重在创新思路,挖掘“金点子”,打好“组合拳”,精准发力,实行“扶志”、“扶智”齐抓,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双管齐下,形成扶贫合力。扶贫就如同给病人诊病,医生看病先从“把脉问诊”做起,号准“病根”,然后“对症下药”。精准调查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目的就是全面摸清贫困户“家底”,切实解决好“扶持谁”、“扶什么”和“怎么扶”的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当其冲是要解决贫困户的思想问题,换言之,就是“扶志”。思想上的贫困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要想让贫困户脱贫,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扶志”,才能“授人以渔”,要从思想上扶、精神上扶,激起贫困户的精气神,由过去的“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扭转过去被动扶贫的局面。
有志亦需有智。常言道: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治愚”和“扶智”,根本手段是发展教育,实行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精准扶贫,就是要打好“组合拳”,不仅要做到项目扶贫、技术扶贫、资金扶贫,更要做到政策倾斜扶贫、精神慰藉扶贫、思想教育扶贫、环境改善扶贫、教育均衡扶贫,这正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本报记者部记者)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6年5月30日 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