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威马逊”灾民喜迁新居喜开怀
坤山村村民乔迁新居。 记者李汉仁 实习生 袁宇摄
1月6日,当一缕阳光照在三江农场坤山村时,陈玉波和陈玉山两兄弟已经是满头大汗。今天是他们两家乔迁新居的日子,从早上8点开始,两家人就开始往新家里搬家具,忙得不亦乐乎。陈玉波和陈玉山是去年超强台风“威马逊”的重灾户,是全市323户唯一住房倒塌户的其中两户,在政府的扶持下,两兄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把家园重建了起来。
去年两次强台风过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受灾群众的居住问题,要求各区各部门践行群众路线,把灾后重建政策原原本本落实到老百姓身上,在国庆节前完成损坏房屋维修工作,元旦前完成倒塌房屋重建工作。经过精心实施,2014年12月31日前,重建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灾民乔迁新居喜开怀
6日上午10时许,当记者走进坤山村时,发现道路变得干净了好多,已经找不到台风肆虐后留下的痕迹。在村口不远处,一位老人正在房子前擦玻璃窗,这位老人就是坤山村的陆志扬。
“没有政府的扶持,我们的新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建起来。”老陆一边说,一边擦着门窗。这是一座三室一厅的80m2的平顶房。老陆告诉记者,台风把他们家的瓦房吹倒后,让全家人借住邻居家,灾后市政府领导和村里干部都来看望他们,还告诉他重建房子政府补助他家5万元左右。听到这个好消息后,他跟孩子商量,尽快动工,重建家园,9月份就开始建新房子。
老陆说,他家房子重建总共花了14万元,其中政府补贴5.1万元,再加上贷款和借款6万元和自己的一些积蓄,房子总算重建起来了。“要是没有政府补贴我们也不可能建得起平顶房。”老陆笑着说。这个月底老陆一家就要搬新家了,到时候大儿子二儿子带着妻儿回来也能住得宽敞,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过个好年。
重建新房的喜悦,还能在陈玉波和陈玉山两兄弟的脸上看到。今天刚好是陈家两兄弟搬新家的日子,一家人忙着搬家具、擦门窗,其乐融融。哥哥陈玉波65岁,弟弟50岁。两人的女儿都已经出嫁,现在各自一个儿子和自己住在一起,还有87岁高龄的母亲,一家人四世同堂。
陈玉波跟记者说,超强台风“威马逊”把他们原来的瓦房吹倒后可愁坏了一家人,一大家子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
政府房屋重建补贴来的太及时了,感谢政府给我们补贴了6.4万元用于房屋重建,再加上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多和自己的一些积蓄,经过4个月的奋斗,花了15万元终于把房子盖好了。“现在盖了新房,住得也比从前宽敞了,儿子可以结婚娶媳妇了。”站在一旁的弟弟陈玉山开心的说。
帮助受灾户过好春节
去年超强台风“威马逊”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受灾群众的居住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指示要把抗风救灾工作,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在国庆节前完成损房重建维修工作,元旦前完成倒塌房屋重建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多次到灾区和重建维修现场调研指导,并要求把灾后重建政策原原本本地落实到老百姓身上,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生产生活。倪强还特别强调,对一些特别困难的人群和特殊家庭,要给予特别的关照,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人群的把倒塌房子重建起来。
在坤山村,低保户陈文轩就是其中特别困难的一户。台风过后他家重建房屋共花了7万元,仅政府补贴就有5万8千元。
49岁的陈文轩,家里5口人,上有78岁老母亲,下有正在读初中的一儿一女,妻子身体患有肺结核等疾病,不能劳作。作为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陈文轩在农场里打散工,还有每月520元的低保金。 “我当时认为这一下子完了完了,但想不到政府又救了我一家,补助5万8千多元,让我们全家人还住上了新的平顶房。”
海口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肖兆菁介绍说,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市受灾群众唯一住房倒塌(含D级)323户中,已全部重建竣工。全市因灾损坏房屋4750户中,已于9月28日前全部完成修缮工作。全市因灾困难群众房屋补助资金发放及时,重建维修质量较高,受灾群众较满意。在倒塌房户中,还每户再补贴3000元,帮助这些受灾户过好春节。
据悉,2014年12月25日,王路副省长带领省市相关单位负责人对我市灾后民房重建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场察看了三江农场坤山村和贝坡村灾后民房重建情况后,充分肯定了我市的灾后民房重建工作。 (记者陈敬儒 实习生张晓 王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