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温把不少人“烧”进了医院 教您几招预防中暑
原标题:烈日炎炎似“火烧”教您几招预防中暑
据海口市气象台发布消息,19日,海口最高温39.8℃(永兴镇),海口站37.8℃,海南气温一片沦陷。昨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在海口各大诊所看到,前来挂吊瓶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大多是中暑所致。海南的夏季将持续较长时间,夏季容易引发中暑,很多时候若不及时救治,中暑也会使人致命。如何预防中暑,商报君有对策。
高温作业要谨防中暑
昨日,记者撑着防晒伞、擦着防晒霜、穿着防晒衣全副武装的来到了海口国兴大道某大型施工地,这里的工人头顶烈日,依然在埋头苦干,头上的汗水流下来浸湿了衣衫。
工人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来这里工作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几天气温的不断升高,让他深深地体验到了海南的热。他说“这热法,就像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受不了了。”
陈先生说,他的一个工友突然感觉头晕不舒服,于是到附近的诊所就诊,医生说他是典型的中暑症状,建议他好好休息,注意防晒。也因为这样,工友们在宿舍都准备了藿香正气液,以防万一。
该工地包工头郑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最近海口气温持续升高,为了避免工人们中暑,他们也做了相应的中暑预防措施,以及为大家提供了绿豆汤等降温食品,随时备有药品。对于预防工人中暑也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
海口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天气太热,自己食欲不振,吃完早餐没吃中午饭就和好友去打牌了,在空调房待了一下午,吹得她头痛胸闷,回到家就呕吐不断。最后去诊所开了药,医生告诉她不能因为天热就使劲吹空调,这样也容易生病。
扒一扒中暑的症状
中暑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人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据海口勋亭路某诊所刘医生介绍,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的症状为: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轻度中暑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说明中暑严重,应紧急处置,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穴。在急救的同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刘医生说,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应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
吃点啥可以预防中暑
绿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消暑、利尿消种、润喉止渴及明目降压之功效,因此,绿豆常被民间用来当作消暑的食品。但绿豆性寒,低血压患者及正逢经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西瓜果肉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但不可长期食用。
鲜藕汁能清热解烦,解渴止呕,若将鲜藕洗净切片,加适量糖,煎汤代茶饮,可以去热消暑,可谓避暑良方。
苦瓜味苦、性寒,清暑涤热,明目,可解毒。若苦瓜汁冰过后,更是消暑圣品,若真的怕苦者可加点蜜糖调味。但需注意苦瓜性寒,虚寒体弱者,食用要谨慎。
据《本草纲目》记载,冬瓜味甘性凉,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清胃降火等功效,很适合在夏季“清补”,对爱美的瘦身族而言,是夏日减肥的良品。
昨日一大早,海口市民符女士就给家人煮了绿豆薏仁粥,凉透了就放进冰箱,等到中午拿出来喝上一口,冰冰凉凉的,很舒服。符女士说,孙女最爱喝绿豆薏仁粥,喝了这个省的她嚷着买冰棒。同时,家里随时保证有凉开水,这样方便孩子们一进门就能喝得舒服畅快。
补水+降温紧急避暑
刘医生说,烈日曝晒中暑,应尽快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水分。
夏季高温应避免剧烈活动,剧烈活动会激活身体能量,增加身体内部温度。如果你有跑步的习惯,最好在每天早上7时前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再跑。
可以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无需冰箱冷冻就有降温效果。
如果第二天你要在烈日炎炎中忙碌,最好前一天晚上准备一些湿的绒布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找个塑料袋装上,开始感觉热的时候用它们擦擦脸,你会备感凉快。
外出最好穿上轻薄的浅色棉质衣服,合成纤维衣料容易锁住热量,而棉质衣服利于排汗,汗水的蒸发又能使你感觉更加凉爽,浅色衣服还能反射更多的阳光。
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五秒,因为那里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做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刘医生建议大家,轻度中暑的患者可采取补水、降温等急救措施进行缓解。若出现重症中暑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千万不可拖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