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新民村百年土陶工艺面临失传 只剩下一名手工匠人
原标题:百年土陶工艺面临失传寻出路
乐东新民村陶器制品曾在上世纪末享誉琼南地区 如今村里仅剩最后一座点火龙窑
邢孔芳妻子负责贴“把手”
碗具、酒器、水缸……几百年来,毫无生气的泥土,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新民村土陶匠人手中,很快就变成了器皿形状,再经过烈火洗礼,一件件耐用的锅碗瓢盆便诞生了。
上世纪70、80年代,新民村出产的陶器更是享誉琼南地区,最多时,新民村内的土陶匠人达到40余人,村里10余座烧制陶器的龙窑夜以继日出产着各种生活器具,销往周边的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地。
如今新民村内那些曾经的龙窑上,大多建起了民居。在一处被开垦为田地的旧址仔细寻找,都能发现破碎的瓦缸瓦罐之物,拭去上面的尘土,釉色依然光新如初。如今遍寻村内,仅剩一座炉火未熄的龙窑,还有一名老师傅仍在执着地制造土陶,在他的记忆中有一种陶火气息,岁月流转,没能抹去当初的辉煌。
昔日荣光难延续
从小玩泥巴,长大做窑工,这是新民村制陶匠人世世代代不变的宿命。但最近这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接受这样的安排。“做这种活很累,一干起来没得休息,做这个现在已经不赚钱了,孩子们都不愿意学。”新民村的不少老年村民告诉记者,新民村制陶工艺大多为家族传承,如今长辈们正逐渐老去,小辈们又不愿接手,新民村内尚有60岁的制陶师傅邢孔芳家的龙窑还在点火制陶,而他也是村里目前唯一仍在从事制陶工作的匠人。
顺着村民的指引,记者来到一处山坡下,一座有着长躯干的烟囱形砖瓦建筑坐落在此,正是村民们所说的用于烧制陶器的龙窑。龙窑旁则建有一间低矮的土坯棚,制陶师傅邢孔芳的工作间就在此处。走进屋内,记者看到,一名坐在矮凳子上的老者正将一块偌大的黄泥团堆砌在水泥板上,用手不停地揉捏,将泥土里的杂质剔除,经过不断揉捏的泥土,制成的陶坯细腻平滑。随后他将捏制好的黄泥团放置在飞速运转的陶车上,双手不停地拿捏控制,大约过了20分钟,一个水缸的泥胚就做出来了。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正在制作陶坯的老人邢孔芳非常高兴,“对陶器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了。”在邢孔芳的记忆里,新民村一直是个生活不错的村子,在上世纪60、70年代那段经济不景气的时日,制陶匠一家通过制作碗具、水缸、腌菜罐等这些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基本都能混个衣食无忧。以家族或集体为单位的陶瓷作坊在新民村很盛行,一个老窑匠的家族里,大部分人都会制作土陶。
而提到土陶,又不得不说龙窑。它们都是在坡度为10-20度的山坡上用砖块和沙灰垒成的长隧道形窑炉,此类烧制陶器的瓦窑由于形状似龙形,所以被称之为“龙窑”。龙窑烧纸陶器的优点在于利用自然山坡建造和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而龙窑的建造也是一门学问,每一步都马虎不得,直接关系产品的质量。若技术不过关,就会造成坍塌,危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乐东新民村生产的土陶产品主要有陶罐、陶盆、陶碗、酒瓮、酒缸等大大小小数十种,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当时,我们村子里赚钱最多的,基本都是制作陶器的。”邢孔芳回忆,陶器当年根本就不愁卖,来自三亚、东方等地的收货商人络绎不绝。但是这样的好景没有延续多长时间。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塑料、金属等生活用品的出现,陶制品的生意逐渐衰败。“人越来越少,烧陶的窑也在不断熄火,进入21世纪后,我和老婆做一个月的陶器活,只能够维持基本温饱。”说起如今的窘态,邢孔芳眼神黯然。
时至今日,夜以继日赶工的制陶场景已不复存在。如今新民村内,掌握制陶工艺的师傅不超过5人,仍在点火的龙窑尚余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