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科技治超“电子路政”渐显威力

28.08.2018  16:52

  本网讯(陈长吉 黄德豪) 8月28日,记者在海南省公路管理局路政稽查一大队采访时,从治超非现场执法电子系统电脑终端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不少大货车司机开车经过“路政电子眼”时,竟蒙着脸或带着帽,似乎他们已经知道公路“电子路政”系统不仅能称重,而且还能看脸识别司机的信息。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为加大公路治超力度,海南省公路管理局积极探索公路“科技治超”管理新模式,于2018年4月28日分别在G98环岛高速K13+650M处左幅处和K587+400M处右幅处启动了治超非现场执法电子系统。截至8月25日,头120天内共检测到三轴(含三轴)以上大型货运车辆620468车次,其中涉嫌违法超限车辆84658车次,单车超限率最高达到244%。

这两套非现场执法电子系统具备动态称重、车辆抓拍识别、视频监控、超限车辆LED显示和信息处理等功能,能对过往车辆车牌号自动识别和重量进行检测,然后将数据传送到后台服务器,通过终端电脑显示,之后,路政执法部门将跟交警部门提取车主信息,并通知当事人前往省公路管理局路政稽查一大队接受处理。

近段时间以来,在“电子路政”威力和媒体的助力宣传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比如该系统启用之初超限量每天1200车次左右,目前已降为每天600车次左右,特别是8月份以来超限车次降低较为明显,但主动前往接受处理的仍是极少数,目前才处理这类案件54宗,存在着“处罚难”问题。

据省公路管理局副局长韦杰介绍,针对那些不来主动接受处理的车辆所有人,省公路管理局将采取相关措施推进‘非现场执法’处罚难的工作,一是由路政部门与交警部门成立流动稽查小组,在短时间内对非现场执法系统检测到的超限非常严重、超限次数较多且不主动接受处理的车辆进行筛选,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追查,从重处罚,并将处罚结果向社会公示。二是完善协作机制。将不主动接受处理的超限运输车辆抄送交警部门处理,交警部门查处扣车后先通知违法车主到路政部门接受处罚。三是申请一个专用电信号码,并对外公布,用于向违法超限车辆的车主发送违法信息。四是加强信息共享,推动部门协作。将违法超限信息纳入车辆年审和营运资格年审管理,对不主动接受处理的车辆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如交警部门对不接受处理的车辆不予年审,运管部门对不接受处理的车辆的营运资格证不予年审等。四是完善立法。推动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使非现场执法系统采集的信息可以成为交警部门、运管部门进行处罚的依据,将交警部门、运管部门纳入非现场执法工作的体系中。五加速推进信用治超。对不主动接受处理的车辆,列入失信黑名单,对经确认的失信主体,报送交通运输部录入全国治超失信系统。在市场准入、行政许可、融资、部分高消费、享受优惠政策等行为将受到限制等。

另悉,8月20日,海南省治超办印发了《关于开展联合打击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打一场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攻坚战”,促使货车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同时,严肃追究一批货物装载源头和重点车辆企业法人的责任、打击一批重点车辆的违法行为、查扣一批违法上路的重点车辆,严厉打击“运霸”和为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的行为,营造治超浓厚氛围,为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治超信息化建设力度。由省治超办负责协调,省公路管理局具体牵头,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和省道路运输局配合,开展科技治超平台信息化建设,形成有效机制,使科技治超更有成效。二是利用上述两个固定检测点设备获取的数据,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超限超载非常严重且不主动接受处理的货车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重点查缉,从重处罚并将处罚结果向社会公示,从而提高非现场执法的威慑力。三是由省治超办牵头,做好全省治超检测站点布局规划。四是加强源头管控。由省治超办督促市县政府落实超载源头公示,加大石场、沙场、水泥厂等源头视频监控安装和行业监管力度。五是加强联合执法。加强路政、运政交警部门的治超联合执法检查力度,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目前,海南省治超办已成立三个省级联合打击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机动队,将在省治超办的统一领导下以交叉执法等方式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