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房断供”发出警示信号
楼市景气不见好转,不断有城市松绑“限购”,个别业主也开始失去信心“弃房断供”。近日有媒体独家获悉,在浙江杭州、江苏无锡、福建宁德、江苏新沂等地,都有业主因个人按揭贷款逾期未还而被银行起诉的案例。这些案件中,业主大多声称“无力还款”。(《21世纪经济报道》8月7日)
简单来讲,“弃房断供”就是一种信用违约,业主往往出于个人经济考虑,或者对市场前景不乐观,在剩余贷款高过房产市场价之时,选择“弃房断供”的方式,降低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弃房断供”并非业主的冲动之举,乃是基于经济理性思维的决策,属于投资领域的止损行为。在业主看来,虽然个人信用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但好过被沉重债务拖累未来生活。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里,债务违约乃是常态,只要是借贷行为,就必然存在违约风险;违约是一种纠错行为,对投资失误及时了结,避免错误继续恶化下去,造成更大的损失。债务违约也是一个警示信号,部分风险性较大的借贷行为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从而主动刺破泡沫,控制风险进一步蔓延,遏制市场追逐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心态。由此可见,“弃房断供”虽然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并非洪水猛兽。房地产市场面临个人债务违约的危机,可以警示开发商、银行和购房者重视投资风险,不再对房价持永远上涨的盲目心态,而是理性看待市场走势,谨慎从事,减少炒作,迫使市场回归到合理区间。
房地产市场本身是一个长周期行业,从繁荣到调整再到复苏,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每次市场调整都被调控政策打乱节奏,尚未有过充分的调整,导致很多人养成了房价会永远上涨的错误观念。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步入发展拐点,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降价促销,各地房价开始有所回调,部分业主面临房产价值缩水,或因收入减少而难以维系正常还贷,不得不“弃房断供”降低损失。
如今各地政府在“土地财政”萎缩的压力下,纷纷放开限购政策或出台“救市”政策,试图挽救低迷的楼市,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销售热潮仅仅昙花一现。未来楼市如果继续下滑,“弃房断供”行为还将增多,助推楼市进一步调整。各方需要警惕断供对社会经济的冲击,注意控制债务风险,严格个人信贷资格审核,避免整体房贷质量恶化。同时也不要被“弃房断供”吓倒,正确认识债务违约的两面性,容忍一定程度的违约行为,借机抑制不合理的泡沫,利用市场自主调整来教育投资者,提高对风险的把控能力。(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