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黄金之地”再生金

20.09.2016  20:34

稻改桑、稻鱼共生,破解“良田低效”困局
琼中“黄金之地”再生金

  ■ 本报记者 况昌勋 通讯员 王丽娟

  旭日东升,山谷清晨静美,棋盘般的田畴中,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一尾尾黄辣丁、草鱼水中嬉戏。“稻黄鱼肥”,中秋时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新平村村民王军站在田中,脱口而出。

  水田,曾被农民称为最金贵的上等好地,却一度成为“鸡肋”。王军说,辛苦种一年的水稻,也就糊口,弃田不种,又觉得可惜。

  如何让全省数百万水田实现“金地生金”?琼中摸索出了有效的经验: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水田种桑,发展养蚕业;另一方面发展“稻鱼共生”项目,扩宽水田收入来源。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王军用水田种养结合,“稻鱼共生”,让水田亩均收入破万元。

  低:水稻成为低效作物

  琼中多山,山谷里一块块平地实属难得,以至于农民将房屋建在山腰,也不舍得侵占半分平地,将水从山上引来灌溉,平地成水田。“平,还有水,肯定是上等好地。”王军说,每到丰收之时,稻田一片金黄,养育村民,水田也被称为“黄金之地”。

  然而,时过境迁,依然只是为农民提供口粮的水田,比较效益逐渐降低。

  “种水稻不赚钱已经很久了,之前政府发动农民在山坡上种橡胶,增加收入,胶价好时,也没人关注水田了。”琼中长征镇烟园村村民蒋启存说,现在橡胶价格低迷,让水田赚钱成为农民的心声。

  良田低效,成为海南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省农业厅统计,全省亩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的产业种植面积达600多万亩,占种植业播种面积的50%左右。

  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教授柯佑鹏认为,海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就是调整产业结构,让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调:稻改桑效益增

  9月12日,蒋启存和妻子王月梅到田里采摘桑叶,剪碎后,拿到150平方米的共育室里,给只有6天的蚕宝宝喂食。今年52岁的蒋启存,没想到生活能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前不久他刚把“高龄”的旧瓦房改建成两层小洋楼。

  “以前种水稻,只求温饱,住楼房想都不敢想。”蒋启存说,改变从4年前开始,那时家里7亩水稻,一年收入不到5000元,但是水田不种水稻,又种什么呢?正好琼中政府推广种桑养蚕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将水稻田改种桑叶。

  蒋启存说:“刚开始养蚕时,技术不好,收入只有一万多元,但是比起种水稻效益要好。”随后,他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养蚕开始得心应手了,现在他种植了12亩桑叶。“10多亩的桑田,每年纯收入有6万多元。

  在发展养蚕业过程中,蒋启存发现,小蚕苗供不应求。于是,今年他花了3个月时间,向县技术员学习培育小蚕苗技术。“今年培育小苗已有4万元的收入了。”蒋启存说,家里还有300株橡胶,因为价格低迷都没有割,但是单种桑养蚕收入已经填补了橡胶价低造成的损失。

  增:一水两用一亩多收

  而在琼中长征镇新平村白鹤二村小组,32岁的王军在政府扶持下,带领15户村民成立合作社,将大处田洋约50亩的深水稻田和被抛荒稻田,进行清淤消毒、加固护坡池埂、整修排水渠道,发展稻鱼共生。

  “简单说就是在稻田里养鱼,实现种养结合。”王军给记者算一笔账:一亩一年大概能养2000斤鱼,按协议价,草鱼8元/斤,黄辣丁15元/斤,以草鱼收入来说,除去成本,一亩收入最低也有16000元。每亩水田一年养鱼净收入4000元。

  王军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有鱼儿在田里,就不会打农药,水稻是原生态的。水稻抽穗长粒时,稻花飘然落入水中,黄辣丁鱼争相抢食,吃稻花长大的鱼也是风味十足,完全可以做出品牌来”。

  (本报营根9月19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