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探索“葫芦村模式”,实现农民致富与乡村游双赢
文昌探索“葫芦村模式”,实现农民致富与乡村游双赢
小小葫芦村闯出旅游大乾坤
本报文城7月2日电(本报记者 苏庆明)多个村庄连片整合,高标准开发,环境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全省大力打造乡村游的热潮中,文昌市东路镇葫芦村的旅游开发特色十足。
文昌市近年来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大力提升葫芦村基础建设。在“政府主导,企业促进,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下,葫芦村探索高标准建设、高档次管理,企业主导与农民深度参与的整套发展模式,促成了高水平的乡村游大景区,堪称乡村游的“葫芦村模式”。
高标建设:农家小旅馆酒店化服务
“小村里跑起了马车和电瓶车,农家旅馆统一配备,你敢相信吗?”海口市民周小姐对葫芦村情有独钟,不仅因为这里景点多,而且因为这里的农家旅馆安全、舒适。
周小姐的感受得益于文昌市委、市政府打造葫芦村旅游项目时强调的“四高”原则:高品质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档次管理。为此,当地政府引进我省著名企业龙泉集团公司,按照“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打造旅游产品。
在葫芦村,龙泉公司将闲置房屋打造成农家旅馆,并统一配套了电视、空调、热水器、卫生间;在客房运营管理上坚持做到“五统一”:由企业统一配备家具电器、统一办理订房退房、统一宣传促销、统一进行客房服务,解决了农家旅馆存在的卫生不达标、服务不专业问题。
在龙泉乡园这一个由龙泉公司出资规划、村民参与服务管理的度假区,餐饮、客房、咖啡厅一应俱全,全部按专业水准打造。龙泉集团总裁邢益师告诉记者,目前度假区一房难求,必须提前预订。在此基础上,葫芦村还配备了旅游服务中心,发展起了垂钓、亲子娱乐、休闲果园、文昌鸡博览园等热门项目,旅游配套非常丰富。
运作模式:农民拿房拿地入股分红
咖啡厅、客房、农业、马车、电瓶车等各项收入情况,每月都会贴在葫芦村的宣传栏上。
“今年正月,光靠住宿和餐饮,我们家就有8000元收入,平时每个月也有四五千元收入。”葫芦生态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邢益为高兴地说。据了解,农户以房屋入股与龙泉公司合作的旅馆项目,能从营业额中抽取30%的提成,剩下的除去成本由合作社与公司五五分成,利润按人头分红。也有农户通过以田地入股、经营咖啡厅或马车项目获得不菲的分成。旅游项目还给村民们提供了100多个岗位,人均月工资有25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征地过程中,10个村民小组成立的经济联合社对坡地采取只租不卖、共同分红的模式,既保住了老百姓的“命根子”,又让农民长期受益。如龙泉公司租用土地60多亩建龙泉乡园,租期为30年,每年缴纳租金。村集体与公司约定从经营收入中留出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再发展基金和全村福利发展基金。
“在这套发展模式下,农民收入由单一的农产品收入扩展为分红、资产、农产品和经营管理收入4块,长期利益也有了保障。”东路镇委书记伍振东说。
产业融合:十大观光点串成旅游线
村村相连,景景相接。葫芦村及其周边村庄,不仅有著名的白鹭湖生态保护区、文昌老县衙遗址、名人纪念亭等,还有联合国野生水稻保护区、水芹种植基地、荔枝种植园、航天育种基地、海南永青现代农业园等农业观光资源。
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相互渗透发展。眼下,当地不仅把航天育种基地、现代农业园、水芹和荔枝基地等打造成了观光项目,还发掘了荷花观赏区、亲子果菜园、农业科普园地等项目。
今年春节期间,当地政府整合这些丰富资源,打造出10大特色观光景点,并通过旅游线路将之串连起来。
“很快我们会将其他村民小组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文昌市委书记裴成敏表示,当前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力助推农村地区朝着城乡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及乡村旅游3A景区的目标前进,达到了农民致富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