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口综合素质状况分析
海南人口综合素质状况分析
苏绮凌
人口综合素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四大方面,其中文化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人口其他素质得以提高的基础和动力源泉。目前,由于对思想道德素质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我们将重点从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素质三大方面来分析探讨海南人口综合素质的基本状况,并在与全国对比的基础上,找出差距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海南人口综合素质基本现状
(一)人口文化素质发展基本特点
1、受教育结构明显优化,总体文化素质大幅提升。
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标志。解放前,作为一个边陲岛屿,海南的教育发展极其落后,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解放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始终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琼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幅度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积极扩大教育发展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夯实教育基础,使教育事业取得迅猛发展,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文化素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1)各类教育较快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共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7所,比2000年增加12所,在校学生15.08万人,比2000年增长7.1倍,受高等教育人口明显增长;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6所,比2000年减少8所,在校学生8.84万人,比2000年增长3.2倍;普通中学531所,比2000年增加28所,在校学生58.21万人,比2000年增长0.3倍;小学2313所,比2000年减少1854所,在校学生78.05万人,比2000年减少25.53万人;幼儿园1005所,比2000年增加299所,在园幼儿18.16万人,比2000年增长0.4倍。全省初中毛入学率101.8%,小学净入学率99.76%,九年义务教育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2)教育结构明显优化。“十一五”时期以来,省委、省政府更加突出“科教兴琼”战略地位,大力实施农村教育十年发展规划,加强九年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狠抓教育素质提高工作,全省人口受教育结构明显优化。“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受教育人口占95.09%,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8.43%,比2000年的3.49%提高了4.94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16.20%,比2000年的10.26%提高了5.94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45.82%,比2000年的35.64%提高了10.18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24.64%,比2000年的37.71%下降了13.07个百分点。(见表1)
表1:2010海南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
受教育程度 | 人数(万人) | 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比重 (%) | 比2000年上升/下降幅度(个百分点) |
大专及以上 | 67.02 | 8.43 | 4.94 |
高中 | 128.82 | 16.20 | 5.94 |
初中 | 364.24 | 45.82 | 10.18 |
小学 | 195.88 | 24.64 | -13.07 |
(3)人口总体文化水平大幅提升。大学文盲比是反映人口总体文化教育水平的综合指标,是指某一时点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与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数之比。“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大学文盲比为0.40,比2000年的0.11提高了0.29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29高出0.11个百分点,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2年(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比2000年增加了1.6年,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6年。
2、文盲人口大幅减少,文盲率大幅下降。
十年间,海南扫盲工作取得斐然成绩,再加上老龄文盲人口的自然减少,文盲人口大幅减少,文盲率大幅下降。“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总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5.26万人,比2000年的55.48万人减少了20.22万人。从文盲率看,2010年总人口中,全省的文盲率为4.07%,比2000年的7.05 %下降了2.98个百分点。
(二)人口科学素质基本情况
崇尚科学,运用科学,摒弃迷信,是人口素质深化发展的助推器。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主要侧重于对公民“了解必要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和“崇尚科学精神”三大方面内容的考核)结果显示,2010年海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0.8%,比2000年稳步提升。其中“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较高,为48.7%,对人口科学素养贡献突出;“了解必要科学知识”和“掌握必要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分别为8.3%和4.9%,贡献相对较小。
(三)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状况
1、居民体质总体呈良性增长态势。
身体素质是人类各类素质发展的自然前提。据2011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海南居民体质达标率为9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排在上海(96.1%)、广东(95.7%)、浙江(94.9%)、广西(94.4%)之后,位居全国第五;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2.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5个百分点,仅次上海(106.18%)、江苏(104.50%)、广西(104.34%)、广东(103.75%)、浙江(103.29%)、北京(103.00%),位列全国第七。与2000年相比,全省居民体质总体状况呈良性增长态势。
2、幼儿生长发育水平持续增长,身体素质日渐趋好。
据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全省幼儿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等形态指标的均值均比2000年有所提升。其中体重指标的增幅最大,增长了5.33%;其次是身高指标,增长了3.85%;位列第三、第四的是坐高和胸围指标,依序增长了3.58%和0.95%。反映幼儿身体素质的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和坐位体前屈三大指标的平均值比2000年依序增长了7.70%、7.55%和6.25%。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等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海南幼儿身体素质状况日渐趋好。
3、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变好。
(1)成年人、老年人的肥胖率越来越低,明显好于全国同期水平。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海南的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10.8%和8.8%,比2005年下降了0.2和2.3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全国同期水平21.3和31.0个百分点;成年人、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4.6%和3.4%,依序低于全国同期水平5.3和9.6个百分点。
(2)反映成年人身体机能水平的肺活量、安静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均值呈不同幅度提升。其中安静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的增幅较为明显,2010年依序比2000年增长了2.29%、2.16%和1.58%;肺活量指标的增幅相对较小,仅为0.48%。
(3)老年人的柔韧性和反应能力持续增强。其中反映老人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指标2010年均值比2000年提升了9.09%;反映老人反应能力的选择反应时指标2010年均值比2000年提升了5.17%。
二、人口综合素质与全国及发达省市的差距
(一)文化素质方面
1、每十万人拥有受高等教育程度的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海南每十万人中初中或高中受教育人口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而小学或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则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其中,2010年全省每十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为7728人,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8930人少1202人,在全国31个省市中位列第20位,比排位第一的北京市少23771人,海南高等人口素质发展亟待进一步提升。
2、高层次文化人口比重明显偏小。
近些年,虽然海南的人口文化发展得到明显改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大幅提升,但从受教育程度看,初级受教育程度人口仍占据大头,高层次文化人口发展相对滞后。“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在有文化人口分布中,低层次文化水平(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较大,高达66.70%,高层次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仅为8.43%,在全国排位第21位,比位列第一的北京市低24.0个百分点。每十万人拥有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密度分布中,海南亦处在全国中下游地位,高层次文化人口比重明显偏低。
3、文盲率位列全国第17位。
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经济格局中,海南属东部地区。经过十年发展,海南扫盲成绩显著,文盲人口大幅减少,文盲率大幅下降,但与全国四大区域平均水平比较,尤其是与东部及东北部各发达省区对比,海南的扫盲工作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文盲率为4.07%,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分别高于东部、东北部地区平均水平0.67和2.10个百分点,分别低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平均水平0.50和1.34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中位列第17位;在东部10个省市中,位列第8位,与排位第一的北京市对比,差距为2.37个百分点;与东北部三大省市对比,差距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见表2)
表2:2010年海南与全国四大区域及各省市人口素质对比
| 文盲率(%) | 比海南高∕低(百分点) |
东部地区 | 3.40 | -0.67 |
北 京 | 1.70 | -2.37 |
天 津 | 2.10 | -1.97 |
河 北 | 2.61 | -1.46 |
上 海 | 2.74 | -1.33 |
江 苏 | 3.81 | -0.26 |
浙 江 | 5.62 | 1.55 |
福 建 | 2.44 | -1.63 |
山 东 | 4.97 | 0.90 |
广 东 | 1.96 | -2.11 |
海 南 | 4.07 | - |
中部地区 | 4.57 | 0.50 |
西部地区 | 5.41 | 1.34 |
东北部地区 | 1.97 | -2.10 |
辽 宁 | 1.93 | -2.14 |
吉 林 | 1.92 | -2.15 |
黑 龙 江 | 2.06 | -2.01 |
(二)科学素养方面
1、总体发展水平明显不足。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海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0.8%,排在全国最末位,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24.46%,与全国三大区域对比,分别仅为东部地区的17.43%、中部地区的30.77%、西部地区的34.33%,全省人口科学普及、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迫在眉睫。
2、科学素养三大部分的水平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
从科学素养调查三大构成部分(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看,海南与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其中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差距较为突出,差距均在15.0个百分点以上(见图2)。提倡科学崇尚,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应用科学方法,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比重,进一步缩小差距,海南任重道远。
(三)身体素质方面
1、幼儿的耐力及平衡性不及全国同期水平。
据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反映幼儿耐力的双脚连续跳指标和平衡性的走平衡木指标,2010年海南各年龄层的数值均低全国同期水平,尤其是平衡性指标,差距相对较为明显。(见表3)
表3:2010年海南各年龄层幼儿耐力及平衡性指标均值与全国对比情况
性 别 | 年 龄 | 双脚连续跳(秒) | 走平衡木(秒) | ||||
( 岁) | 海 南 | 全 国 | 差 距 | 海 南 | 全 国 | 差 距 | |
| 3 | 8.3 | 10.0 | -1.7 | 13.8 | 17.3 | -3.5 |
| 4 | 7.0 | 7.8 | -0.8 | 9.0 | 11.9 | -2.9 |
男 | 5 | 6.2 | 6.6 | -0.4 | 5.2 | 7.9 | -2.7 |
| 6 | 5.9 | 6.0 | -0.1 | 4.8 | 6.1 | -1.3 |
| 3 | 9.1 | 10.4 | -1.3 | 16.0 | 18.1 | -2.1 |
女 | 4 | 7.1 | 8.0 | -0.9 | 8.4 | 12.1 | -3.7 |
| 5 | 6.3 | 6.6 | -0.3 | 5.2 | 8.2 | -3.0 |
| 6 | 6.3 | 6.1 | 0.2 | 5.4 | 6.5 | -1.1 |
2、老年人的肺活量、握力和反应能力均差于全国同期水平。
肺活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和精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人的肺活量越大,身体状况就越健康,精力就越充足。据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海南各年龄层的老年人肺活量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体力的握力指标和反应能力的选择反应时指标亦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见表4)
表4:2010年海南各年龄层老年人 肺活量、握力和反应时指标均值
与全国对比情况
性别 | 年龄 | 肺活量(ml) | 握力(千克) | 选择反应时(秒) | ||||||
( 岁) | 海南 | 全国 | 差距 | 海南 | 全国 | 差距 | 海南 | 全国 | 差距 | |
男 | 60~64 | 2423.1 | 2611.0 | -187.9 | 34.8 | 37.4 | -2.6 | 0.57 | 0.7 | -0.1 |
65~69 | 2268.8 | 2407.0 | -138.2 | 29.1 | 34.6 | -5.5 | 0.62 | 0.7 | -0.1 | |
女 | 60~64 | 1697.6 | 1766.0 | -68.4 | 22.9 | 23.3 | -0.4 | 0.65 | 0.7 | -0.1 |
65~69 | 1591.6 | 1645.0 | -53.4 | 20.6 | 21.8 | -1.2 | 0.69 | 0.8 | -0.1 |
三、当前海南人口综合素质发展需关注的几大问题
(一) 城乡人口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差距明显
城镇比农村具有较为优越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口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农村。
从“六普”市、镇、乡村人均受教育程度看,2010年全省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46年,接近高中二年级的水平;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08年,略高于初中毕业的水平;乡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5年,仅高过初中一年级的水平,分别比城市和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2.61年和1.23年。
从文盲人口分布看,2010年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中,乡村文盲人口为24.58万人,占文盲人口总数的69.70%,文盲率为5.63%,分别高于城市、镇文盲率4.2和2.0个百分点。
从文化程度分布看,2010年全省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城市、镇每十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分别为18182 人和8328 人,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728人),比乡村的1886人分别高出8.6和3.4倍。
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比例看,2010年城镇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1.6%,农村的为0%,城镇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
(二)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发展不均衡
从平均受教育年限看,2010年全省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东部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53年,比中部地区高出0.95年,比西部地区高出1.37年。18个市县比较,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省会城市海口市人口文化素质最高,201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11年,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1年。从文盲率看,2010年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东部地区的文盲率为2.6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0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低1.26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低3.66个百分点。18个市县比较,三亚市的文盲率最低,为1.9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13个百分点。
从大学文盲比看,东部地区的大学文盲比为0.5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0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高0.35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高0.39个百分点。18个市县比较,海口市的大学文盲比最高,为0.9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0个百分点。全省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发展不均衡状况凸显。(见表5)
表5:2010年海南分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对比情况
|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比全省高/低(年) | 文盲率 (%) | 比全省高/低(百分点) | 大学 文盲比 | 比全省高/低(百分点) |
东部地区 | 9.43 | 0.53 | 2.67 | -1.40 | 0.50 | 0.10 |
海口市 | 10.11 | 1.21 | 2.14 | -1.93 | 0.90 | 0.50 |
三亚市 | 9.50 | 0.60 | 1.94 | -2.13 | 0.55 | 0.15 |
文昌市 | 8.57 | -0.33 | 4.01 | -0.06 | 0.16 | -0.24 |
琼海市 | 8.81 | -0.09 | 2.84 | -1.23 | 0.21 | -0.19 |
万宁市 | 8.65 | -0.25 | 3.72 | -0.34 | 0.15 | -0.25 |
陵水县 | 8.57 | -0.33 | 3.34 | -0.73 | 0.12 | -0.28 |
中部地区 | 8.48 | -0.42 | 3.93 | -0.13 | 0.15 | -0.25 |
五指山市 | 9.13 | 0.23 | 4.44 | 0.37 | 0.34 | -0.06 |
定安县 | 8.62 | -0.28 | 2.90 | -1.16 | 0.15 | -0.25 |
屯昌县 | 8.22 | -0.68 | 4.10 | 0.04 | 0.11 | -0.29 |
琼中县 | 8.40 | -0.50 | 4.38 | 0.31 | 0.14 | -0.26 |
保亭县 | 8.66 | -0.24 | 4.00 | -0.06 | 0.18 | -0.22 |
白沙县 | 8.19 | -0.71 | 4.58 | 0.51 | 0.12 | -0.28 |
西部地区 | 8.06 | -0.84 | 6.33 | 2.26 | 0.11 | -0.29 |
儋州市 | 7.98 | -0.92 | 7.49 | 3.43 | 0.13 | -0.27 |
东方市 | 7.79 | -1.11 | 7.72 | 3.65 | 0.11 | -0.29 |
澄迈县 | 8.39 | -0.51 | 4.08 | 0.02 | 0.11 | -0.29 |
临高县 | 7.98 | -0.92 | 6.00 | 1.93 | 0.09 | -0.31 |
乐东县 | 8.17 | -0.73 | 4.97 | 0.90 | 0.10 | -0.30 |
昌江县 | 8.08 | -0.82 | 7.06 | 2.99 | 0.13 | -0.27 |
(三)各行各业人口文化素质差距 凸显
从不同职业看,2010年全省拥有最高文化素质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在这部分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其总数的87.00%,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3年;其次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办事员和有关人员”,在这2类职业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占其总人口的79.79%和75.61%,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3.06年和12.76年;居第四、第五、第六位的依次是“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有关人员”,在这3类职业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占其总人口的44.68%、36.20%和29.68%,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0.48年、10.05年和9.66年;居第七位的是“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其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其总人口的9.21%,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13年,明显比其他职业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与文化素质最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比,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5.6年。
从不同行业分布看,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高的行业是“教育业”、“金融证券保险业”、“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这6大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其总数的比重均在65%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均在12年以上;其次是“文化艺术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房地产业”,这3大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均在6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在11年到12年之间;再次是“体育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和“建筑业”。在这9大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均在2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在9到10年之间;“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排在末位,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9.47%,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14年。(见表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省19大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差悬殊,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明显偏低,特别是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多,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到全省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表6:2010年海南各行各业人口文化素质状况
各 行 业 人 员 | 高中及以上文化 程度人口比重(%) |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
教育 | 90.69 | 14.20 |
金融保险业人员 | 90.06 | 13.84 |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人员 | 89.68 | 13.83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人员 | 86.17 | 13.15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人员 | 68.87 | 12.5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员 | 66.21 | 12.07 |
文化艺术业人员 | 63.58 | 11.78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人员 | 66.25 | 11.79 |
房地产业人员 | 60.89 | 11.74 |
体育业人员 | 53.02 | 10.9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人员 | 41.50 | 10.27 |
制造业人员 | 36.84 | 10.17 |
批发和零售业人员 | 38.57 | 10.1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人员 | 36.02 | 10.06 |
采矿业人员 | 40.60 | 9.96 |
住宿和餐饮业人员 | 31.55 | 9.92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30.76 | 9.75 |
建筑业 | 24.11 | 9.41 |
农、林、牧、渔业人员 | 9.47 | 8.14 |
(四)不同年龄组人口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差距突出
由于时代背景、文化教育条件及后天自身因素影响,不同年龄层人口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存在明显差距。“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各年龄组各文化层次分布中,青年组(15-29岁)人口文化素质最高,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占其总数的比重依次为55.84%和22.25%,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32年;壮年组(30-44岁)人口文化素质次之,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中、高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占其总数的比重依次为55.08%、16.45%和16.11%,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1年,比青年组低0.81年;中年组(45-64岁)人口文化素质排位第三,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中、小学和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占其总数的比重依次为44.35%、23.91%和20.03%,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69年,分别比青年组、壮年组低1.63年和0.82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文化素质最低,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其总数的比重依次为37.43%和17.07%,平均受教育年限为4.93年,分别比青年组、壮年组、中年组低5.39年、4.58年和3.76年。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比例看,青壮年组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1.2%,分别是中、老年组的6倍及2.4倍。
(五)男性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明显高于女性
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男女差别”观念逐渐淡化,女性地位明显提高,接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多,科学文化素质大幅提升,但与男性对比,全省女性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局面仍未改变。“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有文化人口中,女性占45.77%,低于男性8.45个百分点;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分布中,女性占41.33%,低于男性17.33个百分点;6-14岁在校人口中,女性占43.46%,低于男性13.07个百分点;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中,女性占78.76%,高于男性57.51个百分点。女性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男性。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比例看,2010年男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1%,是女性的2.2倍。
四、海南人口综合素质发展的机遇
(一)人才强省战略地位已确定
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能否以富强、文明之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优劣、人才的多寡、教育的成败。当今世界,各国均已把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点定位在发展知识经济、提升人口素质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2003年,海南省委四届四次全会通过“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人才强省战略同优势产业战略、城市化战略、科教兴琼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并列入加快海南发展的重大战略,走人才强省之路。2008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实施,为海南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省委出台了《2008-2012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及建设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全省人口素质发展的方向。
(二)人口素质发展物质基础日益夯实
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加快发展,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2522.66亿元,突破两千亿元大关,人均GDP首破4000美元;2011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0.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11.41亿元。全省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内生性增长能力明显增强,海南人口素质发展物质基础日益雄厚。此外,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均为海南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黄金发展机遇。
五、加快提升海南人口综合素质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是海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是海南人才素质建设最为关键的五年。必须要牢牢把握住省内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明确人的能力建设为第一建设,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并完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全力提升全体居民综合素质建设水平,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人力后盾。
(一)继续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速推进全民文化素质工程
1、要以基础教育为抓手,大步提升人口文化素质。基础教育是教育纵深发展的根基。必须要高度重视,尽一切能力去动员全社会力量,更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办好师资能力建设,让每个孩子都上学读书,从源头上杜绝新一代文盲的出现,高起点加快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一要继续深入推进“科教兴省”战略,大力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视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尽快在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积极改善农村基础办学条件,着力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二要切实保障相对弱势群体及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大力提高弱势群体及女性的文化素质水平;三要重视成人教育,积极推行职业素质培训,彻底改变老一代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四要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引进师资力量,努力建成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富有生机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增强公共教育服务功能,彻底扭转教育事业基础薄弱的不利局面。
2、要以全民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各类人口文化素质差距。一要大力弘扬教育新观念,彻底摒弃“经济要上,教育要让”的短期思想和行为,逐步提高各行各业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落后地区、落后行业人民群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突出知识、人才创造经济,创造世界的至关作用,以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二要树立大教育思想,积极构建以“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化,高中教育规模优质化和职业教育特色化”为特征的基础教育体系,大规模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以满足各行各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上好学、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三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向社会开放,向所有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开放;四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向农村、落后地区、落后行业倾斜,以就业为导向,以知识培训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受教育者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五要摒弃“重男轻女”的观念,关爱女孩、关爱女性,倡导男女平等受教育,提高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的文化素质。
3、要以职业教育为重要支撑,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特色技能人才。特色技能人才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效支撑,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注重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日益更新全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内容;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强化内涵建设,拓宽社会服务功能,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高效实用型人才。
4、要以终身教育为落脚点,逐步减少和消灭文盲。当今世界,新科技、新知识日新月异,不坚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必将会被淘汰。因此,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借助新时期海南国际旅游岛黄金建设机遇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乡、村”活动,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学习型社会形成。
5、要以高素质人才建设为支点,大力助推国际旅游岛建设。高素质人才是增强海南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指导方针,突出高端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首先要紧紧围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分层次、分系统、分行业多方并举加快启动人才培养开发计划,促进经济社会与人才协同发展;其次要善于利用工业园区、高新区等产业园区创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制定出台包括资助资金、薪酬待遇、办公场所、股权分配、企业注册、财税金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优化人才引进环境,以增强人才政策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要进一步扶持重点高校的建设,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和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省内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大幅提升高层次文化人口比重;四要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依托和发挥各类高职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加速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尤其是针对不同职业和层级的技能人才,要以提升能力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同时,要建立起长效的技能人才表彰奖励机制,构建有吸引力、与劳动力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留住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优秀技能人才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二)多措并举,大力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
1、要统筹发展,全力推进全民健康工程。
一是要借助医改发展契机,进一步加大卫生投入力度,以国际旅游岛建设标准为基点,结合省内外居民及游客需求愿望,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统筹解决好新时期医疗深化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难点,尤其是要解决好农村、落后地区医疗卫生的发展与民众实际需求相矛盾的突出问题。二是要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和养老工程。首先,要进一步加大优生优育的宣传和倡导,完善婚前、孕前、产前等各项服务,切实做好优生促进工作;其次,政府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科学制定和落实好老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强化各级财政做好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更高水平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第三,要积极做好社会救助扶持工作,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和提高救助水平,切实解决好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难题;第四,要大力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产业,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晚年健康快乐生活。
2、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扎实有效推进全民健身工程。 一是要积极鼓励和吸纳社会力量大力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为全民健身提供基础条件。二是要着力做好群众体育的普及工作,营造浓厚体育氛围,倡导全民做到“每人每天参加一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二种以上体育健身方法,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家庭做到“每个家庭拥有一件以上体育健身器材,每个季度全家进行二次以上的户外体育活动,每个家庭有一份(册)以上体育健身报刊图书”;社区做到“提供一处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场所,每年组织二次社区范围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学校做到“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开展二次远足、野营活动,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三是要统筹协调,面向基层,积极构建起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推进不同区域健身设施平衡发展。(三)要与时俱进, 大力 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一是要更大范围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崇尚,让人们在生活运用中发现科学的实际价值和魅力,喜欢上并习惯于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以更大幅度提升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进一步缩小海南与全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差距。二是要积极应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思想浪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用马克思理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民头脑,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展现真、善、美核心价值,展现人文关怀和道义关怀核心力量,让人们在和谐、祥和的氛围中美好生活,共同进步。三是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进步精神,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同时结合海南文化建设重点、亮点,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当代文化精品和海南红色、风情特色文化网络传播,在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和数字娱乐产品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高新技术成为传播精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实现全省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四是要以文明大行动为着力点,加大改革创新步伐,激励居民锐意进取,进一步强化新时期居民的“五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