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寨港生态修复 候鸟翔集成盛景
记者 刘梦晓 实习生 张梦真
“我们再往前走走,那边视野更辽阔,看得更清楚!”12月6日下午4时许,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局巡护员张熙斌的带领下,海南日报记者刚到观测点,就见各种鸟儿掠过天空,掀起了一层层“鸟浪”,形成一道冬日盛景。
放眼望去,左边是满眼碧绿的红树林,右边是蔓延的滩涂。退潮后的滩涂上,各种鸟儿正在觅食,静谧而美好。“到潮沟去,能收获更多。”穿过村庄,张熙斌带着记者来到附近一条潮沟。
12月7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批候鸟前来栖息。封烁 摄潮沟不宽,只能容一人通行。张熙斌走在前头,拨开两侧的红树枝,带着记者向红树林腹地前进。
“快看,那是白胸苦恶鸡!”一只“落单”的鸟儿展翅飞过,张熙斌一眼就确定了它的“身份”。
“怎么看出来的呀?!”记者问道,引得张熙斌腼腆一笑说,常年和鸟儿打交道,见得多了自然就认识了,“现在我们这里有218种鸟类栖息,每一种我们都熟悉得很!”
这种熟悉,是日积月累钻研而来。10年前,张熙斌来到保护区工作,最先做的工作就是识鸟。张熙斌说,保护区里每发现一种鸟类,工作人员都会图文并茂做成“身份卡”,就像是鸟儿们的“暂住证”。
比对着“暂住证”,远远地观察每一种鸟类的外形、生活习性,天长日久,张熙斌练成了一副火眼金睛。识鸟的技能,便是由此而来。可保护工作远不止于此。
“从国庆节开始,我们就开始等着它们来过冬。哪一类飞来得比较早,它们更喜欢吃什么,生病了是什么状态,甚至它们会在哪片林子里栖息、筑巢,我们都摸得明明白白。”张熙斌解释着。
潮水退去的红树林里,带着海水的丝丝腥咸,滩涂露了出来。沿着潮沟的方向前进,脚上沾满了泥土,踩在湿滑的地上,一个不小心,就要打个趔趄,只有张熙斌如履平地。
保护区里有无数条潮沟,他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沿着潮沟去巡逻。“巡逻是要看有没有人打鸟吗?”记者问。
“现在很少有人打鸟了,村民保护意识增强,也都知道法律不允许。”张熙斌说,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和管控下,现在村民不仅不打鸟,还会主动护鸟救鸟。
张熙斌告诉记者,2016年时,附近村民救助了一只翅膀骨折的大白鹭,并通知了管理局。“它站起来这么高。” 张熙斌把手抬到腹部,“饭量大,一天要吃两袋鱼。胆子也大,看到我们不害怕,知道我们不会伤害它。”
“巡逻还要看红树有没有生病。”张熙斌停了下来,随手拈来一片绿油油的红树叶子,“你瞧这上面的洞,这是螺啃的,没啥事。要是红树生病了,叶子会发黄。”红树生病了,就要治。在这里,以红树林为依托的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我们也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让这里的一切,都呈现出最好的样子。”张熙斌介绍,随着红树林生态修复持续开展,现在的保护区里,鸟类从原有的180种增加到218种;鱼类从120多种增加到160种;水体质量从劣五类,达到了三类水的标准,海草也从3种增加到4种……
细数着这些成绩,张熙斌满是自豪。(本报海口12月7日讯)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