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海南故事分享海南经验 海南与博鳌论坛共成长
南国早春,海风徐徐,水美鱼丰,这是博鳌的特征,也是论坛硕果累累的象征。地处三江汇合之处的博鳌亚洲论坛走过了15个年头。
15年来,博鳌亚洲论坛成为聚焦亚洲、放眼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见证了亚洲发展的卓越成就;15年来,博鳌亚洲论坛也为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盛宴和无限商机,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助推器。
今年年会,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等62个国家的2100多位政界、工商界的代表和智库学者齐聚博鳌小镇,畅所欲言,交锋观点,汇聚充满智慧的“博鳌声音”。
“博鳌声音”,有促进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海南担当,有先行先试的海南经验,有促进海南发展的金玉良言。
促进亚洲发展的海南担当
区域协同已成经济发展趋势。在今年的年会上,有3场海南参与举办的分论坛关注度极高,它们是海南向全球释放出“交友”诚意的平台,也是海南为亚洲各国各省市搭建的对话平台。
“交友”,既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迈向命运共同体”倡议,促进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海南担当。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上,海南呼吁各岛屿地区,以蓝色经济为纽带,精诚合作、互惠互利,共建岛屿发展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了六点倡议。倡议也得到了回应,来自8个国家的与会代表共同签署了《论坛宣言》,提出了岛屿发展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与蓝图。
在“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分论坛上,海南希望,搭建好对话会平台,与东盟各省市加强交流,深度对接,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会后,来自东盟国家的7位省市代表和中国4位地方政府负责人签署了《共同声明》,达成5项合作共识。
在南海分论坛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正式宣布成立,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加强海南与东南亚国家间海上合作和经贸往来以及人文交流构建新的学术载体。
“百川东到海”,海南通过博鳌亚洲论坛,扩大海内外“朋友圈”,将一条条城市间经济合作的“涓涓细流”汇聚在一起,形成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岛屿发展命运共同体这片“汪洋大海”,共同创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亚洲世纪”。
讲述先行先试的海南经验
博鳌亚洲论坛上的“海南声音”,不仅是不断释放的“交友”诚意,还有“海南故事”。今年,“海南故事”的讲述有了质的变化:不仅通过照片、装饰物、美食向来宾演绎海南形象,更令人关注的是,海南一批走在全国、走在亚洲前列的发展成果与经验,借论坛与世界分享。
年会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在作主旨演讲时,向全球分享了海南大学生围绕旅游业搞双创、把一些农产品加工成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经验成果。他表示,“旅游业形成了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已不同于传统旅游业。”
年会首场分论坛上,海南进行的农村金融改革、探索“普惠金融”经验也成为一道亮点。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把海南省农信社的跨越式发展称为“普惠金融的胜利”。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被誉为“博鳌亚洲论坛第二乐章”。一批对外开放政策正在这里探索实践,已建成的成美国际医学中心,中国医生同德国专家为中国患者进行远程会诊,通过“医疗+互联网”使天涯变咫尺,并将医疗、养生、保健融为一体,探索产业新业态。
“博鳌亚洲论坛成为海南对外开放政策落地的催化剂,让海南成为试验田与示范区。”省外事侨务办主任王胜说,海南通过先行先试的优势,为全国、甚至亚洲探索出行业发展新路子和新经验。
拓宽发展视野的海南借力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汇聚了数千名政、商、学、媒精英代表,是前沿信息的集散地,是先进思想的盛宴,是蕴藏商机的宝藏。海南借力论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丰富“海南故事”。
“今年年会议题与海南重点产业结合更为紧密,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企业家给海南带来了先进的经验、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为海南发展提供了无形的宝贵财富。”王胜说,15年来,博鳌亚洲论坛让海南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助推器,日益内化到海南发展前进的各个层面,让海南更加开放、思维更加成熟、视野更加开阔。
“2016博鳌健康论坛”“海南省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对话省市长”“华商领袖与智库圆桌——海南省人民政府欢迎午宴”等分论坛和活动,均是海南积极作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重点积极推动举办的。这些活动,让海南结交了许多企业界的朋友,让海南充分了解了行业最新发展动向,让海南收获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好点子好建议,让海南借鉴了兄弟省市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海南不仅借智,也在借“机”。年会期间,一批企业的身影格外活跃,寻找并抓住商机。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吴伟雄就是“活跃分子”之一,他一边汲取世界经验的同时,也一边寻找客户。“国际产能合作,离不开金融服务。”吴伟雄说,海南农信社将不断升级金融服务,抢抓海南与东盟各国产能合作的机遇。
从借名到借力,从服务保障到服务与利用相结合,从借智到借智与分享海南经验并举,海南与论坛在双赢道路上并肩前行,不断书写“新故事”。(记者况昌勋)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