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剧青黄不接尴尬渐缓 琼海多地开班授艺

20.11.2015  05:04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

  风光百年的琼剧舞台上,往往只凭一桌二椅、寥寥数人,唱念做打、云步轻移,就将特定的戏剧情景和鲜活人物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此写意的古老艺术,与诗歌、绘画、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通,体现着海南人颇为独特的审美特质。

  日前,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在苏州市启幕。我省琼剧院创作编排的现代琼剧《王国兴》从来自全国各地的148台参选剧目中脱颖而出,成为30台正式演出剧目之一,收获诸多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剧目主演、王国兴的扮演者——省琼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符传杰刚刚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和“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符传杰能够屡获殊荣,得益于长期为他传授琼剧表演技巧的邓成居、胡蝶、李桂琴,以及传授“把子功”技术的郑振发等名师的倾心培养。更重要的是,他在2006年省琼剧院恢复“拜师收徒”传统的第一次尝试中,拜了人称“千面小生”的琼剧表演艺术家梁家樑为师,学到了梁家樑在漫长的舞台生涯中积累的表演精髓。

  “拜师收徒”,曾是我国民族文艺、传统技艺承前启后的必由之路,当“拜师收徒”重新回到百年琼剧间,已渐渐展示出它的影响力。

   溯源

   拜师收徒”曾盛行琼剧界

  绽放艺坛的琼剧奇葩大多有一段艰难的跟师学艺岁月

  “‘拜师收徒’?我1958年入行直到退休,都没有见过正儿八经的拜师仪式,也是2006年自己收徒的时候,才真正走了这些程序的。”如同琼剧表演艺术家李桂琴所说,提到“拜师收徒”传统,琼剧界人士大多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谁都认为“拜师收徒”是我国民族文艺、传统技艺承前启后的必由之路,琼剧当然也不例外;陌生的是,谁都说不准琼剧“拜师收徒”传统始于何时,发展脉络如何,完整的程序又有哪些。

  琼剧史专家周庆辉指出,清朝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他的“红船”粤剧班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起事失败后,清政府取缔粤剧组织、捕杀粤剧艺人,迫使粤剧艺人纷纷辗转来琼,有的在军戏班里客串演出,有的设馆授徒,其中,又以名伶“十五仔”最受欢迎。

  “人们都说,‘十五仔’多才多艺、戏路宽广,既擅长武生,又能反串旦角,既精通打击乐,又能吹奏短管等乐器,慕名拜倒在他门下求学的琼剧艺人数不胜数。”周庆辉说,这波粤剧艺人的到来,不仅带动了传统琼剧转型升级的步伐,也让“拜师收徒”在琼岛各处形成风气。

  翻开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撰的《琼剧亲历见闻录》,记者从多篇文章里觅得当时琼剧界盛行“拜师收徒”的一些踪迹——

  1924年出生的琼剧表演艺术家陈华追随“琼剧宗师”韩文华,自称“老师有空,我就有的放矢地学,老师演出,我就站在幕布边看,学他的唱法、表情、动作……反正一招一式不折不扣地学。日积月累,真的有点像他,故而观众送给我一个绰号——小文华。

  1921年出生的琼剧表演艺术家吴桂喜也曾回忆跟师学艺的艰苦岁月,“练功中最艰苦的就是学‘假小脚’了。穿小脚鞋练习时,老师会在我的脚前后各点一支粗长的香火,脚跟一弯就会被烫到。

  1930年出生的知名琼剧乐师李永盛师承“唢呐王”谭大春,他曾告诉友人:“我同阿公(谭大春)的师徒关系犹如父子之情,开饭时先为他盛饭端菜,演出中为他泡茶、冲咖啡。每当阿公生病,我总是守候在他身边,煮药、煲汤,嘘寒问暖。

  但是,琼剧“拜师收徒”传统究竟起始于何时,没落于何处,记者采访多位资深琼剧表演艺术家和琼剧研究专家,但未能找到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海南的琼剧院团全部停止了创作和演出活动,也是从那时起,琼剧名伶再也不敢大张旗鼓地收徒办班,青年演员也再不敢公开表达对琼剧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拜师收徒”这一曾与琼剧相伴相生的传统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阵痛

  专业演员锐减新品精品难见

  琼剧市场萧条、人才青黄不接,直接导致琼剧事业走向低迷

  21世纪初,经过建省办经济特区后的多年耕耘,年轻的海南省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琼剧演员和观众带来了“利益至上”和“娱乐至死”的不良影响。

  省琼剧院创作研究室原主任符实毫不犹豫地用“低迷”一词形容当时的琼剧事业,坦言由于市场萧条、人心浮躁,潜心创作和表演琼剧的专业编剧和演员数量锐减,琼剧新品、精品难得一见。

  专业演员本就少得可怜,剧院要凑足“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更是不易。符实记得,当年省琼剧院演员排练和演出时,有些时候因为行当不全而不得不“看菜下饭”选择剧目,或者由别的行当客串代替,甚至舍弃此类角色或不得已改动部分剧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目的完整性和专业性。

  为何琼剧人才如此匮乏、行当不全?符实分析:“那些年,观众大多爱看‘生旦戏’,就是情情爱爱、你侬我侬的剧目;演‘生角’‘旦角’的演员又因为唱腔婉转、扮相俊美而更容易为观众追捧,这当然影响了琼剧新人在学戏、演戏时做出的选择,不利于琼剧的全面传承和发展。

  演员质量参差不齐、剧目创作走进瓶颈,这一趋势无法控制,直接导致了活跃在舞台上的大多是业余琼剧院团的演员。在这些人中,甚至有一部分演员日复一日如同“表演机器”一般,把那些“演滥”“演疲”了的陈旧剧目呈现给观众,琼剧艺术的传承却被忽略掉。

  符传杰也收到并拒绝过此类民营剧团的邀请。他担心的是,民营剧团每年接受演出达250至280场,签了合同就要过上“白天睡觉、晚上演戏”的生活,钻研表演艺术的时间和精力就不够了。

  但是,即便符传杰等人坚守艺术理想,还是无法阻止琼剧寒冬的到来。

   破茧

  “新形势”呼唤“老传统

  恢复“拜师收徒”传统,希望以精英人才带动琼剧行业荣耀回归

  低谷的琼剧如何求变、求破、求发展,成为琼剧人迫在眉睫的难点、痛点。

  时隔将近10年,见证了这段破茧历程的符实仍然能够清楚地回忆起,2006年省琼剧院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为指导思想,全面推动琼剧人才招募和培养工作的一系列口号和举措,而令人们最为期待和好奇的是,省琼剧院领导班子决定,恢复琼剧“拜师收徒”传统,以精英人才带动琼剧行业荣耀回归。

  选谁当老师?又该选谁当学生?经过多番研讨论证,梁家樑和符传杰、李桂琴和李丹叶两组人选进入省琼剧院领导班子的视线。

  梁家樑从艺达半个多世纪,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颇有建树,在海南及东南亚国家的琼剧戏迷中很有人气。李桂琴自1958年步入琼剧舞台以来,从艺亦达半个多世纪,是一个舞台上的“多面手”,文武兼备、唱作俱佳,凭借高亢清亮的唱腔同样受到广大戏迷的欢迎。他们二人联袂演绎的《百花公主》《汉文皇后》《七品芝麻官》等剧目被奉为精品,其中的许多唱段成为琼剧史上的经典。

  拜梁家樑为师的符传杰毕业于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当时只有30岁的他在琼剧舞台上已有多年演出经验,凭借《风流才子》《唐伯虎点秋香》《苏东坡在海南》等剧目收获了不少“粉丝”。李桂琴招收的徒弟李丹叶同样毕业于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当时正被选送在中国戏曲学院三年制大专班攻读戏曲表演专业,同样有多年舞台表演经验,是琼剧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人们很难想像,就是这样的“名师高徒”组合,在牵手之初也各有各的担心。

  “他们说我是‘琼剧表演艺术家’,我听了很惶恐。我只是个唱了几十年,积累了一点舞台经验的老艺人罢了。”说这话时,李桂琴还不自觉地连连摆手,“这个年轻人很优秀,我能教什么,我教的对不对,她能不能接受……接到院里让我‘收徒’的通知后,我翻来覆去想这几个问题,很怕误人子弟。

  “拜师收徒”意味着师徒二人的艺术生涯实现接轨,徒弟需把老师的“衣钵”接过来发扬光大。即将拜师的符传杰和李丹叶又何尝不是压力巨大?知道梁家樑腿脚不便,符传杰多次登门拜访,表达了拜师的诚意仍觉“心里没底”,“自小崇拜的名师,真的愿意收我为徒吗?我要是学不好,岂不是会伤了老师的面子、砸了老师的招牌?

  这种紧张一直持续到2006年7月28日,“拜师收徒”仪式举办当天。符传杰还记得,那天他当着梁家樑的面演绎了梁家樑的代表作《张文秀》,“伸出去的兰花指都是抖的,心里像紧紧地绷着一根弦”。

  直到他们单膝跪地,呈上清茶鲜花,恭恭敬敬地叫一声“老师”,在众人见证之下得到了肯定的应答,悬了多日的心才放了下来,眼眶却不知何时已微微热了——这神圣的一刻不仅意味着两对师徒的结缘,更代表着淡出人们视野多年的琼剧“拜师学艺”传统得以恢复,也象征着琼剧艺术的血脉贯通、生生不息。

  人们满怀期待:两代琼剧精英的牵手,将推动琼剧艺术重回巅峰、再创辉煌。

  成蝶

  “拜师收徒”渐成风尚

  跨行当、跨流派、跨剧种拜师学艺,琼剧集百家之长

  “拜师收徒”传统是否仍然适应新形势下的琼剧人才培养需求?检验成果的机会很快来临。

  2007年底,省琼剧院计划将越剧《梅龙镇》改编为琼剧。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陈涣告诉记者,为了保持原剧本的文学高度,编创团队进行了存韵拓腔的大胆尝试,即唱腔依旧是琼剧的唱腔,却突破了传统琼剧腔体限制,不仅借鉴了京剧、昆剧和越剧等剧种的音乐表现手法,还吸收了民歌精华甚至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无疑是对古老琼剧的一次大胆创新。

  担纲重任应该交到谁的手里?省琼剧院的决定是,将饰演女主角“李凤姐”的机会安排给李丹叶,还特别邀请李桂琴饰演剧中“太后”一角,让师徒二人在同台演出中快速实现教学相长。

  于是,在排演《梅龙镇》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李丹叶每天准时来到排练室,在李桂琴逐字逐句的悉心指导下不断刷新对琼剧表演的认知。李桂琴说,“路过排练室的人都在议论,‘李丹叶拜李桂琴为师还是挺有效果的,刚练了几天,唱念做打就开始有李桂琴的神韵了’。

  符传杰也深有感触:“成为梁老师的学生后,我有更多机会跟着他学深、学细、学出原汁原味。经他点拨,我演绎的角色有了质的飞跃。别看我改变的不过是一些细节——水袖怎么打得飘逸、蹉步怎么走得潇洒、唱词怎么咬得精准等等,可就是梁老师对这些细节做到锱铢必较,让我上了学戏、演戏的新台阶。

  “吃螃蟹的人”尝到了甜头,“拜师收徒”的风尚也渐渐拓展到省琼剧院以外的专业琼剧院团,重新成为琼剧精英培养的手段之一:继梁家樑收符传杰为徒、李桂琴收李丹叶为徒之后,2007年,陈进和收吉劲旅为徒,王英蓉收林川媚为徒;2010年,符致椿收张昌义为徒;2011年,陈世文收黄志启为徒……“名师高徒”的组合层出不穷。

  在排演琼剧《海瑞》时,省琼剧院为了让符传杰能够更为传神地表现清官海瑞刚正不阿、稳健洒脱的性格特点,特从广州请来京剧表演艺术家、麒派京剧艺术传人周公谨,帮助符传杰突破多年扮演“小生”留下的思维定式,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老生”表演技巧。

  因戏结缘,周公谨在目睹了符传杰的天资和勤奋之后大为感动,直言“感受到了琼剧艺术的魅力,更看到了琼剧青年演员谦虚好学、吃苦耐劳的的优秀品质”,决定跨剧种收符传杰为徒,“将自己平生所学教给他,从戏曲艺术的台步、形体及演唱等多方面对他进行严格训练,让优秀的戏曲艺术好好地传承下去。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校长陈军见证了这一京剧名伶与琼剧新星结为师徒的历史时刻,“名家收徒是琼剧传统,但跨剧种‘拜师收徒’非常罕见,这样大胆的尝试将有利于琼剧吸收更多兄弟剧种的精华,永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展翅

  扩充琼剧人才储备库

  首批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琼剧表演专业开始招生

  “目前,省琼剧院正努力实施‘人才兴院’工程,充分利用重拾‘拜师收徒’传统、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剧目等渠道储备人才、发展琼剧。”谈到琼剧人才培养问题,省琼剧院院长许振程说,“拜师收徒”传统的恢复让琼剧在保持特色、传承精粹时有了保障。

  对于琼剧发展现状,周庆辉十分乐观,称当下琼剧走进了“最好的时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琼剧作为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凡节庆、公期、红白喜事必演必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据他调查所知,上个世纪60年代,琼剧艺人仅有2000余人,而今这支队伍已经突破万人。

  可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下的琼剧人才培养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首先,随着文化形式的愈加丰富和多元,大多年轻人不愿花台下十年功去换台上一分钟;其次,陈军也说,“大部分家长的观念比较守旧,对‘唱戏’怀有偏见,又因为担心就业问题,所以依然坚持‘孩子能读书就不唱戏’的原则。客观来说,报考琼剧专业的人数和生源质量并不太乐观。

  符实也说,如今琼剧演出市场有90%以上是在农村地区,可当地青少年多数外出就学、务工,无法感受琼剧艺术的耳濡目染,与这门古老的本土艺术不再亲近。

  因此,在这股琼剧复兴的浪潮之中,许振程等人也在冷静思考,这把刚刚重燃的琼剧火炬,下一步该递到谁的手中?要想在中国戏曲版图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琼剧无疑还需注重精英式教育、普及式教育双管齐下,有针对性地扩充“琼剧人才储备库”。

  谈及“琼剧人才储备库”的未来,陈军信心满满:老一辈琼剧艺术家的不遗余力,青年一代琼剧艺人的潜心研习,终将改变当前琼剧教育教师队伍仍薄弱、学生队伍也略显稚嫩的局面。以李桂琴、李丹叶师徒为例,受在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任教的李丹叶邀请,李桂琴每周两次以古稀之躯亲自来到课堂上,与她一起教授琼剧表演技巧,令人动容。

  还有更多力量向这座“琼剧人才储备库”汇聚。今年7月,海南师范大学宣布2015年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戏曲表演(琼剧表演)专业开始招生,将采用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即前3年就读于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琼剧表演)专业,毕业领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经转段考核合格后进入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琼剧表演)专业就读4年,毕业领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凡被该专业正式录取的学生,前3年中职阶段的学费全免,只需缴纳书本等代办费;后4年本科阶段的学费按海南师范大学当年核定的学费标准缴交(可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以及一次性享受5000元的学费补贴)。如此大好政策吸引了年轻一代琼剧表演者、爱好者踊跃报名。“7年后,这一批学生就会成为我省第一批具有本科学历的琼剧艺术工作者。”陈军颇为自豪,在他看来,无论是“拜师收徒”传统的重拾,还是高学历琼剧艺术工作者的开始涌现,都代表着琼剧艺术后继有人。(陈蔚林 见习记者尤梦瑜)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