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农场移交市县焕发活力 一举多赢百姓笑逐颜开

19.01.2015  01:28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迎面袭来,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与勇气,比如农垦改革的推动。2014年,白沙、三江等8个农场,先后平稳移交市县管理。从省委到基层,合力攻坚,在每个改革节点上,省委书记罗保铭亲自盯牢,跟进决策。在破除体制机制掣肘融入了地方发展之后,农场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产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一批民生项目的落地,也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难题,让农场职工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山还是那个山,地还是那个地,但改革这个生产的动力源源不断释放出来。
      白沙县莫妈村的王洪刚种有一亩半的甘蔗田,可快到榨糖的季节,他却将所有的甘蔗放倒。
        同期声: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莫妈村村民    王洪刚
(甘蔗价位很差,我们早点砍,早点种下茶叶,农场还补贴)
        每亩400块的补贴,让王洪刚比卖蔗还有赚,为了能早点吃上茶叶饭,像他一样砍掉长势欠佳甘蔗的农民不在少数。
        同期声: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莫妈村委会主任    王必辉
(这次经过白沙农场的技术员下来培训,培训后他们得知种茶叶的好处以及收成比较好。)
        不是农场职工的王洪刚能得到技术和资金帮扶,得益于移交后地方后,白沙农场规划的白沙绿茶生态茶园精品加工与观光旅游一体化项目,规划一提出就得到白沙县的大力支持,还帮忙争取了中部地区农民增收专项资金。
        同期声:  白沙农场  场长  何秋香
(带动周边三个乡镇,牙叉、细水、袁门三个乡镇的农民致富)
        长在陨石坑上的白沙绿茶因营养丰富而蜚声全国,供不应求。可由于体制和资金原因,仅利用了3000余亩坑上土地。茶园建成后不仅茶叶种植面积将突破万亩,还将形成集种植、加工和观光旅游的产业链条。 
        同期声:白沙黎族自治县副县长    李广清
(在政策上确立农场龙头企业的主体地位,给予农场十年内土地出让金60%的返还,和所有在农场辖区内项目的业主,让他们自己去承担项目的推进。)
        与产业同步谋划的,还有农场的各项民生,白沙农场幼儿园移交后,获得了128万的配套资金,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变。
        同期声:白沙黎族自治县幼儿园园长  章世虹
(通过这个配套后,大家都看到了,环境有大的改变,我们不但解决了农场职工的孩子入园难的问题,连周边农村我们孩子的入园问题都解决了。)
        三江农场在移交海口市管理后,接连遭遇了"威马逊"和"海鸥"两个强台风的袭击,农场房屋受损严重。灾情发生后,海口市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对房屋损毁的,提前给予一定的安家费,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目前,大部分重建的房屋已封顶 
        同期声:海口市三江农场党委书记  林尤炎
(政府就把农场和海口的市民一样对待,在灾后方方面面的投入,特别是重建和维修工作,市里面也给予高度重视。)
        生态是海南发展的金饭碗,为让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得到统一规划和保护,三江农场移交后,海口将集中资金投入,全面种植红树林,退耕还林还海,有效遏制保护区及周边外围湿地资源的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趋势。
        同期声:记者  王维
(一直以来海口市非常重视红树林的保护工作,仅今年就有近3000余亩的虾塘鱼塘被退塘还林,而三江农场移交属地化管理之后,这边的这一片9466亩的虾塘鱼塘  将被打造成为海口市三江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未来海口市红树林保护面积将达到12万亩。)
        八家农场的移交,不仅让海南农垦轻装上阵,集中力量推动垦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已移交的农场也在省和市县两级财政资金支持下,相继开工90多个民生项目,而接收农场的市县新增近60万亩土地资源,万亩国家级红树林湿地公园等9大项目一一落地实施。
 
 
        (视频编辑:潘家仑      文字编辑: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