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收徒”旺了薪火 琼剧青黄不接尴尬渐缓
“拜师收徒”,曾是我国民族文艺、传统技艺承前启后的必由之路,当“拜师收徒”重新回到百年琼剧间,已渐渐展示出它的影响力。
溯源
“拜师收徒”曾盛行琼剧界
绽放艺坛的琼剧奇葩大多有一段艰难的跟师学艺岁月
“‘拜师收徒’?我1958年入行直到退休,都没有见过正儿八经的拜师仪式,也是2006年自己收徒的时候,才真正走了这些程序的。”如同琼剧表演艺术家李桂琴所说,提到“拜师收徒”传统,琼剧界人士大多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谁都认为“拜师收徒”是我国民族文艺、传统技艺承前启后的必由之路,琼剧当然也不例外;陌生的是,谁都说不准琼剧“拜师收徒”传统始于何时,发展脉络如何,完整的程序又有哪些。
琼剧史专家周庆辉指出,清朝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他的“红船”粤剧班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起事失败后,清政府取缔粤剧组织、捕杀粤剧艺人,迫使粤剧艺人纷纷辗转来琼,有的在军戏班里客串演出,有的设馆授徒,其中,又以名伶“十五仔”最受欢迎。
“人们都说,‘十五仔’多才多艺、戏路宽广,既擅长武生,又能反串旦角,既精通打击乐,又能吹奏短管等乐器,慕名拜倒在他门下求学的琼剧艺人数不胜数。”周庆辉说,这波粤剧艺人的到来,不仅带动了传统琼剧转型升级的步伐,也让“拜师收徒”在琼岛各处形成风气。
翻开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撰的《琼剧亲历见闻录》,记者从多篇文章里觅得当时琼剧界盛行“拜师收徒”的一些踪迹——
1924年出生的琼剧表演艺术家陈华追随“琼剧宗师”韩文华,自称“老师有空,我就有的放矢地学,老师演出,我就站在幕布边看,学他的唱法、表情、动作……反正一招一式不折不扣地学。日积月累,真的有点像他,故而观众送给我一个绰号——小文华。”
1921年出生的琼剧表演艺术家吴桂喜也曾回忆跟师学艺的艰苦岁月,“练功中最艰苦的就是学‘假小脚’了。穿小脚鞋练习时,老师会在我的脚前后各点一支粗长的香火,脚跟一弯就会被烫到。”
1930年出生的知名琼剧乐师李永盛师承“唢呐王”谭大春,他曾告诉友人:“我同阿公(谭大春)的师徒关系犹如父子之情,开饭时先为他盛饭端菜,演出中为他泡茶、冲咖啡。每当阿公生病,我总是守候在他身边,煮药、煲汤,嘘寒问暖。”
但是,琼剧“拜师收徒”传统究竟起始于何时,没落于何处,记者采访多位资深琼剧表演艺术家和琼剧研究专家,但未能找到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海南的琼剧院团全部停止了创作和演出活动,也是从那时起,琼剧名伶再也不敢大张旗鼓地收徒办班,青年演员也再不敢公开表达对琼剧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拜师收徒”这一曾与琼剧相伴相生的传统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阵痛
专业演员锐减新品精品难见
琼剧市场萧条、人才青黄不接,直接导致琼剧事业走向低迷
21世纪初,经过建省办经济特区后的多年耕耘,年轻的海南省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琼剧演员和观众带来了“利益至上”和“娱乐至死”的不良影响。
省琼剧院创作研究室原主任符实毫不犹豫地用“低迷”一词形容当时的琼剧事业,坦言由于市场萧条、人心浮躁,潜心创作和表演琼剧的专业编剧和演员数量锐减,琼剧新品、精品难得一见。
专业演员本就少得可怜,剧院要凑足“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更是不易。符实记得,当年省琼剧院演员排练和演出时,有些时候因为行当不全而不得不“看菜下饭”选择剧目,或者由别的行当客串代替,甚至舍弃此类角色或不得已改动部分剧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目的完整性和专业性。
为何琼剧人才如此匮乏、行当不全?符实分析:“那些年,观众大多爱看‘生旦戏’,就是情情爱爱、你侬我侬的剧目;演‘生角’‘旦角’的演员又因为唱腔婉转、扮相俊美而更容易为观众追捧,这当然影响了琼剧新人在学戏、演戏时做出的选择,不利于琼剧的全面传承和发展。”
演员质量参差不齐、剧目创作走进瓶颈,这一趋势无法控制,直接导致了活跃在舞台上的大多是业余琼剧院团的演员。在这些人中,甚至有一部分演员日复一日如同“表演机器”一般,把那些“演滥”“演疲”了的陈旧剧目呈现给观众,琼剧艺术的传承却被忽略掉。
符传杰也收到并拒绝过此类民营剧团的邀请。他担心的是,民营剧团每年接受演出达250至280场,签了合同就要过上“白天睡觉、晚上演戏”的生活,钻研表演艺术的时间和精力就不够了。
但是,即便符传杰等人坚守艺术理想,还是无法阻止琼剧寒冬的到来。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