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的公共停车位都去哪儿啦?
海口停车位奇缺,缺多少至今没有准确说法。2015年4月,海口交警支队秩序科提供的数字,海口目前汽车保有量在50万辆以上,停车泊位却只有15万个,按标配停车位缺口达45万个;同时,公安局长在大会上说,海口市机动车保有量565827辆,而目前海口中心城区约计有8.3万个泊车位,缺口差不多60万个。两组数字,缺口相差15万个。
人们要问,海口的停车位都去哪儿啦?新近有媒体报道,海口湾的昌炜玉园有一栋公共停车楼,住建局说拥有6层共432个车位;而海口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却说,这6层楼可以停放180辆车。两者相差还不止一半,这252个车位去哪儿啦?国资公司的人解释“可能是住建局弄错了”。
海口有民谣说,规划不添乱,交通好一半。说好的公共停车楼,怎么一下子少了接近三分之二的车位?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就是变魔术,变完了还能变回来吗?
有规划部门的不服气,说在规划局的图纸上,原本是不缺这么多车位的。君不见,明珠广场的地下超市,上邦百汇城的家乐福,还有国贸大润发,都是将停车场改建成商铺的。如此改建之后,原有的停车位少了,但对停车位的需求却多了。冰火两重天,海口的停车位矛盾就更加突出了。
谁是停车位改建的受益者?报道透露,一般停车楼租金是5元/平方米出租,如果变身为商业铺面后至少80元/平方米以上,相差16倍,这样出租回报远高于停车场收入,为了利益他们就敢把停车楼改变为铺面出租。也许有了这16倍的差价支撑,当活动经费,改建之后很可能就没人问责了。
谁是停车位改建之后的受害者?自然是开车出来办事但找不到停车位的车主了。海口停车费上涨很快,但涨得再快,也赶不上交警贴罚单。收费停车场每次也就5元,被贴一张罚单就是一百元,相差20倍,比停车位改商铺更加来钱。有人算账,一年被贴的罚单差不多千元,超过了车船税。
既然商铺赚钱,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设计成商铺?懂行的人笑了,说按照标配,凡是打着公共旗号的规划,在审批时都容易得多。但一旦审批过了,今后再改建就容易得多了。比如海口街头的简易公厕,还有公共自行车亭,不都是如此操作的么?挂羊头卖狗肉,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卖羊肉的。
海口停车位奇缺,但将停车位改建成商铺的势头还是很猛。这其中除了趋利因素,再就是缺乏有效监管了。昌炜玉园停车楼改建的是国资公司,尚且见利忘义,人们怎么能苛求其它公司的血管里流着道德的血液?如果有关部门被搞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停车位的缺口似乎还有扩大趋势。
海口的停车位都去哪儿啦?都是这样被蚕食了。公务车不会贴条,老板车不怕贴条,决定和批准改建停车位的人感受不到车位奇缺的痛苦,最后的受害者只能是普通车主。除了老老实实掏钱认罚,难道还有别的辙吗?(仗剑天涯)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