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政协委员工作室官微上线5小时即被封号

28.01.2015  09:52

  ■去年11月,曹志伟工作室的成员在区庄地铁站内进行调研。受访者供图

  ■“@广州政协曹志伟工作室”微博截图。

  原标题:微博新张5小时被封 曹志伟:不怕有争议才有关注

  “我自己知道我成不了领袖,但我能成为一个好的将才,一个好的谋士。就是为政府出谋划策。但最终目标,是为政府代表的国家利益和老百姓利益服务。

  我的工作室没有被叫停,而是被官方默认了。工作室成立后进行的第一个调研就是广州市政协的领导点题,并委托我们进行提案调研的。是关于地铁交通管理的提案,但我要保留一点秘密,市两会上将揭晓。”

  ■统筹:新快报记者陈红艳郑锐

  ■采写:新快报记者董芳

  “@广州政协曹志伟工作室官方微博正式发布啦!”昨天中午,名为“@广州政协曹志伟工作室”的账号现身新浪微博。极富戏剧性的是,昨天下午5点多,这个账号被突然封停,令曹志伟哭笑不得。

  虽没加V,但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告诉新快报记者,这就是他个人工作室的官微,“正在申请认证中”。

  继去年底成为广州市政协成立个人工作室第一人之后,昨天曹志伟的工作室微博上线,但5小时即被“封杀”,成为曹志伟创新履职形式道路上遇到的首次风波。

  为何会被“封杀”?曹志伟猜测,也许作为国内第一个以政协委员工作室开通的微博,相关部门会在监管上有所顾虑。但他表示,在互联网时代,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封杀”是行不通的。

  虽然被“封杀”,但乐观自信的曹志伟却说,“不怕,有争议才有关注。”经常给员工们上危机公关课的他说,终于遇到一次应用危机管理的契机。

  被封号后,曹志伟工作室当即和新浪微博联系,但截至昨晚新快报记者发稿时,新浪微博方面仍未有答复。

  前传“雏鹰小组”上央视

  2014年11月26日,曹志伟向媒体透露决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工作室”。

  为何要成立个人工作室?这就要提到那个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雏鹰小组”。

  身为企业老总,曹志伟很注重对基层员工能力的培养。他有一支年轻能干的员工组成的“雏鹰小组”。这个小分队除了做公司业务之外,在协助曹志伟作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方面做出过不少贡献。

  2013年的“广州投资项目建设审批流程图(万里审批图)”和2014年的“人在证图”,背后都有着19位“雏鹰”协助曹志伟调研、制图的汗水。天道酬勤,成果斐然。这19位年轻人的名字被印在“万里审批图”上,在2014年被中国政协文史馆收藏。去年,央视的《新闻直播间》和《焦点访谈》也对19位“雏鹰”如何调研“办证难”问题进行了报道。

  成立我要给他们一个名分

  “雏鹰小组”的成长之路是从承受“白眼”开始的。

  今年26岁的黄婉华当了曹志伟4年多的公司行政助理,现在她又多了一个新“头衔”:曹志伟常委工作室主任。黄婉华说,几年前他们做调研的时候受了不少委屈,“在街上找人做问卷,都没人睬你,还有人索要礼品,很尴尬”。

  看到“雏鹰小组”的辛苦,曹志伟说要给他们一个名分。

  于是,“曹志伟常委工作室”成立了。黄婉华和另外两名女同事成为工作室的专职人员,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

  “现在出去调研顺利多了,很多人会主动向我们反映问题。”黄婉华说。

  曹志伟认为,成立工作室,能让年轻人有种荣誉感和参与感。虽然“雏鹰小组”里的一些成员后来离开了公司,但“曹志伟常委工作室”还能将他们凝聚起来。

  定位都是政府的“谋士”

  “做事情,首先要做定位。”曹志伟说。

  2010年12月,曹志伟成为广州市政协一名委员。那时候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为政府建言谋策的人。

  2013年,曹志伟成为重大城建项目公共咨询委员会新闻发言人。他给自己的定位是,“我是站在政府这边做顾问,站在百姓这边收集意见”。他说公咨委无权代表政府表态,也不能说他代表市民,“我充其量代表自己”。

  2014年底,曹志伟成立个人工作室。定位是什么?“就是帮我去做事,协助我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只是收集、统计数据,但不要帮我分析”,曹志伟强调。

  “如果一个人心里有国家,那他的格局就不一样。”这是曹志伟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为了赚钱,总有累到不想赚的时候,而如果为国家、为百姓做事,永远不会够。“我自己知道我成不了一个领袖,但我能成为一个好的将才,一个好的谋士。我们都是政府的谋士。”曹志伟微笑着说。

  未来通过工作室微博问政

  昨日,曹志伟工作室的微博正式上线。据曹志伟介绍,今后这个官微将侧重政务活动的发布以及收集市民专家的意见建议、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公布课题调研结果等。其个人微博今后将“只谈风月”。

  曹志伟表示,他将通过工作室官方微博征集市民对今年两会“知情问政”活动的问政意见。他还建议广州市政协也能开通官方微博。

  2015年,曹志伟还将继续壮大自己的工作室,拟成立一个专家组。曹志伟说,今后工作室还将举行内部小型论坛,“用更多专业人士的意见,弥补我个人的不足。”

  看法

  市政协:鼓励有条件的委员成立政务工作室

  政协委员开个人工作室,这在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刘小钢看来,是非常好的一种探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兼职的,在本职工作那么忙的情况下,组织一批助手协助,能更好地发挥代表、委员的作用。”

  其实早在2011年,广州市荔湾区就成立了政协委员社区工作室。刘小钢认为,相比街道组织的委员工作室,委员个人工作室的效率可能更高,“同在一个街道,你不好让别人去做什么事,动不起来,但曹志伟的工作室不一样了,都是自己人。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委员成立政务工作室”。

  目前还有很多基层的委员、人大代表,可能是工人或者农民,没有曹志伟的“多金”和资源怎么办?对此刘小钢建议,人大、政协可以考虑建立一套协助机制,协助没有条件的委员和代表去调研、履职。

  盘点

  政协委员“工作室”逐个数

  ●2011年广州市荔湾区首个政协委员社区工作室在彩虹街党恩新社区挂牌。

  ●2012年广州开发区、萝岗区“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室揭牌,五街一镇共59个工作室开门接待居民来访。

  ●2013年荔湾区在22条街道设立政协街道工作委员会,在日用化工、茶叶、玉器、鞋业等荔湾优势行业中设立11个政协委员之家,以工作室的方式组织委员开展议政建言活动。

  ●2014年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通过“众筹”,在红专厂开了间名为“广州市公共文化观察室”,不定期举办公共文化话题讨论会,还时髦地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