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出版社:重启“光荣”之旅
提起海南出版社,上世纪90年代的那股“琼版旋风”让业界和很多读者印象深刻:《数字化生存》《光荣与梦想》《安妮日记》《证券分析》等引进版图书风靡一时。还有“黑眼睛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当代国际惯例丛书”、《教育管理辞典》等一批图书荣获国家级大奖。但此后出版社的发展却一度出现停滞。2010年前后海南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实现与四川新华文轩跨区域战略合作,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成立,转机出现。
如今,6年过去了,海南出版社新增选题数量增长不多,但重印品种比例却不断提高,从2010年的300种增加到2016年的800种;生产规模变化不大,但经济效益却逐年提高,年利润从2010年的600万元左右提高到2016年的1200万元。对于偏隅一方、只有百余员工的出版社来说,这是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6年来,海南出版社到底发生了什么?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了这家出版社。
哪有问题就先从哪儿改起
重整资源 优化机制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南出版社由于历史积累较少,曾陷入贷款发工资的窘境。对于这点,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社长王景霞直言不讳,“的确是这样。当时社里个别人的收入是可以的,但整个出版社没什么公共积累,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错,是我们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1986年一毕业就到出版社工作的王景霞,太了解这家出版社的症结所在。
经过两年多的公司化运作,在积累了一些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3月,王景霞接手董事长职位,首先拿出的改革措施就是优化经营机制,改革管理体制,重新整合全部经营资源,理顺业务条块,逐渐在主业上形成三种经营模式:一种是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包括北京分公司和省内成立的地方文化分社、重点项目分社、三沙分社、基础教育分社等6个分社;一种是在山东、云南等地建立分公司,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在业务、财务、人事上适度授权,改变过去粗放管理的状况,加强对出版质量和流程的把控;还有一种就是和发展良好的工作室、民营公司合作,出版社严把选题和内容审核关,加强督查力度。这些模式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在谋求出版社自身发展布局中探索出来的。
公司副总经理卫淑霞介绍说,总部在管理上每年对省内外各单位分别设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绩效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在经营上赋予他们充分的业务自主权和奖金分配权,这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与活力。这几年,大家都在各自领域深挖选题,过去等选题、相互抢选题的现象没了,现在选题多得忙不过来。甚至连王景霞都向记者“抱怨”说:“有时候找社里其他领导一个都找不到,一问全在外面跑业务呢。”像副总经理李秋云和兼任分社社长的副总编辑袁保华,都是“拼命三郎”,常常为了开发选题和市场推广,不分日夜,奔波在第一线,行李箱是日常工作的“标配”。这样的骨干出版社有一批人,他们一谈起工作就兴奋。三沙分社的社长欧大伟,边开车边向记者介绍他的发展设想:开发“逐梦三沙”、海洋文化类系列图书,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开拓文化产业。“别看三沙地方小,市场潜力可不小。”
今天的海南出版社,已经成为一家集传统出版、数字化出版、文化产业投资等多领域发展的综合性文化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让员工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王景霞说,下一步出版社将深度整合社内外资源,吸纳更大的资本,寻求更大的发展。
品牌是信任,好书是信物
立足主业 做出特色
出版社要靠精品力作来立业。海南出版社深知这个道理。“2014年,出版社承建海南文化公园综合服务中心时,还差3000万元资金,但只有浦发银行海南分行愿意贷款给我们,就是因为这家分行行长读过我们社的书,认为有品质。”王景霞从这件事看到了“品牌就是信任,好书就是信物”。还有当年的“琼版旋风”至今让出版社的人引以为豪,出版社的文化情怀依旧,只是需要再塑那个品牌书层出、社会影响力大的光荣时代。这几年海南出版社在致力于构建富有海南特色的地方文化出版格局,在支持策划品位高、影响大、两个效益好的精品图书出版上,着实下了功夫。
启动于2014年的《琼崖文库》就是一个典型,这是一项需要用8到10年时间来完成的大型出版工程,虽然有政府资助,但还远远不够。为什么要做?王景霞说:“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海南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过独特的贡献。”历史的责任感和文化担当的情怀溢于言表。
《南海更路簿——中国人经略祖宗海的历史见证》是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图书,收入了海南渔民在开发和经营西、南、中沙群岛过程中,利用文字和地图描绘出的航海手册,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此书2016年7月出版后受到了中宣部和海南省委宣传部的表扬。对于出版社来说,最大的收获还是由此而启动的“更路簿丛书”选题,追寻历史、厚积文化的责任由此延续。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出版质量,全社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等选题和出版项目的审议和论证均由出版社编审委员会负责,并制定了有关工作规则,保证程序和执行的严密衔接。在图书出版各环节还建立明确可行的规范、要求和程序,以及定期公告、通报、追责的管理制度,这些举措提高了管理效率,保证了图书质量,有效防范了出版违规行为。
一点一滴,就这样海南出版社开始找回了光荣:2016年,《黎族古代历史资料》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黎族文身口述档案》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电子游戏出版物)提名奖”、《甲骨文的故事》获“2016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庄子的故事》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庄子的故事》《农村法律知识300问》两种图书列入国家“2016年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海南出版社北京分公司也开始发力社科图书出版并有了起色,《下一个物种》《莱昂纳多·科恩:众人皆晓》《瑜伽之书》等一批社科类图书在各大排行榜陆续上榜。
用文化情怀吸引人才
种好梧桐 开门迎凤凰
采访中,记者时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开放的心态,这不仅体现在机制的灵活上,还体现在人才使用上。一方面,对于人才“不求所有,但为所用”。邀请一些出版界退下来的名人到出版社来发挥余热,是王景霞早就计划好了的事。现在出版社已经备好了办公室,正“虚位以待”。另一方面,大力引进人才,大胆用人。今年新年刚过,就有5位“70后”年轻中层被提拔成为高管。
其中升任出版社副总经理的文远怀,原来在北京一家大社工作,薪酬丰厚。2015年加盟海南出版社,内聘为社长助理兼任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之所以选择海南出版社,因为这家出版社规模虽然不大,但机制灵活,有很深的文化情怀,尊重和支持分公司的工作,在这里,你能做成很多事。”文远怀和分公司引进的发行管理人才冉子健一起,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16年,长期亏损的北京分公司实现了赢利。
出版社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满丽华前几年从北京来到海南,原为律师的满丽华现在每个月工资只有几千块钱,工作又非常忙。但她依然干得很快乐,“对我来说,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是这家出版社追求文化的情怀,还有干部员工身上满满的正能量吸引了我。”
的确,在出版社,记者遇到了很多满怀文化情怀,充满正能量的员工:推出“海南古镇名镇”丛书的王振德,曾是报社的记者,在地方文化分社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做的书今年开始有了赢利;《南海更路簿——中国人经略祖宗海的历史见证》的编辑何晓玲,谈起散落民间的“更路簿”像碎屑一样消失时,难掩痛心之情;还有地方文化分社的陈霞,因病体弱,可谈起一个个图书项目、一项项公益活动,一个多小时都没打住……
当记者站在位于海口繁华地段的海南文化公园综合服务中心,看到海南出版社为建设实体书店而放弃每年80万元租金,把418平方米的黄金位置留给三环书苑·知和行书局时;当记者了解到从“我是作者”读书沙龙,到各类公益讲座的举办,到送书进学校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时……记者明白了,这就是海南出版社深深的文化情怀,在这种情怀的感召下,一群充满激情的人,正在改革中重启光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