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DA的隐形霸权 兴奋剂名单是不是做过头了?
莎拉波娃陷入危机
不是卖新的糖果,不是退役,莎拉波娃的新闻发布会为全世界的人又科普了一种新化合物,米屈肼。肼,联氨,能做火箭燃料的东西啊,当然也能爆炸。
所以,全世界最美丽的女运动员,赚的最多的女运动员就这样爆了,据她自己的解释是,她服用了多年的一种药物内含有的一种物质,在今年1月1日被国际反兴奋剂组织WADA写进了禁药名单中。所以,莎拉波娃就这么完蛋了,要被禁赛了。
这过程听起来很类似,2014年,孙杨也是因为自己吃的一种药被写进了最新的名单里,结果就吃不了了。他没在意,因为他根本不懂那药有什么成分,结果因为中国翻译的药物名单晚了几个月,他的队医就这样挡了枪。昨天你还能吃的东西,今天就成了禁药,这就是当下体育界的草木皆兵。
WADA作为1999年成立的、完全独立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一直维持着公平公正和高大上的态势。虽然在采样过程中不断出问题,虽然在体育仲裁法庭的上他们不断输掉各种官司,但是没有人怀疑他们的权威性。虽然那份禁药名单的小册子越来越厚,对于用药的标准越来越多,比如有的是绝对禁止服用的,有的是比赛期间禁止服用的。但是,禁止又不是绝对的,还有各种豁免,也许过几年,只有乔治敦大学学法律的才知道应该怎么去读那些WADA的文件了。
禁药的门类越来越复杂,除了专业化人员以及对服药有兴趣的人之外,普通运动员越来越难以在这繁琐的药物衍生物中,分辨出哪一种是不能吃的。他们只能求助于队医,告诉他们什么能吃。当然,这种昨天能吃的,今天就可能不能吃了。啪叽一下,上千万美元几百万人民币的赞助可能就这么废了。
运动员都要学会那个全世界统一的计算机系统,登陆上去,报告自己的行踪。
WADA是不是做过火了?
1999年成立的时候,这个机构从国际奥委会拿到了一年2500万美元的预算,而现在,每年反兴奋剂的产业链已经扩大到了4亿美元。和中国反兴奋剂机构由国家拨款,属于2类事业单位不同,在国外,附着在WADA肌体上的有着数目庞大的各种机构和第三方采集公司和人员,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链。采集官员,药剂制造,实验室,印刷品和教育体系,庞大而且有序地开始渗透入体育的各个层面,在很多地方拥有一票否决权。
英国的《卫报》在2011年曾经透露说,为了游说WADA不要将一种药物列入禁药,荷兰的某制药公司花费了上百万美元的游说资金,并且给国际反兴奋剂机构提供各种赞助和便利。这个报道后来被WADA所否认,因为那种物质最终还是被列入了禁药。
但是这件事情也在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非常严酷的食物链。当一种物质被列入禁药后,总有能够替代这种药物的东西被生产出来。新的药物是有自己的专利的,通常更贵,但是需要他的运动员或者必须接受药检的人都必须购买这种药物来帮助自己维持健康。
不在WADA名单上的“清白”类药品就可以获得一种竞争上的优势。
奥运会的清白,由WADA来保卫,WADA是不是也需要一种机制来对它进行检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