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如何严管队伍:军费投入须注明战斗力贡献度

03.11.2014  13:25

  导读:刚刚过去的一周,将会在解放军军史上增添新的一笔。军内最大的“老虎”徐才厚被宣布移送审查起诉,紧接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回到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要求彻底肃清徐才厚案的影响,加强军队中高级干部管理。实际上,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军队越来越收紧各项管理,出台各类规定、命令:部队装备要推行竞争性采购,部队公务车要用国产车,多占多购的住房强制清退……

  内部人士指出,这些均是部队以法治思维加强自身建设的有力体现。

  管钱

  军费投入须注明战斗力贡献度

  10月26日,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部队全面推行军费绩效管理工作,将绩效理念贯穿于军费分配、使用、监督各个环节,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强化经费支出责任,切实落实“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要求,确保每一分军费都用在刀刃上。

  消息称,今年在总部和军区层面选择训练模拟器材、医院财经管理等5大类项目进行评价试点,到2020年全面推开,构建起科学合理、配套完善的军费绩效管理制度机制。

  总后勤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事业经费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细化了推进事业经费绩效管理的方法步骤:2014年开展训练模拟器材、铁路军专线大修改造、医院财经管理等绩效评价试点;2015年至2017年,按照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办法,拓展运用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摸索规律,健全完善运行机制;2018年至2020年,固化试点成果,出台制度办法,严密组织实施,全面推开事业经费绩效管理。

  《指导意见》指出,军费安排的每一项投入,都必须按预算项目申报绩效目标,制定具体量化的事业建设标准、技战术指标、预期成果效益、成本费用水平以及对战斗力保障力生成的贡献度等。

  事业建设任务完成后,适时成立评价小组,对事业建设成果进行绩效评定打分,形成评价结论,并以适当形式予以通报和公示。对没有实现绩效目标要求、经费使用低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领导和管理责任。

  三次部署全军事业经费管理

  围绕事业经费管理的规定在今年频繁出台。2月,总后勤部印发通知要求总部机关加大事业经费决算管理力度。8月,部队召开全军标准经费供应管理工作会议,建立新的公务事业经费标准,覆盖团以上单位和各类人员。10月,四总部联合颁发《深入推进事业经费标准化建设总体方案》,对2020年前事业经费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落实措施作出全面部署。

  根据方案,在管理标准建设方面,重点是按照节约每一个铜板的精神立规矩。方案要求,根据国家新修订的预算法,修订军队事业经费管理规定,健全完善事业经费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指标,厘清行政消耗性开支和事业建设开支界限,明确哪些钱能花、哪些钱不能花,扎紧编牢花钱办事的制度“笼子”;强化标准执行的刚性约束,配套完善强制性、惩戒性措施,落实管理责任追究。

  目前,全军部队全面推进事业经费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全面覆盖、分级分类、动态调整,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经费标准体系,到2020年前实现标准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支撑手段更加先进的事业经费标准化建设目标。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