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10年杂文首度出版 直击现实自称"病人"

21.01.2015  11:36

  除了严肃的话题,资深足球球迷余华,还在书中写了很多跟足球有关的往事和评论。比如余华在书中还写到他与莫言、刘震云、马原等作家好友在一起的趣事,“1990年的世界杯,我跟史铁生和刘震云,还有莫言,被马原拉去辽宁文学院讲课。我们在那住了好几天,下午就开始踢足球。铁生还当过我们的守门员。

  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到近年的《兄弟》《第七天》,作为当今文坛名字最响亮的作家之一,余华每每有新作问世,总会让文坛掀起喧嚣与骚动,引来无数热议与争鸣。继2013年6月出版小说《第七天》之后,余华又在昨(20)日推出新作——10年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在小说《第七天》中,余华表现出对现实的近距离关注,也引发不少争论。在这本最新杂文集中,余华更是表现出他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可谓是在文学与现实中呼喊。

  关于杂文集/ 直击现实自称是“病人

  在此杂文集中,余华以独特的视角与尖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现实、文学、文化等种种现象乃至怪相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顽疾与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及内的深刻反思,也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飞速发展不断变迁的中国。

  作家余华在现实的呼喊中,我们体察到余华对于当今世界、对于现实中国的热血投入与客观反思。有强烈现实关怀的余华在书中不时提醒自己以及周遭的人们,“我们都是病人,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与其说我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我是在寻求治疗,因为我是一个病人。

  关于《第七天》/用望远镜回应串烧争议

  余华小说《第七天》因对当下现实有近距离的描述,也被一些人视为有“新闻串烧”的嫌疑。昨日,针对一个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应该保持何种程度的关心,怎么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余华也给予回应,“当作家写到当代题材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因为当代社会每一个读者,会把他的经验给予对照,然后衡量作家写得对或不对。写过去的生活的时候,相对就会安全很多。

  “一个作家对他自己生活的环境的反应,这是本能的反应,因为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很难做到无动于衷。但是,当你用一种叙述、小说或者其他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的时候,那就是这个距离很重要了。做一个比喻,当我们手里拿一个望远镜,通过不同的倍数把远的东西拉近看。但是望远镜还有一个功能,可以把近的东西推远了。其实这是两种写作的方式,一般当一个作家写那个久远年代故事的时候,要像望远镜拉近了,因为任何一个作家,不管写什么时代的故事,你都会把你对这个时代的感受带到你的写作中去。这个带进去的过程就是把它拉近的过程。但是反过来,像我要是写《第七天》,是要把这个往另外一个方向转,把这个东西推远了。所以,虽然从这个题材上来看是我和现实最近的,但是在叙述的角度,又是最远的那一次。”(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