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炮台里的故事

20.06.2022  15:50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通讯员 蒙乐生

秀英炮台。 资料图

  石石矍港炮台——海寇知此最易登岛

  琼海市潭门镇港下村与长坡镇青葛村交界处有个烟墩半岛,长满了茂密的椰子树,树荫掩映之下,有座古代的炮台,琼海市文物局已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龙湾港炮台”,这里便是晚清时期设立的潭门港炮台。

琼海市长坡镇和潭门镇交界处烟墩半岛上的市级文保单位“龙湾港炮台”(古称潭门港炮台)。 蒙乐生 摄

  据查,潭门港炮台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下令建造。道光二十年(1840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派远征军侵华。林则徐构筑炮台,督饬战备,防备英军入侵,潭门炮台正是当年所建。

  与潭门港炮台一道成为海南岛东海岸海防力量的,还有文昌的清澜港和铺前港两座炮台。

文昌清澜港炮台遗址出土的一尊铁炮,现藏于文昌市博物馆。 黄志健 摄

  “清澜港炮台有两个炮位,一个在今清澜码头附近,另一个在今东郊灯塔处,可惜它们跟铺前港炮台一样,都看不到任何遗迹了。”文昌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健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不过,1985年,当地农民在清澜港炮台边的地里劳作时,还挖到了一尊铁炮。

  海口水师营管辖的炮台还涵盖到了今天澄迈的石公式港、东水港和临高的马袅港,包括海口镇的5座,多达11座。

  澄迈老城有个千年古村石石矍,村边有港,港因村得名。说到海南历史上的海寇、海患、海防,石公式港最有必要说道说道。

  清人张必刚在《石石矍港寻石记》中如此描述:“澄迈县治西二十五里有石公式港,港受大海洄澜蒸荡之气而生秀石……天下之石莫秀于粤东,粤东之石莫秀于英德县。海南北去英德县二千余里,故英德之石又莫秀于海南,而海南又以澄迈县石公式港为最。”可谁又曾想,如此秀石林立的美丽港湾,明清两代却是海寇登陆海南岛,继而自西向东横扫琼北的首选之地?

俯瞰海口镇琼炮台遗址。 刘洋 摄

  光绪《澄迈县志》称,石石矍港水深浪静,随时随处可以停泊大船,本是利民之所,却也是官民最为担忧之地,因为从明代开始,海贼多停船此港,鱼贯上岸,后来,有位县令还发动渔民凿船沉石来堵塞港湾,只留下港道一线,但并未能够杜绝后患。

  故而,清初康熙元年在此建筑炮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即使有了炮台,也不能一劳永逸。康熙十八年,1679年,海北贼寇杨二上岸后,与当地土匪勾结,从森山市(今福山镇)到打铁市(今金江镇),一路搜刮财帛,还掳掠民家子女,索要赎金,否则把人扔进海里淹死,官方担心百姓通贼,严禁前去赎人,结果被绑架者百无一还,导致杨二嚣张到第二年五月才离琼北归。

  由于前番得志,入冬后,杨二又再次扰琼,直抵铺前,掳掠琼山、文昌,次年二月还攻破海口所城;三月三日,杨二同伙从东水港登岸,守城武将孙云凤和县令吕登瀛见贼势猖獗,竟弃城逃走,澄迈县城倍受蹂躏,民不聊生;直到十五日,大军渡琼进剿,才打退海寇。

  海寇的屡屡进犯,石公式一带的民众也练就了御敌的本事。嘉庆十四、十五年,海寇乌石二、海田九等先后上岸抢劫马家和冯家,就被当地人同心勠力击退。

  记者通过澄迈县史志办原主任孙中积了解到,石石矍港炮台位于今马白山将军纪念园附近,20世纪90年代还能看到遗迹,现在是无迹可寻了。

  保平港炮台——守护崖州最大内港

  “保平港距营十三里,为州治海门门户。东距四里有大疍港,水浅不能泊船,港外暂可寄碇。前时海寇常从此处登岸。二港东西相对,最关要隘,皆有炮台防守。今大疍港已塞,炮台亦废。”光绪《崖州志》有关保平港寥寥数语的记载,不但让后人读到这个港口的重要性,也让今人看到宁远河河道的变迁,以及两座炮台设置和废弃的原因。

  “古时候,保平港是崖州州城的门户,也是崖州最大的内港,渔舟、商船出入其中,十分繁忙,也造就了崖州的繁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退休教授、保平村人张远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然而,由于河沙淤积,不但大疍港丧失了使用功能,炮台被废,兵力与保平港炮台合并,就是保平港也不断往宁远河出海口方向迁移,直到现在的崖州中心渔港这个位置。

1992年拍摄的儋州北炮台遗址。 儋州市博物馆 提供

  清代崖州水师营管辖的7座炮台,西部的除了保平港和大疍港,还有位于今乐东望楼河出海口附近的望楼港炮台,南部则有三亚港和榆林港,东边有桐栖港和赤岭港。

  彼时,个别劫掠崖州的海寇,武器装备不容小觑。比如,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三月,有一股海寇再度进犯三亚港,琼州水师副将刘成功闻报,带领兵船追剿,追到一处叫“乐盘”的海湾时,贼党竟然开炮对抗。官兵一番死战,终于截获一艘贼船,生擒贼首石起孙等46人,缴获大小火炮12门和鸟枪等兵器53件。

在儋州北炮台遗址采集到的陶瓷器物和瓦片残件。 儋州市博物馆 提供

  三亚市博物馆原馆长、崖州区历史文化名镇管委会顾问何擎国说,虽然这7座炮台的遗迹都已无存,但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1981年-1989年)期间,三亚市的文物工作者在三亚炮台附近的南边海和保平炮台周边,分别发现了1尊和4尊大炮,目前存放在崖州区崖州学宫之中。

三亚市崖州区崖州学宫内展陈的出土于保平港炮台和三亚港炮台的铁炮。 何擎国 摄

  秀英炮台——后来居上规模最大

  进入晚清时期,海南岛官民面对的不只是国内的土匪、海寇,还有觊觎琼州已久的外国军事力量。

  光绪十四年(1888年)腊月,两广总督张之洞视察琼州后,看到海口的炮台或废或旧,要求雷琼道和琼州府着手重修炮台事宜,并在1889年八月初一给琼州镇总兵的一份电报中提出大体要求:“海口东、西炮台,本部堂意,大率分为四路,海口街外旧得胜炮台故址筑三台为首路,以西之水英场筑三台为中路,再以西之西场筑三台为尾路,大英山上筑三台为后路。俱安二十四生大炮,共洋式台十二座,炮十二尊。该镇可详查博采,台座筑几座,何处扼要,酌拟电复。

秀英炮台之“振威台”。 资料图

  张之洞电报中提到的海口东炮台和西炮台,位于海口港内,为乾隆年间修筑,彼时已经老旧。在其来琼之前的光绪十一年(1885年),海口港新修了一座内边炮台,在今滨海公园一带还修了一座镇琼炮台,东海岸的东营一带,也筑了一座牛始炮台。

  据民国《琼山县志》记载,1891年建成的秀英炮台位于秀英村后,面临大海,“有台五座,一拱北,二镇东,三定西,为三大炮台;四振武,五振威,为二小炮台”,5尊大炮全部购自德国克虏伯炮厂;炮台内穿地藏弹子,全部用红毛泥筑成,其坚如铁,“所安炮位,有机运动”,“为海南第一大炮台,对火轮停泊海面最为冲要”。

  至此,海口自东向西,牛始、东炮台、镇琼、秀英、西炮台,5座炮台沿海而伺。

  如今登临秀英炮台,尽管海岸线已经退到一里开外,高地之下再也看不到海浪扑岸,但粗壮的大铁炮仍对着海口湾,当年的雄武之威,依然可以想见。

  2006年5月,秀英炮台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广东的虎门炮台、天津的大沽炮台、上海的吴淞口炮台齐名,并称为中国四大炮台。

  此外,儋州水师营设在新英湾南北的两座炮台,为道光年间初建,目的是防御海贼对渔村的骚扰,南边的为定远炮台,北边的为镇海炮台,不过当地老百姓习惯称之为南炮台和北炮台,民国初年废置,20世纪90年代还能看到遗址,今亦无迹可寻,好在当年有人拍了一张北炮台的照片,依稀可以遥想当年模样。

  清代海南环岛炮台

  ■ 海口水师营管辖11座

  潭门港、清澜港、铺前港、牛始港、东炮台、镇琼、秀英、西炮台、东水港、石石矍港、马袅港

  ■儋州水师营管辖2座

  新英南、新英北

  ■崖州水师营管辖7座

  桐栖港、赤岭港、榆林港、三亚港、保平港、大疍港、望楼港

晚清的《崖州舆图》上,自东向西,依次标注了赤岭港炮台、榆林港炮台、三亚港炮台、大疍港炮台、保平港炮台和望楼港炮台。(图中后来所加的红色文字为今天的地名) 何以端 提供

  原标题:炮台寻古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