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槟榔谷:农民吃旅游饭 人均收入两年翻7倍
外地游客到海南,必去的一个旅游景区就是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不少游人去此处,让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见到满脸纹身的黎族阿婆手中编着黎锦,还能不忘用黎语与他们打招呼。这里是游人最爱的地方,也是黎族苗族人亲爱的家乡。黎村苗寨的村民们参与到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建设中,不用离家打工,收入也有保障了。景区在为少数民族群众创收的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融洽了民族关系。2014年10月20日,南海网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据相关部门介绍,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坐落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该景区从1998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海南黎苗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民族文化的弘扬,主要以展示原生态黎族苗族同胞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为主的经营理念,年接待游客总量达120万人次。在2010年,被国家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村民失地不失业吃上旅游饭
槟榔谷景区始终坚持“让利于民、民生为重、村民就业,惠及三农”的原则,十几年来景区与周边黎族苗族群众和睦相处,想方设法解决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问题。凡是符合景区用工条件并愿意在景区就业的黎族苗族村民,一律优先录用。
槟榔谷景区的一大看点就是大型黎苗原生态歌舞表演《槟榔·古韵》,许多表演的演员都是当地的黎苗族的村民。其中,不仅有年轻人,还有年迈的老阿婆。不少村民借着表演,还出访过多个国家,开阔了眼界,也增强了民族荣誉感。
景区规定,凡是有种植和养殖、农家乐、茶吧的周边村民,允许他们根据各自的情况,自由选择务工与务农的时间安排,完全满足村民的个性化要求,让民族群众“就业不离家、失地不失业、收入有保障”。
路水电都通了村民生活品质大提升
近5年来,景区投资20万元硬化了当地黎苗村寨的村中道路,投资10万元改造了村民用电并免费安装了路灯,投资30万元为村民打钻水井及铺设自来水管网,有效解决了村庄的“三通”问题。
景区还投资20万元改造长期以来受污染的排水沟,修建了垃圾池,并每年出资7万元帮助村民清理和处理生活垃圾,使得村庄面貌大大改善,改变了过去村里垃圾随处可见、腐烂气味难闻的现象,民族群众生活品质有了明显提升,景区所在的甘什上村被保亭县政府授予“甘什上文明生态村”。
投资百万建商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景区投资了120万元,为村民修建商铺76间,无偿提供给村民售卖农副产品及黎家特色小吃,解决100多民族群众的就业。景区内已经做过青苗赔偿的5万多株槟榔树,都由合作土地所有者自行养护和采摘,公司按市场价收购,并加工成特色产品出售。
村民种植苗木花卉,景区会提供技术上的指导,由景区收购并用于景区绿化美化工程。另外,还支持村民在已征收的景区土地上种蔬菜、种热带水果,支持村民养殖鸡、鹅、猪、牛等禽畜。村民在自家庭院和田间开设农家乐、茶馆,也会有景区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指导。
据统计,槟榔谷景区周边村民年人均收入由1998年不足2000元,2011年增长为5000元,2013年人均收入增长为年36000元,随着村民的收入逐年递增,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记者刘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