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大力治水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蝶变鸭尾溪带来惊喜
编者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下,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市县融媒行宣传活动。活动将走进我省各市县,以宣传周的形式,结合新闻报道、特刊、航拍等多种方式,以“全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手段,集中展现海南精神、海南故事、时代先锋,凝聚各市县、各行业力量,营造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良好氛围,描绘一幅反映海南方方面面变化的美丽画卷,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晨霭笼罩着溪面,刚栽种的红树上满是露水。
这里是海口市鸭尾溪。7月21日,溪边的小广场上,七八位老人舞起了太极扇。随着音乐飘荡的晨霭,让在溪边晨练的人若隐若现。一阵微风吹过,洒向溪面的朝阳被折射后向四周散去,开始唤醒海口这座沉睡了一夜的城市。
“现在的鸭尾溪,比我童年时代见到的更美了。”从7月开始,今年67岁的退休老人陈秀梅,和她妹妹陈秀英以及几位好友每天都到这个小广场上锻炼。
鸭尾溪,这条曾经以黑臭闻名的2.1公里长的小溪流,在海口治水工作这把“整容手术刀”下,迅速变回她少女的模样,给周边市民带来一连串的惊喜。因出嫁和工作而分开居住的陈秀梅姐妹俩如今又聚首在了鸭尾溪,仿佛重回童年时代。
音乐暂停,陈秀梅姐妹俩坐在溪边长凳上休息。
“鸭尾溪的臭,曾让我伤心难过。”生于鸭尾溪边,长于鸭尾溪边,工作后依旧没有离开鸭尾溪的陈秀梅,对鸭尾溪有着独特的感情。鸭尾溪曾经是住建部和原环保部公布的重度黑臭水体之一,多年难以根治,多次被媒体曝光。对此,陈秀梅也感到很无奈。
惊喜不期而至,那是在2016年下半年。“原来往河里排污的一些管口,一夜之间不再淌黑水了。”没过多久,陈秀梅发现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旁边紧挨着鸭尾溪的一块空地上,一座净水站开始动工建设。当年9月,鸭尾溪内开进了十几台挖掘机,溪道内的淤泥被一车车清运走。当年年底,鸭尾溪开始变得清澈,臭味逐渐消失。
带给陈秀梅这个惊喜的,是鸭尾溪控源截污工程的实施。
为了彻底治理好鸭尾溪,海口水务部门堵住了每一个往溪里乱排乱放的排污管口。被堵住的污水则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或净水站处理。为了让溪道更干净,负责鸭尾溪水体治理的葛洲坝海口水治理公司从溪道内清除了14.5万立方米淤泥。2017年底,鸭尾溪告别了黑臭水体,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Ⅴ类标准。
如今的鸭尾溪,2.5万株红树傍水而生,在溪道内组成错落有致的树岛链,1.2公里长的慢行栈道成为周边居民亲水的好去处。只要一低头,总能见到成群的鱼儿在水底游动。白色的鹭鸟掠过水面低飞而去,给这条位于城区中的溪流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音乐再次响起,姐妹俩和其他同伴随之舞动起手中的太极扇。姐妹再次聚首,是鸭尾溪送给陈秀梅的第二个惊喜。
陈秀梅姐妹俩出生在鸭尾溪边。长大后,陈秀英嫁到海口府城地区,陈秀梅则依旧住在鸭尾溪边。退休后,两个都爱健身且感情要好的姐妹,很希望能天天在一起锻炼。为此,陈秀英曾建议陈秀梅到美舍河边的丁村租房住,因为妹妹家旁边的美舍河在去年8月完成治理,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陈秀梅很是动心,有了搬家念头 。但没过多久,她就改变了想法。
今年4月,鸭尾溪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工程开工。7月1日,工程1号标段完工,并对外开放。至此,鸭尾溪已成为一个小型的湿地公园。
刚好,陈秀英在鸭尾溪边还有一栋房子,她架不住姐姐的劝说,更架不住美景吸引和乡愁萦绕,索性搬回“娘家”鸭尾溪畔。
如今,姐妹俩每天一早都会相约鸭尾溪边小广场,相伴晨练。
“姐,去我家吃早餐吧,顺道在我儿子的品茶馆喝茶。”晨练一小时后,陈秀英收拾好音箱,向她姐发出邀请。“一起去喝茶,我来告诉你鸭尾溪带给我们姐妹的第三个惊喜。”好客的陈秀梅招呼记者道。
陈秀英住的房子是儿子王林买的,是一栋小别墅,就在海达桥边,紧挨着鸭尾溪。过去由于鸭尾溪的黑臭,这间小别墅以及其所在小区被很多业主放弃居住。
随着鸭尾溪变得水清景美,今年,业主们开始纷纷返回装修,让闲置或出租作仓库的别墅“复活”。今年4月,鸭尾溪开始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后,王林也开始装修小区内的别墅。两个多月后,王林将其一二楼装修成品茶馆,3楼供自家住。这就是陈秀梅姐妹的第三个惊喜。
打开窗户,清风徐来,一眼望去就是泛着清波的鸭尾溪。“没想到,咱姐妹俩在退休之后,还能再次聚在‘娘家’,每天没事还可以重温童年时在溪边的那些美好记忆。”陈秀梅姐妹俩端起一杯茶相视而笑。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张期望] [责任编辑:云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