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黎族村庄发展林下养殖业带动村民增收
中新网琼中10月24日电(记者付美斌)“我们合作社又一次分红了!”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长兴村兴民养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有政高兴地说,经过几年的打拼,硬是将深山鸡鹅变成“金凤凰”,带动一方农民致富。
长兴村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是琼中贫困黎族山村之一,全村168户818口人长期守着粗放管理的槟榔、水稻和山兰稻等传统农业产业过穷日子。
记者从琼中县城驱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穿过一片片树林,行车近40分钟,来到长兴村。放眼望去,长兴村四周山峦叠嶂,如墨如黛,纯净的泉水从山林中汩汩流出。
王有政是长兴村村民,他从散养几百只鸡到上万只,经济收入从几千元到数万元,尝到甜头后,与本村村民商量,以“合作社+农户”模式,于2013年5月,成立琼中兴民养鸡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家禽养殖业,当前已有社员31名,年养鸡数量20000只。
村民王啟文以前没有固定收入,妻子患有精神类疾病,两个孩子都在读中学,家庭非常困难。2016年3月,他成为兴民养鸡专业合作社的饲养员,除了每月领取700元工资外,还将政府扶持的鸡苗入股到合作社,已经累计入股500只,而且他还投入了资金入股。“现在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不仅成为了小股东,我还加入到合作社的管理中。除了种苗、资金入股有分红,还有管理工资领,我一个人就有了三份收益,家庭脱贫完全没问题。”王啟文满怀信心地说。
步行翻过一个小山坳,一片橡胶林下,数不清的花红、黑山鸡和洁白的鹅群在林中觅食,山鸡见有人进入领地,扑腾扑腾往树丛中钻,鹅群嘎嘎几声后,便纷纷逃进附近的水塘中……“我们这个位置属于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22度,由于气温适宜,鸡在舍外活动时间长。”合作社社员王学光说,放养的鸡体质强健,相比圈养的鸡,味道更鲜美。
酒香不怕巷子深。王有政告诉记者,虽然是在深山中,但随着客户口口相传,慕名前来买鸡鹅的很多,有饭店老板,有批发商,还有从海口特意前来购买散养鸡的食客。“有些大单我们根本不敢接,因场地限制和养殖周期等原因,数量供应不上。”
橡胶树是老一辈留下来的,王有政等人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遵循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采取生态放养模式,具有当地特色的放养鸡,在提高农户自身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是对林地的保护。
2016年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长兴村8家贫困户以政府扶持的种苗入股,当上了合作社的股东,一年就达到了脱贫标准。村民盘光青2016年将政府发给他的扶贫款3000元全部投入到合作社中,“今年我都分得两次红了。”
琼中地处海南生态保护核心区,是一个“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民族自治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王啟文、盘光青等贫困户能入伙合作社获得红利,亦得益于琼中率先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按贫困户人均3000元左右的标准,引导贫困户将扶贫资金或种苗折算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保底分红+经营分红”方式,深化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截至目前,琼中共建成234个产业扶贫基地,带动逾5200户贫困户实现“抱团”发展。(完)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