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扶贫措施条条精准
对症下药,从“病根”入手做到药到病除
我省扶贫措施条条精准
■ 本报记者 刘笑非 通讯员 吴晓笙
当下,正值海南省2016年两会召开,扶贫成了代表、委员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去年,作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我省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亮点频出,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扶贫路子;今年,则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省扶贫工作亟待再次发力,打好脱贫攻坚第一仗。
摸清楚“扶持谁”,看清楚“扶什么”,想清楚“怎么扶”,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我省在提出十大精准扶贫措施的同时,还将400个扶贫调查小组保留下来,以便动态掌握贫困人口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基础
“想进去不容易,想出来更难,还谈什么发展?”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说,“路不通,财不通。”是我省许多贫困地区脱贫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既让当地的出行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发现“顽疾”就要针对性“诊断”,十二五期间,我省不断加大投入资金,用于改善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现状。968公里乡村道路、28座桥梁、916个涵洞如毛细血管般蔓延全省,解决了50多万人的行路难问题。同时兴建的266宗饮水工程、水利工程,让21.77万多人饮水难和6万亩农田灌溉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万平方米的文化设施建设改变着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共计4.85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首先疏通的是贫困地区的发展经络,一路通而路路通,伴随基础建设“毛细血管”输送而来的,是一粒粒饱含活力的发展种子。
特色产业布局铺平致富道路
如果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基础,那为贫困地区布局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则将是驱动其奔小康的核心动力。
在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有300个村庄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发展、带动当地致富的特色产业,摘掉了“穷帽”,也祛除了“穷根”。
儋州市光村镇探索雪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定安县龙门镇通过“合作社+”模式发展养殖业带动脱贫……在过去这5年,我省通过5.66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扶持贫困地区农户发展种养业,包括种植和管理橡胶、槟榔、绿橙、芒果和瓜菜等经济作物及热带水果55万亩、家畜8万头、养蜂2.5万箱、家禽900万只、海淡水养殖3900多万尾,累计25万户116万人次受益。
此外,通过财政扶贫贴息资金8750万元,引导带动小额信贷资金19.8亿元,扶持贫困地区种植业、养殖业覆盖贫困农户达45万人次。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我省贫困地区逐步形成了以种养业为主的支柱产业,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贫困户收入的增加,也为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组合拳巩固提升奔向小康
1月15日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我省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十大措施。作为“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高”规划的开局之年,我省在今年的扶贫工作中加大了投入,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我省实际,结合‘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总结的经验,为‘十三五’定下了十项精准扶贫措施。”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说,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发展乡村旅游脱贫、发展电子商务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脱贫、实施卫生健康脱贫、实施科技、人才引领脱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脱贫、实施生态移民、生态补偿脱贫、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十项措施条条精准,针对性极强。
(本报海口1月28日讯)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6年1月29日 A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