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会山样本:老乡致富用巧劲

14.05.2015  10:03

以黎苗文化为主题,借农旅融合促农增收,琼海又一“明星小镇”悄然崛起——
会山样本:老乡致富用巧劲

  ■ 本报记者 杜颖 赵优

  “咪哽(苗语:您好)——”游船划经碧波映衬下的会山苗寨时,游客挥手呼喊道。

  “哖嗦(苗语:来吃饭)——”加脑村老农王家泽在岸边翠竹林旁大声地用苗话热烈地回应。

  迤逦的万泉河水经过琼海市会山镇,动人的画卷自然地流泻开来。

  绘满风情的民居、浓翠欲滴的竹海、移步换景的风光、慕名到来的游人……放眼海南最大的苗族聚居区——琼海市会山镇,处处发生着和加脑苗村一样的惊人改变:

  数十年来落后封闭的会山在短短1年时间里实现靓丽转身。5大黎苗村落,乳白与木色相间的房屋错落排列,青石板扑入翠色竹林;镇墟街道两侧,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苗绣图案被鑲画在临街民居立面之上,光彩夺目。

  美,凸显于自然环境,更映在了会山农民的面庞。琼海打造田园城市的发展思路为会山崛起勾勒出了一个新的样本。以“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为原则,借力少数民族特色资源,巧以“四两拨千斤”的规划手法打造出的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让闺中深藏的古寨会山破茧而出,醉了八方游客,富了当地农民。

  如今,这个新鲜绽放的“明星小镇”正张开双臂,向世人亲切地呼唤:“咪哽”!

  走出深闺

  “农信社搬回来了,茶店开起来了,多了旅馆、超市、专卖店,在这里扎根这么多年,数现在的变化最大。”镇干部江峰指着眼前的镇墟激动地说。

  小镇铺设着做旧的青石,街道两旁是绘着黎苗图腾的路灯,建筑立面处处皆可见黎苗风情画,2公里长的主街道似向游人诉说着悠久的故事。

  你无法想象,这里过去异常偏僻,是一个“没有居民的墟”。在这工作20多年的镇长邓运海了解会山的过去。位处琼海南部边远地带,与万宁琼中交界,会山镇墟夹在东平、东太两大农场之间。会山穷,镇里人过去买日用品都要跑去农场集市,久而久之,会山镇墟“”了;

  而该镇周边的广大农村,直至1980年代的黎族苗族老百姓都还在“刀耕火种”,靠种山兰米和打猎维持生活。“2000年时离镇墟20多公里的溪仔,当地农民多数还没见过小轿车。”邓运海说。

  近年来,琼海市新型城镇化道路越走越宽,自博鳌迈步,潭门、中原、万泉、大路等一批“明星小镇”风生水起,“会山农民也得变个活法,不能再‘沉默’下去!”会山镇委书记周坛说。

  怎样找准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契合点精准发力?“会山苗族人口占总数8成以上,是海南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在周坛看来,民族特色,就是会山的最大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小镇的“有且唯一”。抓住这一亮点,会山镇委提出了以深挖黎族苗族特点、集中改造镇墟、推动特色村落为发力点的规划设计,而最终的落脚点是促农增收。

  会山把镇墟改造汇集的500万元建设资金笔笔用在刀刃上,1100米排水管道、800米人行道、30余间临街建筑物立面改造,大到建筑物,小到路灯,无处不体现色彩斑斓的黎苗元素。会山镇农民纷纷说,镇墟人居环境的改善,大大地激活了人气,聚起财气。

  智慧改造

  离会山镇墟不到2公里,美丽苗村——沐塘村委会的加脑村沿崭新乡路的伸展呈现在眼前。一座座白色为底的苗屋外壁,被勾画出一张张惟妙惟肖的巨幅画卷。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一直伸向“朋莱湾”(苗语“约会”),万泉河水就从冠盖亭亭的河滨休闲园林中流淌而过,村中竹园曲径通幽,射弩场不时传出游客的笑声……

  房屋、道路、排水、竹园小景、茶舍、连廊、弩场、农家乐、文化室、旅游服务中心……改造处处“需要钱”,而加脑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却“四两拨千斤”,全部建设仅用了195万元。

  怎么做到的?沐塘村支书王家泽说:“改造房檐的茅草是农民自己从山上背回来的,文化室里所有精品是农民捐的,咖啡屋是用村里富余的竹排搭建的,一点点改出苗寨的味道来!

  加脑村农民的热劲头不是一开始就有。1年多前,听说会山镇要改造乡村,加脑农民第一个“”出来反对:好好的村子折腾啥!“黎苗乡亲过惯了封闭日子。”村民蒋永金说,“但当镇政府帮百姓把村边河滩上堆了几十年的垃圾用50大车拉走时,苗村重现数十年前的美丽河滩,村民们的心跟着亮堂起来,对改造,大家空前一致地投了赞成票。

  科学的规划得以快速推进。村道拓宽,农民二话不说让出自家的槟榔地;文化展室要精品,农民就翻出铝制的手镯、黄猄皮的鼓、祖辈用过的猎枪;村里要建立文明乡村,大家就自发定下村规民约保护环境。

  独特的苗族风情,便利的旅游设施,温暖的服务,令加脑村在网络上一传十、十传百,火了起了。村支书王家泽农闲时当“导游”。“现在不光游客来,不久前村里举办‘长桌宴’,媒体也被吸引来,村里好多乡亲都上了电视!

  促农增收

  “今年春节,我们这个只有120户人家的苗寨迎来1000多名自驾骑行游客。而‘五一’小长假,‘哖嗦’(农家乐)开办了起来,现在是一桌难求。”加脑农民李运坚说。

  俨然,这个有着苗家乐、客栈、露营基地等新概念的村子,逐步开启了致富的新密码。

  规划的力量远不仅此,按照“五色苗乡,天然氧吧”的设计,会山镇提出构建“一环两带三区”,打造一条从镇墟出发,途经中酒、大火、东平水库、牛路岭、加略、溪仔、东太农场的景观带,将沿途特色村落一一串联起来,实现镇村联动,发展旅游。

  旅游是会山农民在家门口就可实现持续增收的基础。在此之上,会山镇帮助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去年以来相继启动油茶、山兰、珍珠柚、黑山羊等种养,以万泉河两大支流打造两条经济风光带,帮助农民吹鼓“钱袋子”:东部油茶经济风景区、中部苗族风情峡谷秘境区、西部热作高效农林风光区,一个个特色区域让“会山样本”越发响亮。

  随着会山黎苗风情镇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以黎苗特色实现增收的农民越来越多。在加脑村,远近闻名的苗绣手陈秀兰最近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尝到了靠手艺赚钱的甜头。“一块头巾300元,一件腰带100元,还不够卖!改造前,我一年卖苗绣只有2000元收入,现在——”陈秀兰乐着伸出4根指头,“4万元嘞!

  为了让越来越多“陈秀兰”们崭露笑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会山镇苗绣园村开辟了30亩苗绣文化产业园,以“政府+公司+农户”模式操作,拓展绣手工艺、苗味特色小吃、苗医苗药等项目,并通过“三月三”等节庆塑造新的黎苗旅游文化产品群。

  美景映着笑容,心中唤着“咪哽”,散发黎苗风情和魅力的会山,此时,等你来!

  (本报嘉积5月13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给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
  “尊敬的纳税人,截至2019年7月申报期,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