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最新股市谈话传递哪些信号

10.09.2015  16:34

  董少鹏

  昨天下午,李克强总理在大连出席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就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和改革发展问题发表谈话,充分肯定了前期维稳工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将“国际通行做法”与“中国国情”相统一。这是李克强总理对股市发展思路的一次全面阐述,回应了社会关切,也极具现实指导性。所有市场参与者应当充分加以领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共同促进市场理性、健康发展。

  在谈到前期一系列稳定股市的措施时,李克强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在六、七月份也发生异常波动,有关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市场,是为了防止风险的蔓延。”笔者认为,只有开诚布公地阐释维稳的出发点和具体工作机制,才能凝聚市场参与者的共识,将推进市场化改革与维护市场秩序基本稳定统一起来。

  国际经验反复表明,市场运行会在一定条件下失灵。尽管监管者、投资者都不希望市场严重失灵并引发系统性危机,但这确实也是市场经济必然会有的一个现象。中央明确提出“使巿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方针,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释放市场力量、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与政府维护秩序、在市场失灵时主动作为,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市场失灵时,政府主动作为,防止爆发系统性风险,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办法。

  所以,李克强强调,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不是要代替或削弱市场功能,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符合中国国情”。9月6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答新华社记者问时,应对此做出了清晰阐释,即“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但在股市发生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及时果断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股市”。

  对于当前股市形势,李克强表示,“现在可以说防范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既是对前期各方面维稳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市场现状的客观评价,有利于稳定预期、稳定人心。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具体表现在:市场估值中枢明显下移,杠杆融资风险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助涨助跌的规制性因素得到有效抑制,投资者流动性状况良好,市场内在稳定性显著增强。这一形势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对于外界担心的改革方向和改革进度问题,李克强回答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推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且要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向,努力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事实上,针对股市发展和改革的方向问题,李克强早在7月2日出访法国期间就明确提出了,当时正值股市维稳的关键时期;此后,“努力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被多次重申。这就表明了中央政府对股市改革的坚定信心和郑重承诺,改革方向从来没有变,也不会变。

  笔者认为,股市出现异常波动会在短期内延缓一些具体的改革步骤,但改革是解决我们当前问题的唯一出路。在统筹谋划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化解危机,确保改革航船行驶在正确轨道上,是我们工作的唯一指针。因此,此次股市异常波动不会导致改革倒退,反而会促进改革更加深化。此次危机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市场规律,从而推进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的现代化,推进市场的长期机制化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股市存在暴涨暴跌的特性,这既与市场运行机制不尽完善有关,也与市场参与者的价值认知不稳定有关,不是单一方面的问题。为此,既要抓稳定市场交易秩序,也要发出倡导价值投资的有力信号;既要培育发展“有担当”的机构投资者,也要建立和完善鼓励长期投资的一揽子政策。近期,相关政策已经在陆续出台。

  在市场秩序稳定的基础上,年初制定的改革措施要继续有序推进;有条件的,还可以适当加快一点。主要包括:积极稳妥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着力促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快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改革,规范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股份转售制度,推进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建设,认真落实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经济大局与股市改革发展密切相关,互为支持。在这次论坛上,李克强总理以“形有波动,势仍看好”概括我国经济形势。他并且指出,“只要有比较充分的就业,与GDP同步增长的居民收入和不断改善的环境,这样的发展速度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反过来讲,我们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1%左右,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700万以上,这反过来证明了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他在阐释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向好变化时说,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服务业比重接近50%,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显然,李总理阐释的这些新变化是我们努力推动并乐于看到的。我国经济以强大的内需市场、显著的区域互补性和积极进取的改革新动力,完全可以赢得新的发展空间,开创新一轮增长奇迹。

  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深化改革,无论是整体经济发展还是金融体系(包括股票市场)的完善发展,都需要保持定力,都需要尊重市场规律,更需要将全球其他地区先进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握好这三个“需要”,我们就不会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出现大的失误,就能够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董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