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空壳村”如何破壳重生?
■ 记者 宗兆宣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当前,海南省不少乡村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不仅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也被弱化。而这种集体经济薄弱、财政亏空的村庄也形象地被人们称作“空壳村”。今年海南计划整村脱贫退出的117个村中,有78个是没有集体经济的“空壳村”。
“村两委想办事却没钱办事,没威信,村集体反哺贫困户有心无力……”海南广大农村干部已深刻体会到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无奈和无力。那么,这些难题如何破解?如何既富民也富村?各地在乡村转型发展中,又摸索出了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相关采访。
“一分钱”曾经难倒英雄汉
没有集体经济让村干部想干事也干不成事
7月17日,今年第4号台风“塔拉斯”的影响刚刚过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草南村党支部书记王才精就接到了一个熟悉的电话:“王书记啊!山上接山泉水的水管估计被石头砸裂了,我们加钗居新伟南片居委会五队又停水了。知道你们村没钱,我们五队还是像以前一样预支水费给你们修水管吧。”而像这样的电话,加钗居新伟南片居委会五队小组长唐海军每年都会打来几次。
“水费就不用提前支付了,我们村现在有钱修水管了。”王才精答复。
加钗居新伟南片居委会五队和草南村草会村小组毗邻而居,共用一个饮水管,喝的都是从山上接下来的山泉水。一遇到大风天气,山上接水的塑料水管经常被飞石或树木砸坏,山下的村民就无水饮用。以前每次水管破裂,草南村委会就会向镇里打报告申请维修水管费用,可每次从打报告到拨钱到手里都需要几天时间,村民就面临着几天无水可用的困境。为尽快修好水管,加钗居新伟南片居委会五队居民每次都选择预支水费给草南村,用来支付维修水管的费用。
“其实每次维修水管的钱也就几百元,可村里以前却是没有任何集体经济的‘空壳村’,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王才精一脸尴尬。
红毛镇草南村由草南、草会、合老一、合老二4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21户846人,原有贫困人口达73户267人。“村委会门口的草有几十厘米高,有些人整天喝酒闹事,村干部没人愿意管事……”这是第一书记蒋建军2016年10月入驻草南村时的第一印象。由于村党支部多年来存在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学习教育落实不好、先锋模范意识不强等问题,草南村党支部被琼中县委组织部列为2016年软弱涣散党支部。
“没有集体经济让村干部想干事也干不成事,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现状,让草南村焕发活力。”蒋建军暗下决心。他走访发现,村里有一所废弃不用的学校和一所老村委会的房子,却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达5年之久。蒋建军当即把房子收回到村委会进行出租,现在村集体每个月的房租收入就达到2600元。“尽管钱不多,但起码村集体有钱修水管了。”蒋建军又把目光盯上了毗邻海榆中线的村口位置,决定对入村路口进行美化改造的同时,将村口改造成扶贫集市,让村里人在路口卖点山货。获得对口帮扶单位省民宗委支持9万元后,蒋建军带领草南村人在村口平整了700多平方米土地,一次性建起了21间临时建筑。8月1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整排蓝色的铁皮房临时建筑已经竣工, “草南山里货扶贫集市”红色招牌十分醒目,临时建筑里还开有一家具有浓郁黎族风情的“山黎人家”农家乐。村民们在集市里出售芭蕉、椰子、山兰酒,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生意火爆。村民告诉记者,这个集市8月1日才正式开业,第一年免租金提供给村民出售自家农产品,一年后的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其中有2间铺面是为贫困户提供的免租金铺面。
收取租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只是小打小闹,蒋建军又和村民们谋划起开发乡村旅游的“大手笔”。几年前,一家公司曾耗资700万元在草南村建设了占地22.12亩的房车营地。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闲置未投入使用。蒋建军多次和该公司协商后,确定由草南村委会接手该房车营地,经营的利润村集体和公司各占50%。目前草南村正紧锣密鼓对房车营地进行美化,准备今年十月一日正式对外营业。
只有产业才能让村庄真正发展壮大。万宁市北大镇军田村土地太少,不具备发展大规模林下经济的条件。“以前村集体基本没有一分钱,村两委的威信明显不够,村民有事都喜欢去找经济条件好的富户请教,村干部还不如富户说话管用,这让村干部十分尴尬。”军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明书介绍。在省农业厅支持下,该村2016年7月成立了万宁军田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黑山羊养殖发展实体经济。养殖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管理模式,公司每年9月30日前向合作社固定返还520只羊。其中320只羊返还给全村32户贫困户,200只羊作为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每年养羊的分红,军田村贫困户可增收1万多元,村集体经济可收入约24万元,彻底消除了“空壳化”。
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可以帮村民办更多实事,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重燃贫困户对生活的希望
村民王海进是草南村有名的“酒鬼”,喝酒闹事打老婆曾经是他的“标签”,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第一次见到蒋建军时,喝醉酒的王海进在村里的扶贫夜校现场大喊大叫,被蒋建军制止,两人差点发生冲突。此后蒋建军多次上门做王海进的思想工作,引导他种桑养蚕,还把他纳入村里的养牛合作社,预计年底每户贫困户可分红2000多元。2016年草南村种植桑树139亩,2017年在村两委的大力引导下,草南村新种植桑树496亩,新建蚕房65间,其中为贫困户建蚕房8间,种桑养蚕已成为草南村的支柱产业。“仅养蚕一项我一个月就赚了3500元,村里人都说我从‘鬼’变成人,是因为对好日子有了盼头,重新燃起我对生活的希望。”王海进感慨道。
“目前草南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9536元,草南村党支部今年被红毛镇向琼中县委组织部推荐为示范党支部。下一步要想办法解决村里80多名未婚大龄男青年的婚姻问题,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可以帮村民办更多实事了。”蒋建军对此满怀信心。
村干部牵头运营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
8月14日上午,琼中和平镇堑对村第一书记冯江涛带着9岁的女儿妞妞入住村里的民宿,这家民宿由堑对村乡村旅游合作社统一对外经营,目前每天收费80元,冯江涛一次性支付了5天的住宿费。“孩子放暑假我专门带她到村里感受一下农村的生活,住在民宿里也是为堑对村的集体经济作贡献,因为村里的民宿联营协议约定,收入的65%给民宿主人,收入的10%返还给村集体,剩余的25%作为合作社日常运营经费。”冯江涛介绍。
堑对村是牛路岭水库边上的一个库区移民黎村,下辖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现有301户1192人。“在2008年以前,堑对村属于牛路岭水库管理局的库区林木场,每年管理局都会给20万元经费让村里种橡胶和槟榔,收益纳入集体经济。可2008年移交给琼中管辖后,原有的8000多亩土地全部分给村民,村集体也就‘空壳化’了。”堑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大标介绍。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冯江涛和村两委成员讨论后,决定大力发展堑对村集体经济,由村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对口帮扶单位省委办公厅的支持下,堑对村相继成立了黑山羊、竹狸、家禽、南药、乡村旅游“三养一种一旅游”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王大标担任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黑山羊养殖合作社引进海南山宇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养殖黑山羊。双方协议规定由合作社提供黑山羊种羊200只,山宇公司在保证合作社种羊基数不变的基础上,每年按每只种羊800元分红给合作社。合作社将以收入的80%回馈全村38户贫困户社员,收入的15%返还给村集体,剩余的5%作为合作社日常运营经费。现第一批121只黑山羊已进栏饲养。同时,黑山羊养殖合作社还引进种牛30头分别由2户贫困户合作养殖,收益由2户贫困户和村集体五五分红。
堑对村乡村旅游合作社现有民宿15间,农家乐2间,由村委会副主任胡开君担任理事长,村委员王敬新、自然村队长王敬丰分别承包万道村、坡村的农家乐。他们除承担村务工作外,还负责合作社日常运营,带领大家共谋发展。
“既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又要让村集体经济反哺脱贫攻坚工作。现在村里发展的每一个项目和产业,都会把集体经济收入考虑进去,预计今年堑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5万元。”冯江涛告诉记者。
整体实力弱 造血功能差
壮大全省农村集体经济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海南省农业厅农村经营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全省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造血功能差,发展后劲不足,壮大全省农村集体经济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在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林权确权中,部分地区强调“分”的一面,而忽视了“统”的作用,不仅保留的集体经营的耕地、山林地等资源较少,而且即使未分包到户的四荒地、水面或坡地也确权给了村民小组,行政村集体资源所剩无几。不论是村民小组还是行政村集体,一旦有了一些集体收入,不是如何想着去滚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而是想着尽快分光吃净,难以形成集体积累用于发展,失去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
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全省各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城镇周边地区发展快、实力强,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的村收入情况较好,村组织战斗力强、能人带领的村经济发展方法较多。
产业支撑能力较弱,农村集体经营企业项目弱、小、散,参股经营或者合作联营模式还较少,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和集体土地征用提留,土地流转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比较小,特别是村集体企业经营收入更少,甚至没有,增收渠道狭窄。这突出了海南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严重依赖“输血”,自身“造血”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财政资金基本上都是用于农村行政事务支出和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未能转化为有效资本来发展村集体经济。根据省农业厅调研情况,大多数市县投入到村集体的财政资金缺乏明确的绩效目标,也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政策指引,只是注重看得见的村庄道路建设和环境整治。
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经济本领不强,一些干部有“短视”倾向和“等、靠、要”思想。个别村干部只重视个体家庭的经营发展,对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缺乏带动发展的本领。
计划到2020年,“空壳村”问题全面消除
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将达到90%左右
海南省农业厅厅长许云告诉记者,集体经济惠及全体村民,只有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才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带动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展等渠道获得稳定收入,实现贫困地区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许云表示,计划到2020年,海南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组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空壳村”问题全面消除,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90%左右。
海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建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应该把扶持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省级财政和市县财政拨给每个行政村一定金额的扶持资金,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累,主要用于发展产业和实体经营项目。
村集体可单独或吸收其他资金参股,采取集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方式,开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荒地、滩涂、果园、养殖水面等资源资产,通过开发收益和入股分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也可采取“企业+村集体+基地”“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等模式,围绕当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兴办农业项目,加快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村集体通过经营收益、用工组织、股份分红、收益提留等渠道获得收入。
村集体可提供统一管理、有偿服务等形式,领办创办各类服务实体,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劳务用工、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信息提供等服务并从中获取收益。
政府应该重点支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采取“村集体+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资金股份化”等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保底收益、股份分红、劳务报酬等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收入获得和增长机制,确保扶贫项目实施产业化、组织化帮扶的比例不低于50%,解决贫困户散种散养、单打独斗的问题。
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在脱贫攻坚阶段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收益,在贫困户脱贫致富之后,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整体划转村集体进行统一经营,收益归村集体全体成员共同所有。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