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系列述评之二:勇于担当,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
所谓范例,意指典范的例子、可以当做模范的事例。让海南成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是党中央从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开始就对海南寄予的厚望。
31年前,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宣布:“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他满怀信心地预言:“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这个“很了不起”,就在于如果把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很有说服力,就能够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为了实现小平同志的这一夙愿,几代中央领导人心系海南,真情接力,给海南带来殷殷嘱托,指明前进的方向。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强调,要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使海南成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谱写美丽中国的海南篇章。
党中央对海南的殷切关怀和嘱托,贯穿着一脉相承的一条红线:海南发展起来,走进前列,对党和国家的全局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海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30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从建省办经济特区,到建设国际旅游岛,到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总体外交,面对接踵而来的“海南机遇”,大特区以艰辛探索的“海南实践”,擦亮了“中国最大经济特区”这块金字招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省委书记刘赐贵强调,要紧紧围绕发挥“三大优势”、实现“三大愿景”推动海南改革发展的实践,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
“三十而立”,海南加快发展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海南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的前景令人期待。
当好“试验田”,为全国改革探路先行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也因改革开放而兴。这是对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
如果说海南有一种永不褪色的个性,那必是勇于改革;如果说海南有一股行稳致远的定力,那必是坚持改革。
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早在建省之初,海南就被赋予了“全国最优惠的开放政策和改革试验权”,在许多重大改革中担当“试验田”和“排头兵”的重任——
1988年,率先试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年,率先实行省直管市县体制,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经济管理体制;1993年,率先实行“公司法人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同年,在全国第一个实行机动车辆燃油附加费改革;2001年以来,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农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五项重点改革;2005年,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
回首海南30年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每当海南发展遭遇困难险阻之时,也是改革陷入低潮之时;每当海南发展有新亮点博得外界赞誉、推崇之时,也是改革取得突出成就之时。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兴,正是海南发展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特征,同时也是海南发展最宝贵的经验。
人们依然记得,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希望你们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无论是基层调研,还是工作部署,刘赐贵多次强调,要积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去年4月召开的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经济特区的灵魂,全省上下要重振特区意识、重扬特区精神、擦亮特区招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嘱托,铭记于心、落实于行。5年来,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过程中,海南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各项改革部署,着力推动多项重点领域改革,在全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探索出不少新鲜经验。
最声名在外的,当属“多规合一”改革。自2015年6月以来,海南率先在全国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省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成立省和市县规划委员会,把全省整体作为“一座大城市”来配置资源,解决了规划“打架”问题、落实了生态底线、厘清了经济增长点。中央充分肯定海南省域“多规合一”迈出了步子、探索了经验。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多规合一”前提下,海南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极简审批”,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农业部农垦局对全国31个垦区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情况的考核中,海南农垦名列第一,成为全国新一轮农垦改革中力度最大、进度最快的省份;作为全国第一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海南创新推进改革,法院系统率先推出的案件“二维码”识别制度、类案参考制度、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被最高人民法院誉为海南司改的三大创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努力打造“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这是海南发展的需要,也是特区人应有的担当。
曾几何时,海鲜排档欺客宰客等行为受游客诟病,市场呼唤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对此,海南创新管理,于2015年10月在三亚成立全国首支旅游警察队伍。自设立旅游警察以来,三亚不断创新治理机制、大胆实行重典治旅,曾一度令三亚烦恼的旅游乱象,逐步得到净化。
海南的这一做法不仅受到了在三亚的中外游客的认可,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赞许。2016年6月,三亚旅游警察应邀考察俄罗斯莫斯科,在红场开展旅游警察联合执法。2017年6月,三亚旅游警察又赴泰国与泰国旅游警察交流。
海南推动实施全省“l+3”旅游综合管理和旅游综合执法模式,三亚“四位一体”“1+3”综合监管旅游市场模式受国家有关部委表扬、全国点赞学习。目前,全国已有一大批市、县成立旅游警察队伍。
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兴起,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和游客的需求,如何破局?
海南又一次站到了改革前沿。2016年,海南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探索经验。抓住率先在全国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的契机,海南把全岛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
两年来,海南以“点、线、面”入手,初步形成了“日月同辉满天星、全省处处是美景”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为全国探索了经验、作出了示范。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坚持生态立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是中央对海南的要求,也是海南人民的迫切期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去年9月,省委七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提出了30条生态环保硬措施。今年1月,海南正式实施新《海南省市县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取消12个市县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立为负面扣分和一票否决事项。
一石激起千层浪,海南的做法引来纷纷点赞。这种抛弃片面“唯GDP论”的改革,抓住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牛鼻子”,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海南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挺进深蓝,勇当海洋强国主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相比多了“加快”两字。
细细品味,“加快”一词里,既透露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更是对过去几年海洋强国建设成绩的肯定。
这其中,离不开海南的作为。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再者,作为全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国家海洋战略实施中挑起相应的担子。
早在建省之初,我省就先后制定了海洋开发规划和科技兴海规划,描绘了新世纪海洋产业的宏伟蓝图,明确走“科技兴海,以海兴琼,建设海洋大省”之路。30年来,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海洋开发,相继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构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提海洋强国战略,强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也是在这一年,海南迎来继建省办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的又一重大机遇——国家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
三沙市的设立,是党中央为经略南海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弥补了南海行政建制与管辖,资源开发与保护等诸多“短板”,掀开我国南海维权和开发的历史新篇章,也正式吹响了海南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迈进的集结号。
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海南怎样加快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向海洋强省转变?近年来,我省围绕建设海洋强省,着力打造海洋科技新高地——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通过验收,成为我国首个深海科研基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南海环境变化”正式启动,中科院三亚深海所牵头承担其中的“南海环境立体观测”项目;“探索一号”征服马里亚纳海沟,首次完成万米级深海科考,向深蓝迈出了一大步……
今年3月,海南省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定》,明确将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做大做强临港工业、支持发展南海油气业、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业、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
省长沈晓明在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海南必须要做好海洋这篇文章,在守好祖国南大门的同时发展海洋经济。主要是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科技兴海,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海南海洋发展;二是产业兴海,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发展南海油气、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等产业,力争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三是以军民融合的方式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浩瀚南海,碧波万里;潮落潮起,惊涛拍岸。在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路上,海南显现出了开阔的思路、勇敢的担当、清晰的路径及更加多样化的抓手。
主动作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大国外交作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实力、民族尊严的象征与印记,是中国人民拥有一个安定和平、受人尊重、利益确保、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的根本保障。
一直以来,海南积极发挥面向东盟最前沿的区位优势,积极践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周边外交等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
如今,博鳌亚洲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中非合作圆桌会议、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一个个“国际范儿”十足的对话交流平台,已成海南的靓丽名片。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海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海南对外开放,着力提升海南国际化水平,服务国家周边外交大局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
开通国际航线58条、国内外货运航线337条、邮轮航线14条;离岛免税购物的额度、品种、受惠对象、政策效应进一步放大,2011年以来累计营业额超过300亿元;对26个国家实施免签和落地签证,拥有56个国际友城,海南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海关检验检疫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推广应用……
从2015年起,海南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优势,搭建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平台,每年达成一系列共识,有力推动了海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
作为全国唯一省域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2016年2月,海南被国务院确定为15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之一,提出在旅游、运输、文化服务、保险服务、服务外包、中医药服务等6大领域8个方面的创新任务。在多重政策刺激下,海南2017年入境游客111.94万人次,提前3年完成接待百万人次的目标。
消翳障,通民心。2016年9月、10月,2017年1月、7月,不到1年时间,海南省委、省政府集合多方力量组成医疗团队,先后4次前往柬埔寨开展“中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义诊活动,共实施复明手术543例,成功率达100%。这一义诊活动,创造了中柬友谊的一段令人传颂的佳话。2016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柬埔寨前夕,在柬媒体《柬埔寨之光》报发表题为《做肝胆相照的好邻居、真朋友》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及此事,对义诊活动予以充分肯定。
新时代,新作为。在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海南对外开放新高地方面,海南将持续发挥“小省大外事”“小省大侨务”作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以诸多实际行动和改革创新举措,推动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扛起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周边外交和服务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海南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