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学者李松:不要让海南民间文艺之河断流

16.06.2014  11:24

      原标题:民间文化学者李松:不要让民间文艺之河断流

      李松

      海南军坡节场面宏大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本版图片由本报资料库提供)

      6月11日,著名民间文化学者李松在“海南本土文化研究发展与走向”研讨会上进行一场名为“传统节日的文化智慧”的演讲。作为一名学者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的李松,几十年来他为民族民间文艺倾注了热情和心血,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智慧。

      与海南有着深厚感情的李松,20多年前就与海南结下不解之缘。他多次踏访海南,考察民间文化,为海南文化旅游支招。作为一名民间文化坚定的保护者,李松对海南可谓情有独钟。说起海南的民歌、民谣、谚语,他是如此地熟悉它们的文化价值和特点,谈起那些曾经和他一道为海南文化遗产尽力的海南文化人,他总是满怀关切之情,令人动容。

      此次李松的海南之行,是参加在海南举行的“国家节日志”的阶段性评审会。6月11日下午,在海南大学主办的“海南本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李松做了题为“传统节日的文化智慧”的演讲。“中华民族创作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使命,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李松充满文化自豪感的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认为我们的自豪感应该来源于传统,我们真正的自信应该来源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实质上是一种制度,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李松说。

      海南文化遗产保护

      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李松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民间的东西其实承载着众多的中华文化,海南作为一个省,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整理这些工程的建设与完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海南地处南疆,面向南海,有着自身的特征。“现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有四个原则:抢救、保存、研究、传播,我们首先致力的是抢救与保存,今天为止我们中心还只是有能力进行这前两项,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要注重对海南非遗文化的保存和研究,现在我们高度关注科技,进行数字化、数据化资料库建设。关于海南文化的资料库很好,国家也在考虑制定这方面的技术与分类标准,为下一步的共享打造平台。”李松说。

      李松一再强调,边疆文化关系到未来的文化秩序,要有学术理念和学术胸怀;要注意不要将海南、南海二元化,进行统一、联合性研究;进行文化研究时,可以缩小到一个地区、一个村落来进行,但也要注重整体把握。李松以专业性的眼光对海南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注青歌赛的读者对李松这个名字也许不会感到陌生。作为历届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原生态组评委,李松的每一次点评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海南民歌资源丰富,也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借助大的平台传播。黎族民歌、崖州民歌等,它们的文化价值不应该被低估。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