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学校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研讨会
人勤春早,春暧花开。在春节喜庆的浓郁氛围中,在三亚阳光灿烂游人如织的日子里,2月11日,校领导韦勇书记、武耀廷校长、罗杰副书记、过建春副校长、廖民生副校长、杨兹举副校长及学校各部门、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约70人,聚集在学校217会议室,研讨学校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
大家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充分发表意见或建议,共同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
我校自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研讨中大家一致认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学校建设过程中寻求多方面、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吸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造了更好条件;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南海开发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等各项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成为推动学校探索现代大学制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才质量的强大动力;海南海洋强省、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等各项发展战略,都将在人才、资金、制度等方面为学校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强调必须要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些有助于加快推动学校向海洋类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学校以三亚校区为主校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办学体制机制,有利于吸引优质的生源和师资,有利于开展国内外的教育文化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拓展学校的开放度和国际化发展水平,有利于学校培育特色,争创优势,实现科学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我校是学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期。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学校应以向海洋类高校转型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模式,突出办学特色,突出发展重点,紧紧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条件保障等各方面的核心任务,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推动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建设一所面向南海、面向东盟、面向国际旅游岛、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国际化、开放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的热带海洋学院。经过努力,逐步建设成为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
据了解,这次会议为期3天,将审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并报省教育厅。
(编辑:郭万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